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末路之战 > 第四十三章 战略方向

第四十三章 战略方向

    沟通会前半段中规中矩,诗臣提出的仓储方向在章勇看来,的确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前一个周末,章勇已经完整看了几家咨询单位的方案建议,有的只是泛泛而谈所谓加强内部管理变革,有的咨询公司建议江盛往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方向进行,这在章勇看来,并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因为彼时PPP行业已经在高歌猛进数年后进入整顿期,况且PPP项目需求的资金和人员投入巨大,这不是江盛目前能够承受的。

    抽了几根烟,听了程宗唯对转型方向的介绍后,章勇说:“首先感谢诗臣公司为我们江盛这次的企业转型提供咨询建议,我也知道,要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提出初步方案,其实对任何一家咨询公司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在这里,我再次代表江盛公司对各位的付出表达谢意。然后,刚才也听了程总关于转型方向的建议,我谈谈我个人的直观印象。”

    程宗唯赶紧点头,并准备在笔记本记录。

    “我们江盛的前身是一个国有企业,后来经过了改制,这几年整个行业的形势也不太乐观,我们也比较早就有了转型的想法。但是各位也知道,建筑公司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企业,要做到现在的规模肯定要保持一个相对大的公司体量。现在问题来了,当市场业务不再稳定的时候,这个巨大的体量就变成了公司的成本负担,虽然我们这几年已经在逐步精简,但是还是不能解决企业最关键的一个生存问题,所以这次我们下下狠心,决定转型。”

    沈昊在边上不停地点头,孟娜的眼光却有些游移不定。

    “我也说实话,这次我们找了三家咨询公司参与江盛的转型方案,另外是具体哪两家我也不说了,就是我们看下来,你们诗臣的方案可能更接近我们的实际。特别是轻资产运营的思路对我们江盛目前来说,应该是一个比较合适的路径,我特别想了解一下这个思路的出发点是什么?”

    程宗唯在笔记本上记了几个主要词语,然后放下笔微笑了说:“章总,这个思路的出发点其实也非常传统,对于我们参与这个项目来说,首先是基于委托方的实际,其次是参考行业政策的方向,最后是考虑市场资源的可供应性。”

    章勇点头说:“嗯,这个结构性还是比较完整的。”

    “首先,所有战略的考虑都要基于委托方的实际,我们也看了很多之前已经在进行转型的施工企业,应该说整个行业面临的情况都是相似的,当然也有例外,比如大国企始终都有业务,这个我们不谈。工程业务大幅度萎缩,企业成本高居不下,逼着企业考虑转型,常规我们都是先从内转和外转上进行定位。”

    “内转和外转?什么意思?”

    “简单说,内转主要是管理转型,着重点在企业内部,外转主要是资源转型,着重点在整合利用外部资源,也就是看我们能够利用多少外部资源。”

    “这次你们诗臣给我们的定位主要是外转,理由是什么?”

    程宗唯笑了,说:“因为内转其实是一个伪概念。”

    章勇有些奇怪,“内转不是管理转型吗?为什么说是一个伪概念?”

    “有一句话,可能是流传已久,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说的似乎是身在其中而不知全貌,但那其实是古代人的局限。我们反过来问,当你不在其中,你就能知道它的全貌了吗?如果不在这个企业中,你又怎么能知道它管理上的问题?所以,内转咨询并不需要对外委托,因为只有企业内部的人才最了解本身存在的问题,既然需要转型咨询了,势必首先要站在一个开源的角度,其实也就是外转的角度考虑,然后再是根据开源的程度来设置内部的管理变革。”

    沈昊忽然觉得对面坐着的人已经和刚进门时感觉完全不同,一开始沈昊只是觉得程宗唯是一个寻常且普通的行业从业者,现在他知道这并不是一个如同外形那样普通的人。

    “方便问一下程总之前是在哪里就职?”沈昊站起来给章勇和程宗唯递了一支烟,问道。

    “几个行业都做过。”程宗唯的回答简短直接,同时也表明他不想在这个问题上过度发挥。

    章勇也点了烟,说:“我昨天也专门看了仓储行业有关的政策方向,在这一点上也是有一定的支撑,就是现在不太清楚程总刚才说到的市场资源,可操作性有多少?”

