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仙子,我真的是正人君子! > 第七十九章 一见如故

第七十九章 一见如故

    凤尺裁成猩血色,螭奁熏透麝脐香,水亭幽处捧霞觞。

    小屋内,有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似春雨绵绵,自东而来,余音袅袅,不绝于缕。

    不知过了多久,摇晃的床笫才总算停歇。

    床榻上。

    宁渊看着身侧那道兀自喘息,香汗淋漓的娇躯身影。

    伸手将其揽在怀里,感受着那柔软滑腻的丰满触感,嘴角溢出满足幸福的笑容。

    苓绛面带红晕,羞涩为难的样子,似有些不敢看宁渊,于是匍匐在少年的胸膛上,任由发丝如一朵盛开的黑莲,在光滑洁白的玉背上绽放。

    两人相拥无言,静静地感受着这灵与肉碰撞后的美好。

    终于,苓绛开口嗔道:“真是的,以前倒看不出来你是个急性子,我还没将内外收拾好,大白天就想着……想着做这事,这不就是白日宣那什么嘛。”

    女子越说越羞,声音也越来越低。

    宁渊淡淡一笑,伸手挑起娇妻的雪白下颔,怜惜道:“我想通了,你我既然已成夫妻,当不拘小节,往后我用功读书,家里便全靠你操持了。”

    苓绛美眸清亮,怡然笑道:“早该如此。”

    自此,宁渊与苓绛真正合二为一,不分彼此,成了一对乡邻艳羡的神仙眷侣。

    少年有娇妻陪伴左右整日在家读书,学问才气日渐浓厚,时常有人登门拜访,讨论文章,有了不小的名气。

    连带着苓绛也出了风头。

    有人说她蠢,倘若宁渊金榜题名,必然将她一脚踢开,许多科举出来的高官,正妻之位都是留给了名门望族的嫡女,唯有如此,仕途才能顺遂。

    有人却直言大善,为其写文筑典故,以供流传,期许这种真挚感情的无私付出,能唤起人性的麻木,令世间充满大爱。

    而外界的风风雨雨,却始终将扰不到小院里的夫妻。

    时间转瞬即逝。

    腊月,冬至。

    大地一片银装素裹,整个汴京都沉浸在新年到来,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

    街上的喧哗与人间的烟火气唤醒了这座城市里沉寂许久的火热,好似每一块瓦砾、石柱,都有了自己的灵魂,被染上了红色,成了这古老节日不可缺失的一环。

    宁家小院。

    屋内,炭炉烧得正旺。

    宁渊一身素白青袍,腰佩玉环,身披大氅,坐于竹窗前。

    他手持一卷古书,温润如玉的俊美脸庞在呼出的白雾与雪花里若隐若现。

    这时,身后忽然有脚步响起。

    宁渊适时地放下书,一具柔软的身子便紧随其后,落入了他的怀里。

    苓绛双手环住了少年的脖颈,笑意吟吟地问道:“我这幅装扮如何?”

    宁渊低头打量。

    今日苓绛扎了两个丸髻,穿了一身红色旗袍,薄绒厚裘,开叉到大腿根处,修身的同时,勾勒出诱人的曲线。

    视线下移。

    “这是何物?”

    宁渊忽然一脸讶异,大手覆了上去。

    “手感丝滑,明明是肌肤的色泽,却隔了如此一层……嗯,有趣。”

    苓绛笑道:“这是锦春堂的新款,由南国冰蚕丝织成的罗袜,穿上之后,即便没有衣物相套,也不会觉得冷。”

    “不过……”

    苓绛伏身倒在宁渊上身,呵气如兰道:“我只给你看……”

    宁渊静默片刻,旋即直接抱起苓绛,步入内屋。

    良久之后。

    佳人仰躺在香榻之上,半个丰润的身子都压在了瘦削的少年身上,一条修长圆润的纤细白腿更是直接搭在了其腰上。

    她的姿态慵懒随意,在红色旗袍的紧紧贴合下,玲珑有致的身段显现出了让人黯然销魂的轮廓。

    尤其是那领口处的白腻,就像是冰雪般融入了屋内摇曳的烛光,大片大片占据了宁渊的视野。

    斩温新剥鸡头肉,滑腻凝如塞上酥。

    峰峦中的间隙更是让他回忆起了刚才的欢愉。

    宁渊怔怔地想到。

    这样朴实无华的一生,或许也不错……

    突然。

    “嗯?相公,你有什么顶着我了。”

    苓绛痛呼一声,赶忙叫道,接着从榻上抓起一样东西,呈现给了少年。

    这是一枚残缺的玉片,其表面温润,在女子娇嫩的掌心散发着淡淡荧光。

    本以为自家娘子是在增加情趣的宁渊动作立即顿住,双眼愣愣地看着这枚玉片。

    “怎么了,相公?”

    苓绛好奇问道。

    宁渊不动声色地收起了玉片,平静地讲述道:“噢,没什么,这是我父母的遗物,睹物思人,一时没反应过来。”

    苓绛双眸轻颤,扯开衣裳,露出广阔胸襟,将他怜爱地拥入怀里。

    而宁渊也顺从地欺身而下,只是眼中晦涩难明。

    两人彻夜未眠。

    …

    …

    之后日子一切照常,直到这天,终于有了波澜。

    二月二,龙抬头。

    宁渊受邀前去参加一场文会。

    他本来不屑于此类活动,认为这些虚名于科考无益。

    只是突闻那位以“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四偈而闻名汴京的才女,楚大家也要出席,这才经某吴姓友人的劝说,同样赴会。

    文会在城郊的一座庄园里举行。

    由于宁渊去晚了,因此到时,接引宾客的下人都已进了里面。

    与守门人核对之后,宁渊匆匆前往。

    然而在路上,他却遇到了一位薄纱蒙面的白衣女子。

    得知对方也是要去参加文会,两人决定结伴而行。

    路上两人就学问一事进行了友好交流,发现彼此的许多理念与见解都非常相似,即便不同的,也各有道理,能够触类旁通,引发深思。

    于是双方一见如故,相谈甚欢,一时竟忘记了文会的事,就在这偌大的庄园里畅谈了半日。

    不知不觉间,天色将晚,两人却还意犹未尽。

    “眼下文会想来已经结束了,不过今日也不是毫无收获,在下就告辞了。”

    宁渊拱手行了一礼,便打算同白衣女子告辞。

    “请公子稍等,难得遇上一位如此有真才实学的同道之人,不若互通姓名,以便之后来往。”

    白衣女子即便有面纱相掩,但一对清澈干净的双眸,就宛如盛夏清潭一般,给人以宁静轻淡的恬然,难以拒绝。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