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陆小凤传奇:鹿邑山庄 > 第三十二章:天子诏告

第三十二章:天子诏告

    阊门,古时原称‘破楚门’,出门往西直通西楚,当年吴王阖闾欲破楚,立此门以通天地之气,故此得名,后至春申君黄歇时,因忌讳‘破楚’二字,才改为阊门。

    此时已是深夜,阊门早已关闭。

    而在城门之上,崔大斌的人头被一根麻绳系住发髻,挂在了高高的城垛之上。

    一个稳健的身影缓缓从远处走来,当他来到城门口时,顿时从城垛后闪出无数禁卫军官兵,他们手持硬弩虎视眈眈地注视着他,而在那个人的身后,也从黑暗处窜出无数个手持各式兵刃的江湖人士,他们慢慢向那人身边逼近。

    城楼中门大开,从里面缓缓走出禁卫军将军荆思林,他看着城楼下的那人高声笑道:“陆大侠,你终于还是来了!”

    陆小凤冷冷道:“陆某好兄弟的人头还挂在那儿,陆某岂能不来!”

    荆思林笑道:“如此甚好!陆大侠,那本将军就成全你,让你下去与你的兄弟团聚吧!”

    说罢,就见荆思林将手一挥,顿时箭雨如潮般射向了陆小凤。

    陆小凤只身勇闯阊门,要抢回崔大斌人头一事自然也很快传到了天子的耳中。

    据说当时的战况十分惨烈!

    因为碍于禁卫军身份的特殊,陆小凤并没有想要他们的性命,但混战之下,禁卫军受伤的人员也不在少数,几乎达到了十之四五。

    而那些江湖人物却没有这么走运,当时在场的江湖人士共计有四百余名,当场战死的有一百余人,不过其中有大多数还是死在自己人的手里,因为现场实在太混乱了,这么多人围攻一个,拼杀之际哪还分得清谁是谁,所以误伤不在少数。而受伤的也将近一百余人,其中大部分是被自己人踩伤的,而剩下的那些江湖人物一看战况如此惨烈,不由丧失了斗志,最后全都落荒而逃。

    好好的一场围歼战,最后硬生生被他们打成了一场大溃逃。

    天子听罢只是淡淡一笑,好奇地问道:“那人头呢?”

    朱德清回答道:“交战过后才发现,那人头不知何时已被人取走了!”

    天子不由嘲讽道:“没想到堂堂一个禁卫军将军,竟让一个陆小凤给耍了!”

    说罢,天子脸色阴沉地看了看朱德清,虽然朱德清脸上赔着笑,暗自在心里也为荆思林的失手而感到汗颜。

    天子对朱德清语气冷淡地吩咐道:“江湖人犯了事,那就让江湖人去处理罢了,你通知荆思林,让他不要再插手此事了!”

    朱德清显得有些犹豫道:“陛下,陆小凤杀害的可是陈知府,堂堂的朝庭大员啊!如果这样的事只让江湖人出面解决,岂不是置国法于不顾,而且,臣也唯恐这天下人,要骂官府无能了。”

    天子问道:“大将军可曾亲眼见到陆小凤杀了陈知府?”

    朱德清慌忙答道:“虽臣未曾亲见!但奏折之上写得清清楚楚,是那陆小凤伙同崔大斌违反禁令,夜探虎丘山,遇陈知府阻拦后便将其杀害,事后被荆将军发现,当场斩杀了崔大斌,而陆小凤仗着武功了得,趁机逃脱。”

    天子笑道:“大将军不用复述,此奏折朕也看过!不过,朕只想大将军给出一个理由,这陆小凤为何要夜探虎丘山?如若不是朕此次要去游玩,想那虎丘山尽可对天下百姓开放,如此一处人皆可去的地方,那陆小凤莫非中了邪,才非要在官府封禁期间硬闯?这与情与理也说不通啊!”

    听到天子发问,朱德清一时发愣,吱唔了半天也没回答出来,不由显得有些惶恐起来。

    见朱德清神态惊慌,天子忙笑道:“朕之所问,大将军不必放在心上,朕也只是一时好奇,想知道些这奏折上没有的东西罢了。大将军方才担心官府如若不出面追查此案,怕引起百姓猜忌乃致招来非议,其实大将军不必担心,毕竟这赏银终究还是官府出的嘛!既是如此,让那些江湖人出出力,也是理所当然的,更何况,这是朕在告诉天下人,朕是在给他们出头的机会,来人!”

    天子唤过身边的太监道:“立即传旨下去,如若有哪个江湖好汉能凭一己之力生擒了陆小凤,不论他的出生、品性,皆可入朝为官,封六品武官!若是哪个江湖门派替朕擒住了陆小凤,则朕亲笔御封其为江湖第一门派。”

    太监答应一声,马上退出拟诏去了。

    朱德清闻听不由大惊:“陛下,你这是……”

    天子嘿嘿一笑,没再说什么,只是挥手让朱德清退了出去。

    此诏一下,江湖中顿时乱了套。

    那些出身低微,无权无势的江湖人物,有哪个不想一步登天?而那些江湖门派,又有哪一个不想成为天下第一门派?

    顿时,五湖四海的江湖人物以及一些本不出名的门派纷纷赶往江南,一时之间,使得整个江南人满为患,无论大街小巷,到处都挤满了那些打扮得奇形怪状的江湖人物,真正的好不热闹。

    不过,热闹归热闹,自然也有聪明人看出了诏中暗藏的玄机。

    诏中只说生擒陆小凤可获如此殊荣,却未曾写明,如若杀了陆小凤会得何种奖励或惩罚,看似一步登天,实则极有可能因一念之差,堕入地狱!

