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做个导演,好好生活 > 第二十三章《海边的东山岛》拍摄

第二十三章《海边的东山岛》拍摄

    没了宁昊的打扰后,剧组的日常还是十分活跃的。

    从上到下的工作人员,都是以青壮年为主,大家聚在一起集思广益,碰撞火花,拍摄进度飞快。

    周旭却是越拍越没底……

    克制的摄影风格,确实给了演员很大的发挥空间,但是周旭拍这部电影的初衷,是奔着最佳影片去的,最起码也要拿个最佳导演回来。

    可别自己一阵忙活,最后帮助张宋文捧回个影帝奖杯。

    不是说不行,而是现在周旭的情况,需要这份荣誉来塑金身。

    于是每天收工后,周旭就待在房间里,对着剧本一通乱改,整个剧本被改的支离破碎,周旭的心也变得哇凉哇凉。

    当初选剧本的时候,还是太冲动了,以自己的喜好为主,忽略了剧本的特性。

    原片的导演肯尼斯·罗纳根,本就是编剧出身,他把整个叙事结构写的很巧妙,以破碎的双线交叉叙事展开。

    何为破碎呢……

    比如老流氓的‘疯狂的石头’按时间交叉叙事。

    比如诺兰的‘盗梦空间’按照逻辑交叉叙事。

    比如娄叶的‘风中有朵雨做的云’按照时空交叉叙事。

    ‘海边的曼彻斯特’是以情绪和回忆作为交叉叙事的支点。

    电影里充斥了,大量闪回跳切,看似生硬无序,却又情理之中。

    回忆本就是以零散、破碎的的画面,浮现在我们的脑海中。

    同样风格的,还有王晓帅的‘地久天长’,以刘耀军的情绪走向为叙事基点。

    更加巧合的是,两部电影最后都是成就了主演。

    这就让周旭变得更加心慌。

    剧本的叙事结构肯定不能改了,周旭也不认为自己在短时间内,能改的更好。

    细想下戛纳金棕榈的评选倾向,貌似更偏向电影的艺术性。

    只能从这个上面下功夫。

    加强渲染男主和侄子,在面对苦难时的选择,升华电影立意。

    侄子在面对父亲的离世,选择了郑重告别,阔步向前。

    男主却始终不能和过去和解,只能陷在原地,与回忆纠缠。

    前者是我们对于生命的期许,后者有可能就是生命的真相。

    不确定这样的调整,是否能获得评委的青睐,但是可以一试。

    周旭又立马扑在剧本上,叙事结构和剪辑风格不用变,只需要调整构图和摄影风格就行,也就是摄影机主动参与叙事。

    一直忙碌到凌晨,周旭这才大体理清了脉络,剩下的就是细细打磨。

    好在男主和侄子的戏份都集中在东山岛,时间还有。

    在调整剧本的同时,电影的拍摄进度,也在稳步向前推进。

    今天上午,前妻的扮演者郝蕾正式进组。

    她也没有磨叽,主动要求加入拍摄。

    可是今天的拍摄计划早已定好,周旭只能让她在一边观摩,或者回酒店休息。

    对于演戏,郝蕾的态度确实认真。

    整个上午,她都一直待在监视器旁,和周旭讨论着表演上的细节。

    只是人有点傲气,不停的点评着众人的表演。

    这让周旭来了兴趣,拍摄的间隙,周旭也和她谈论起‘禁片之王’娄导,郝蕾上部戏的导演。

    说起娄叶,郝蕾顿时变了脸色,咬牙切齿间就是一顿输出。

    也难怪她这么气愤,想着为艺术献身,郝蕾接下了‘颐和园’的女主角。

    为此,郝蕾不惜和男友分了手,更在电影里贡献了全裸激情戏。

    电影拍摄完成后,可能郝蕾这边还在幻想,自己即将到来的功成名就。

    结果转头娄叶就告诉她,事情出了一点小意外,电影又TM被禁了。

    没当场刀了娄导,算是郝蕾熟读了我国《刑法》的二百三十二条。

    娄导这人也挺有意思,他的所有电影中,永远隐藏着一个主题‘性’。

    ‘性’是什么?是一种无法平复的躁动,所以他的电影里,镜头永远是摇晃的。

    ……………………………………

    第二天的拍摄,周旭选择了张宋文和郝蕾试镜的那场戏。

