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南洋的回响 > 第五章 闲适日常

第五章 闲适日常

    赵丽和万梓明在前面的章节里已经出现多次了,很多读者想知道他俩各自的家庭婚姻情况,因为他俩都已年过三十,不再是少男少女了,两个三十几岁的男女在国外打得火热,总让人猜疑,遐想。

    赵丽的婚姻有点儿不顺,她2002年结的婚,丈夫名叫孙黎涛,在国内做房产中介生意,他们夫妻俩婚后经济状况还可以,有车有房,遗憾的是婚后三年多没有生育,公婆和老公对赵丽都有点儿嫌弃。她也去医院检查了,检查结果是身体指标正常。她老公也去医院检查了,身体指标也正常。

    夫妻俩纳闷了,两人的身体都正常为什么就怀不上孩子?

    医生给他们讲了个实例,说这种事儿确实有。三年前,该医生遇到过一对农村夫妇,结婚六年多没有生育,后来这对夫妻离婚了,男女双方都各自组建了新家庭,结果双方都很快生了孩子。医生打比方说,怀孕这事儿就像打麻将,运气不好就总不胡牌,三圈五圈不开胡都是常见的,你们就耐心点儿等待吧!

    夫妻俩经医生开导后又燃起了希望之火,但夫妻俩回家后又“忙活”了一年多,又是吃中药,又是算受孕期,可赵丽的肚子始终没有动静!孙黎涛戒烟戒酒也都好几年了,朋友聚会时都戏谑他快成“和尚”了,但结果还是徒劳。

    2007年,赵丽和孙黎涛协议离了婚。

    赵丽出国实际上就是为了摆脱离婚的阴影与不快。但她对自己婚姻的事儿一直守口如瓶。她和池萍的关系这么铁,也没有说过自己离婚的事儿,“不孕不育”对赵丽来说是难以启齿的“伤痛”!影视剧里对她这类女人的挖苦常用“不会下蛋的母鸡”来形容,没有几个女人能承受这样的嘲讽!

    万梓明没有结过婚,但他在国内时与前女友同居过三年多。女友比他小七岁,是个平面模特。万梓明几次提出与女友登记结婚,女友都拒绝了,女友的理由是她姐姐还没有结婚,她不能在姐姐出嫁之前先结婚,父母也不会同意。但万梓明觉得自己年龄较大了,等不及。两人几次争执过后,感情出现了裂痕。女友离开了他,另觅了新欢。万梓明心情郁闷,一赌气就来到了X国。他来的时间比赵丽早半年多。

    万梓明在南滨市的一家人力资源公司上班。他的工作就是和中国的劳务中介合作,把已在中国劳务中介公司报了名想到X国南滨市打工的人的资料要过来,然后通知自己公司的业务员帮助这些人找到合适的职位。配对成功了,公司就能赚到中介费。

    万梓明和赵丽的认识就是万梓明帮助赵丽找工作时认识的。当时,万梓明从中国某中介获取了赵丽想出国打工的信息后,通知自己公司的业务员去查找有没有招聘华文老师的学校。两天后,业务员就找到了招聘的学校。经过协商面试,赵丽如愿以偿地签约到了某华文补习学校。

    万梓明在此过程中与赵丽多次通电话,视频聊天,彼此留下了良好印象。赵丽第一次来X国时,万梓明开着车去机场接的赵丽。

    万梓明的热诚服务和跑前跑后帮拿行李等行为都让赵丽心存感激,爱情的萌芽随之产生。

    万梓明对赵丽的印象也很好,她觉得赵丽机灵甜美,身材苗条,外貌气质都不错。总之两人看对眼了,自然而然就好上了!

    2011年6月的一天下午,池萍正在学校备课时,忽然接到了李意发来的一条QQ信息:多日不见,忙啥呢?

    池萍立即回复了他一条QQ信息:给李董事长请安!

    李意说他又来X国南滨市了,晚上想约池萍一起吃饭,见见面,聊聊天,池萍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他们约在某四星级酒店,二人在包厢里边吃边聊。酒店的环境非常优雅,灯光柔和,音乐环绕,每一个包厢的外侧都放置着热带植物盆景和鲜花,包厢与包厢之间的距离宽敞,客人聊天互不干扰。他们俩聊天的内容先从国内开始,聊国内的巨大变化,比如池萍家乡的跨海大桥通车了,大桥横跨海湾,全长30多公里,是一项宏伟的工程;中国个税起征点从2000元人民币提高到3500元人民币,很多工薪阶层减轻了负担;中国新一代隐形战斗机——歼20试飞成功了,这是中国在尖端科技方面的重大突破等等好消息。后面他们俩又聊了南滨市的一些事情,比如环境的优雅,赌场的经营、补习学校的繁多等等。最后,池萍问李意这次准备在X国南滨市呆多长时间。李意说他想在南滨市成立一个分公司,这次来就是要考察一下,时间长短还不好确定。

    吃完饭结账时,池萍和李意抢着买单,李意说这次肯定不能让你买,以后再说吧,当服务员报出322X元的价格时,池萍觉得太贵了!她包里只有三百元,如果真是她结账还差22元的零头呢,那样会出现尴尬场面,好在没发生。池萍心里想:今天所吃的饭菜如果在街边的饭馆里吃不用一百X币就够了,星级酒店就是宰人啊!