    故此,一些名门正派便严禁门下弟子妄议此事,更不准他们踏入江湖一步。

    同样,看出其中奥妙的还有那‘万虎堂’的堂主!

    “看来咱们这位皇帝还真是有趣啊!出了这么大的事,居然还给那陆小凤发了面免死金牌!实在是有趣!有趣之极啊!”

    戴着黄金面具的‘万虎堂’堂主笑着说道。

    随即他又问一旁的罗震东:“罗堂主,你说皇帝这么做的目的究竟为何啊!”

    罗震东冷冷道:“无非想借此机会整顿江湖罢了!”

    “罗堂主果然聪明,居然一语中的!”

    罗震东又道:“只是可惜了江湖中的那帮傻子,个个奋勇争先,想夺取这人间富贵,却不曾想,早已沦为那皇帝老儿的棋子,真是可悲可叹!”

    堂主正色道:“话虽如此,不过一个人如果为了心中的目标而死,那倒也不冤!”

    罗震东心情复杂地望向堂主,他听懂了此话的含义,因为他们目前所做的事也正是如此。

    罗震东淡淡地说道:“堂主尽管放心,如果真到了那一步,自有属下效命,绝不会拖累堂主。”

    堂主叹息道:“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罗堂主想多了,自古道,成王败寇,本堂主又岂是那舍不得性命之人。”

    罗震东安慰道:“堂主放心,目前一切进展顺利,想来定是能够万无一失!”

    没想到,那堂主却摇了摇道:“罗堂主休要乐观,你就真的没从这旨意中看出杀意来吗?”

    罗震东惊道:“堂主难道是说,这天子已然知道其中有诈了?”

    “没错!我总觉得他没有那么傻!”

    “可属下却未看出有何问题来啊!”

    “在你看来,他这旨意只不过想借此机会铲除一些江湖中的门派,可他又为何不让官府插手此事呢?无论如何,毕竟也是一任知府被害,官府岂能置身事外?他能颁下如此召令,只能说明,一来他并不相信陆小凤真杀了陈知府,所以旨意中特意注明要生擒;二来他对那些官员起了猜忌,怕他们暗中与‘万虎堂’有所勾结而害了陆小凤!”

    经他这么一说,罗震东总算有点回过味来了。

    罗震东不解地问道:“可堂主为何偏偏就认为皇帝已猜出那些官员定与我们‘万虎堂’勾结呢?”

    堂主自信道:“万军丛中敢杀害一任陈知府,一般人恐怕也没有此大手笔了。”

    罗震东反问道:“如此说来,那荆思林岂不是嫌疑最大?”

    堂主点头道:“据随行御驾的人传来的消息,皇帝虽然也对荆思林起过疑心,但好在朱德清的一番说服下,最后还是取消了对他的怀疑,认定就是我们‘万虎堂’设下的一石二鸟之计,想趁此机会除掉荆思林,这倒也将他给洗清了。”

    罗震东这才松了一口气道:“只要荆思林没事便好!”

    堂主忧心道:“不好说啊!本以为凭着那么多人,能将陆小凤当场击杀,没想到两次交手,最后竟然还是让陆小凤给跑了,如今才埋下这天大的隐患。罗堂主,马上传令下去,从现在起,派人埋伏在御驾附近,只要发现有人想要接近,杀无赦!”

    罗震东抱拳道:“属下明白!”

    而在另一处的密室内,几名黑衣人聚在了一起,那名曾与陆小凤交过手的黑衣人正心神不宁地来回走动着,边走还大声骂道:“那个狗皇帝,这哪里是要抓住陆小凤啊,这分明就是在替他解围。”

    一个黑衣人说道:“盟主说得没错,原本想对陆小凤出手的几大门派,见此诏令一出,一夜之间都溜之大吉了,虽说现在想要抓陆小凤的江湖人物还不在少数,可其中真正武艺高强的就没有几个,指望他们抓住陆小凤,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另外一个黑衣人说道:“副盟主所言极是,如今之计,恐怕只有咱们‘金鳞盟’亲自出手来解决这陆小凤了。”

    那个副盟主随即说道:“万万不可,如若这样,万一传出去是咱们‘金鳞盟’杀了陆小凤,恐会引来杀身大祸!”

    “若是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这陆小凤如何还能解决得了?”

    又一个黑衣人不由气愤道。

    听到他的话,所有人都不由得咳声叹气了起来。

    盟主恶声道:“管他什么狗屁旨意,陆小凤必须要死!而且,姓荆的已给出了十日之期,如若杀不了陆小凤,‘金鳞盟’一样完蛋!”

    副盟主道:“可自从他将崔大斌的人头抢去后,便再也不见踪影,我等又该去何处找寻?”

    盟主得意地笑道:“放心吧,本盟主早已想好了计策,就等那陆小凤上钩,不过,你等到时需将陆小凤的行踪透露出去,将那些江湖人物一同引来,毕竟人多力量大,定能将陆小凤一举击杀,至于这个天大的功劳,就让与他们,我等只需静观其变即可。”

    “唉,真是白白便宜了他们!”

    几名黑衣人不由惋惜道。

    盟主笑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只要咱们兄弟齐心,天大的富贵还在后面,切莫为此等小事烦心!”

    众黑衣人立即齐声答道:“属下谨遵盟主号令!”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