    在与侄子的相处过程中,张宋文饰演的男主,终于短暂的从痛苦的回忆中抽离出来。

    阳光终于撒在男主的身上,他的前方终于有了出口。

    直到在街上遇到了前妻,一切又都回到了原点。

    这场戏里,周旭运用后景的墙壁,制造了二分法构图。

    以镜头中间的墙角线为区分,短暂抽离回忆的张宋文站在阳光里。

    饰演前妻的郝蕾因为看到男主,心中泛起了伤痛和自责,所以站在一堵墙后。

    演员的站位确定后,张宋文和郝蕾进场准备表演。

    这场戏应该是全片情绪最为爆发的一段,对于两人的演技要求非常高。

    前面几次试戏,周旭甚至连摄影机都没打开,就是让他们这样空演。

    感觉两人情绪差不多了,周旭点头示意,徐鹏这才打开摄影机。

    “《海边的东山岛》第三十八场第一镜头,action……”

    先是郝蕾开始说台词,情绪慢慢表露……

    “咔……郝蕾,你的情绪出的太过突兀,再来。”

    出师不利,第一场戏的郝蕾,有点用力过猛。

    再来……还是不行,这次酝酿的时间太长,台词衔接不上。

    一直到中午剧组放饭时,郝蕾依旧没有达到周旭的要求。

    无奈,周旭只能让大伙先开饭。

    坐在小马扎上,周旭端着饭盒一边吃着,一边筹划着明天的拍摄计划。

    正在感慨剧组伙食还行时,郝蕾端着椅子,在旁边坐了下来。

    “周导……你再给我说下戏吧,我始终找不到那个点。”

    周旭点了点头,回忆着原片中米歇尔的表演,给她讲明关键点,以及表演节奏。

    其实周旭也是照本宣读,郝蕾能不能理解,就看她自己了。

    下午,拍摄继续。

    接连被咔几次后,郝蕾终于找到了状态,可是随之而来的,就是张宋文开始卡壳。

    看着张宋文的表演,周旭不由再次感叹卡西阿弗莱克的面瘫式表演,不是说张宋文的表演不好。

    而是两两对比,一个是紧绷着在演,一个是真的在逃避,那种台词表述的真实感,真就挺难做到的。

    转瞬间,已经夕阳西下,光线不足以支撑剧组继续拍摄,随着李俊的一声收工,各部门瞬间转动起来,收拾着各自设备。

    张宋文独自一人离去,周旭看到后有点担心,可别真的搞出抑郁症来。

    晚上周旭拎着二锅头和花生米,敲响了张宋文的房门,准备和他一起喝点。

    看着周旭手里的东西,张宋文瞬间明白了他的意图,只是笑着说道:“导演,真不用这样,你给我一晚上的时间,我保证明天一定没问题。”

    “你真的没事?拍戏不急的,我们时间还很充足。”

    “真的没事,我已经摸到门路了,晚上我在琢磨琢磨。”

    周旭迟疑片刻后,还是选择相信他。

    2007年1月8日,天气干冷,阳光温润。

    “《海边的东山岛》第三十八场第二十三镜头,action……”

    随着场记的打板,拍摄继续,这次摄影机直接开机。

    周旭此时也很期待,张宋文能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惊喜。

    郝蕾的表演已经稳定下来,和原片中米歇尔的表演,可以说是各有千秋。

    略带哭腔的说完台词后,接下来轮到张宋文接戏。

    这一次他展现的表演和昨天大相径庭,明显运用上了技巧。

    周旭这才明白,他这是想通了,重新拾起了自己熟悉的方法派。

    这次的表演很稳定,情绪传达的也很准确,但是还不够。

    表演还不够惊艳,情绪传达不够饱满。

    接下来的拍摄中,张宋文的状态越来越好,郝蕾受到他的带动,表现也是越发出彩。

    终于在太阳落山前,随着周旭的一声‘咔’,这场戏份完美的落下帷幕。

    说不清楚,张宋文和卡西阿弗莱克的表演谁更优秀,只知道张宋文的表演,已经远远超出周旭的预期。

    其实一开始,周旭是计划拿出一周的时间慢慢磨,谁知道张宋文的突然顿悟,直接让剧组在第二天就完成了拍摄。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