    “常规的仓储方向比较适用于商业地产,但是目前的江盛首要面临增加收入的压力,所以如果需要在前期大量投入的行业必须寻找一个合适的切入点,或者说,租赁经营模式无疑非常适合当下的江盛,投资小,见效快。至于市场上有多少仓储资源,我们其实事先也已经做了调研,但是目前只是在初步方案的情况下,转型的市场资源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商业秘密,今天我想如果是能确定总体方向,我们会在正式方案中受控提交。”

    章勇不禁连连点头,“流程严谨,这一点我非常欣赏。”

    会议一结束,孟娜就被沈昊叫了去,一进副总办公室,沈昊就关了门,说:“小孟,我看你今天有些反常啊。”

    孟娜装傻,“没有啊。”

    “我有一种感觉,你和这个程总是认识的。”

    孟娜躲无可躲,只能微微点了点头。

    沈昊坐下了点了烟,说:“现在是一个敏感的时期,我不管你和程总是不是之前就认识,目前这个阶段,哪怕认识也要装不认识。”

    孟娜一下子觉得奇怪了,瞪大了眼睛问:“为什么?”

    “公司转型是一个涉及商业运作的事,今天的初步沟通情况还是可以的,章总也比较认同。和转型没有直接关系的事情就不要提,免得分了领导的心。再说转型的事一旦出了什么枝节问题,必定会兜底查,你也不想把整个事情搞复杂吧。”

    孟娜一想,程宗唯原来是由着苏琇文才认识的,苏琇文已经因为男友唐辉的事受牵连了,如果现在再横生出其他事端,很多事情就再也说不清楚了。

    思量之下,孟娜哦了一声。

    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孟娜心里的疑惑更大了,既然程宗唯是苏琇文的朋友,为什么自己上次和苏琇文说起此事时,苏琇文丝毫都没有提过程宗唯,回想第一次认识时,程宗唯也没有说自己是什么单位的,这其中难道有什么不可说的内情?

    带着校产办项目的“投名状”,霍振奇的团队进入诗臣,马上就成为了二部的经理。霍振奇顺利拿到了校产办第一个委托审核项目,结算价报了2.5亿,是几个学校的改造项目,徐自毅有些奇怪霍振奇的团队只有三个人,要在两个月的时间内完成这个项目显然是人手太少。徐自毅几次给霍振奇提意见,霍振奇却不以为然地说:“你们都不会做这样的项目,这种项目根本不需要多少人。”

    霍振奇却非常笃定,这样的情况对他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晚上,霍振奇就约了施工方的老板李德新见面。两人在一家颇为隐秘的茶馆坐下,霍振奇开口就说:“李总,今天我们就简单一点,把原则聊一下就好。”

    李德新脱了外套,硕大的的肚子格外显眼,“霍总,您说。”

    “校产办的操作路子大家都知道,这个项目我也不想花太大的精力去审,毕竟也经不起审,我们直接谈一个总数算了。”

    李德新赶紧应道:“那好,那好,霍总看看这个数字定在多少合适?”

    “这几个项目的合同价一共是2.39个亿,你现在结算报了2.5个亿,还是按老规矩,压着合同价不超概……,”

    “好,好。”

    “哎,我还没说完。”

    李德新赶紧给霍振奇递了一支烟,说:“您说,您说。”

    “咨询费用这一块,你要给我三个点。”

    李德新大吃一惊,三个点?那就是七百多万,“霍总,三个点太高了吧?光挂靠的管理费我就已经要交掉十二个点。”

    霍振奇有些不以为然,“三个点对你来说没什么,项目的成本应该不超过60%吧?大家都是做这个的,都知道这种项目的套路。现场我也派人去看过了,一大半的内容都没有新做,就是刷干净了上了一层保养。再说如果新做的话,又要拆又要重做基层,这么点工期怎么做得完?”

    李德新给霍振奇倒上了茶,又做了一个“请”的手势,“霍总啊,这个你当然知道,老法师嘛,不过即使工程成本不超过60,我其实也没有多少赚头,除去挂靠的管理费,平常还要给他们那帮人做很多私人的活,这些活可都是没有地方出账的呀,况且还有方方面面的关系都需要打点啊!我看霍总能不能考虑一下我的难处,这个项目我们就按两个点算,以后再有项目就稍微提高一点。”

    霍振奇喝了一口茶,想了想说:“我们也不要多聊了,显得有点斤斤计较,一口价,两点五个点怎么样?你也理解理解我,为了拿到这点项目,我也有很多关系需要处理的,你以为光你要承担打点费用啊。”

    “这个我懂,都知道校产办的项目是块肥肉,短平快嘛。不过这个点数对我压力还是很大的,其他咨询公司我都只给一个点,要是传出去,我以后就难做了。”

    “这个你放心,我们之间约定的事不会传到外面去,公司这边你就按一个点转账,另外一点五个点你拿现金给我。”

    李德新有些无奈,这样的情况在近几年已经变得非常普遍,虽然他嘴里说给其他咨询公司是一个点,其实真正操作时没有几家是那么容易打发的,整个行情普遍都已经上升到接近两个点了。现在唯一的问题是如果有咨询公司知道了这类工程的底细,那就是把柄已经在别人手上捏着了。一旦不答应他们的要求,他们就会用各种方式来重新定总价,这是李德新不想面对的情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