    分别时,李意送给池萍一个蓝色的皮钱包。池萍一看是香奈儿(Chanel)品牌的,知道价值不菲就推辞不要。李意说钱包是一位X国朋友送给他的,但自己的太太有很多这样的钱包,没必要带回国内了,请池萍笑纳。池萍见他态度诚恳,就收下了。她也明白对于李意这样的有钱人来说,一个小钱包真的不算什么,他既然用不着就收下吧,太生硬地拒绝似乎也不大好!

    六月份的薪水发放后,池萍的手头开始有余钱了,她的生活渐渐好了起来,营养跟上来了,她的体重在不断地反弹,脸色也日渐红润。

    一天下午,她打算给女儿买个像样的礼物寄回去。她跑到商城里挑来挑去,最后选了一套印有X国吉祥物图案的女童套装,另外还买了几支玩具大铅笔,铅笔有成年人拇指那么粗,50多厘米长。池萍把衣服和铅笔都寄出去了。

    在返回住所的公交车上,她想象着女儿穿上自己买的新衣服后的兴奋模样,女儿用着她买的大铅笔写字画画的情景……,美好的畅想让池萍的嘴角露出了笑意。

    还有一些让池萍高兴的事儿,池萍国内的原同事蔡蓉、殷晓、李冉等多次给她留言,询问她在国外的生活、工作情况,向她索要照片和新鲜见闻等。很显然,大家伙非常羡慕她能到国外工作,而被人羡慕总是快乐的。

    由于池萍还没有出去游玩过,自然也没有好照片,她说等有了再发给大家。至于新鲜见闻她倒是讲了一些,如:在X国服务行业里,到处能看到白发苍苍的老年人在工作;X国的餐馆里经常有乌鸦飞来觅食;大路上行人要靠左侧走;人行道上汽车会主动避让行人;种族繁杂等等。

    蔡蓉和殷晓还都表达了愿意来X国南滨市工作的意愿,让池萍也留意着华文教师招聘的事儿。池萍爽快地答应了,但她心里想:我还没爬出泥潭呢,我可不想再把你们拉下水。

    池萍的一位初中同学兼闺蜜李小婉也经常找池萍QQ聊天,李小婉感兴趣的是一些国际名牌商品在南滨市的售价如何,她热衷于旅游购物。但这些问题对池萍来说是一问三不知,她当前的生活还涉及不到这些。

    国内的一些邻居,不太认识的远亲,池萍曾经的老师等,也时不时地托人联系她,问她能不能在南滨市帮助自己的孩子找个挣钱多的工作。这些事儿虽然有些添乱,但池萍感觉到自己被别人需要,活得有价值,她心里感觉甜丝丝的,好像隔三差五就有人往她嘴里塞几块蜜糖罐头。

    人类社会,人以群分,每个群体都会有自己比较关注的话题,比如,官场上的人特别关心人事调动的问题,商场上的人特别关心商机的问题,农民工特别关注工资能否按时发放的问题,地痞流氓特别关注哪里有便宜可占的问题,如此等等。

    池萍来到X国南滨市工作后,她发现同事之间、朋友之间茶余饭后最关注的是“绿卡问题”!三五个人在一起常常议论谁谁拿到绿卡了,谁谁变成永久居民了,谁谁获得X国国籍了,如此等等。每每谈到这些,人们的表情就会变得复杂起来,有羡慕,有憧憬,有嫉妒,有失落……

    在常春藤学校工作的员工要想获得绿卡必须得到学校的协助,因为申请时要有工作单位老板的评价。因此,只有获得老板的赏识,才会被提名。因此,员工一般不会轻易得罪老板。池萍没有和陈昕彻底翻脸也有这方面的原因,有时候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每逢申报绿卡的档口,常春藤的老师们在谈论学校会推荐谁谁时,总是一脸的神秘。凡是男员工获得机会了,必议论他可能给老板送大礼了,溜须拍马,一脸的奴相;凡是女员工获得机会了,必说她跟老板暧昧,是用潜规则换取的!大抵如此。

    近期,常春藤学校又有一男一女两位老师被推荐申请永久居民,学校里又掀起了一阵骚动。有的老师说那位男老师在人力部有关系,他可以帮助陈昕拿到招聘外籍教师的配额,有的老师说这位男老师把老板娘李琳搞定了,是李琳极力推荐他的,还有的说他送了三万的厚礼才获得了这次机会……对那位女老师的议论也不少,有的老师说她近几年常常陪陈昕游玩,陪睡陪吃陪玩,烂货一个!……

    池萍听到这些五花八门的议论后很心寒,她觉得周围的人心态好像不对,别人有了好事儿,就心生醋意、嫉妒,大加毁谤!池萍觉得这是人性的弱点,许多好人也常常“扮演”这种不地道的角色。

    绿卡啊,你让人心都变得难以捉摸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