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重生我乃三国孙仲谋也 > 第十九章 碧眼杂种

第十九章 碧眼杂种

    在鲁肃的院子中,婉儿仔细观察了周围的环境,发现鲁肃家的院子非常大,而且院墙比普通的要高出很多。院子里还有很大一片空地,边上有两个大囤。两囤之间有一口水井,院子的四周都有岗楼,即可瞭望,又有箭垛。远远看去就像是一个坚固的堡垒,即使城破,仅凭这个院子坚固的防御,坚守个十天半个月不成问题。周瑜和鲁肃坐在院子里,仆人在一旁献茶,婉儿站在周瑜身后,警戒着四周。鲁肃问周瑜道:“前段时间听人说,公瑾将军率部离江东北上,怎么现在又返回来了呢,是不是袁术有要紧的任务给将军?”“那倒不是,因为瑜思乡心切,想要报效家乡,所以出任居巢长,这次是路经宝地,休整一下。”

    鲁肃问道:“袁术现在急需人才,而且在袁术身边相当容易得到升迁,公瑾将军为何不留在他身边,反而出任一个小小的县长呢?”周瑜听后,哈哈大笑,反问鲁肃道:“鲁子敬文武全才,闻名遐迩,为何甘愿独守一座小城,不去投靠袁术呢?”说完,两人面面相觑,放声大笑。鲁肃说:“英雄所见略同,兄弟,借一步说话!”两人走到院子中央,鲁肃说,肃别无长物,独不缺米。鲁肃指着自己家里两个粮仓说:“这两个囤,各三千斛。公瑾任选一个便是。”(1斛相当于现在的30kg)周瑜听说鲁肃慷慨,但没想到那么大方、痛快。尽然把自己家里两个粮仓其中之一,送给了自己。周瑜内心非常激动,紧紧握住鲁肃的手道:“子敬兄弟,果然豪爽侠义,瑜心仪已久,果然是名不虚传。由此三千斛粮食垫底,瑜在途中就不会担心军粮不足了,即使到了居巢,也不用麻烦父老乡亲筹粮了!”

    鲁肃说:“贤弟如果没有要事,在我东城小住几日,我们把酒畅谈一番,军士们也可以在这里稍作休整。反正此地离寿春也有300多里,袁术即便是知道放虎归山,再追也是来不及了。”说完,两人相视又大笑起来。周瑜道:“知我者,子敬兄也,瑜确实担心袁术反悔,命我回去,也罢,既然我俩有缘,我就在子敬兄这里住上3日。等稍作休息后,麻烦子敬兄引瑜拜见太老夫人、伯母大人和嫂夫人。”

    周瑜离开东城后的一个月,鲁肃就接受了袁术的命令,代理东城长。由于周瑜率部北上,孙策虽然在总的战略上不变,但是却要重新调整兵力。一路亲自率军从浙江北上,直指九江郡的豫章(今江西南昌):另一路由程普率领,由丹阳郡沿江逐渐西进,目标是九江郡的柴桑。孙策只好重新进行新的人事任命,本来江东最重要的吴郡、丹阳两郡都是交付周瑜和张昭,现在只要将重心放在丹阳郡的宣城,让弟弟孙膑留守。孙策还是有点担心这个年轻的弟弟的,因为如果这个地方一旦被人破城,那么家里的母亲和其他兄弟姐妹的生命就无法得到保障了。

    孙策和父亲孙坚一样勇猛,自己作为主将总是身先士卒,每次攻城略地总是冲在第一个,然后大喊一声:“兄弟们跟我上!”士兵看到主帅都不要命的往前冲,自然每次都是士气高涨,视死如归的必胜气概。但每次这样冲在前面,随时都会有危险。然战火无情,生死莫测,孙策好几次在战争中受伤,都是亲冒失石之故。父亲孙坚当年白手起家,成为一方诸侯。就是因为没有事先安排好继承人,所以当年没有人能控制部队,所以被袁术吞并。现在的基业已经比当年父亲在世的时候还要大很多了,甚至可以用如日中天在形容。孙策当然不像重蹈覆辙,吸取前车之鉴。有意无意的培养孙膑成为接班人。

    就因为这样,孙策带兵在外远征的时候也不怕有后顾之忧。孙策让在众将面前逐渐帮孙膑树立“主公”或“二将军”的形象。就算自己到时候有个三长两短,凭孙膑现在的威望和能力,统领旧部是错错有余的,到时候也不至于被人吞并或者星散。袁术堂弟袁胤虽然是丹阳郡守,能力不足但很懂人情世故,他知道斗不过已经有三郡在手的孙策,只要是孙策有求,他就必应。孙策思前想后,孙膑现在还没有一官半职,立即让袁胤请袁术任命孙膑为丹阳长史,袁术看到堂弟的来信,自然应允,孙策远程前,不太放心孙膑,要留10000人给弟弟。孙膑强烈拒绝,信心十足的说:“兄长此次远程,兵力尚且不足,再给我10000留守那怎么行,现在丹阳平定多时,如果有山贼骚扰,弟自挡之,兄长无须担忧。”

    自从袁术命令孙策带本部兵马去听候调用,孙策就知道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要趁各路诸侯都在逐鹿中原无暇顾及江东的时候,迅速扩大地盘,并吃下来后加以巩固。以后有诸侯想要消灭他后,也不是一件容易得事情。孙策现在确实需要多带兵,而且越多越好,必须尽快拿下豫章。孙策临走时还是不放心,想把黄盖留下,黄盖经验老到,对付山贼还是有一定手段,有他在守住丹阳就多了一分把握,况且黄盖现在也是丹阳都尉,山贼看到他也会有所忌惮。孙膑婉言谢绝了,称孙策此次大战,身边急需虎将,自己这里有魏延、祝融、太史慈就足够了。其实孙膑心里有些担心黄盖留下来的,因为黄盖是父亲孙坚一辈的人,难免有时候会唠唠叨叨,黄盖留下的话,孙膑反而显得不太自由。祝融现在是孙膑的贴身侍卫,官拜别部司马。

    孙策走时,对孙膑千叮咛万嘱咐,要确保宣城安全,因为孙家的家眷全部都在宣城,也是孙家性命所在,容不得有任何闪失。孙膑此次把本部的朱雀军、藤甲军及水麒麟军都借给了哥哥,城里现在只有600名虎骑士、1000名狼骑士和500名象兵,加在一起仅只有2100人,其他兵将被孙策抽调一空。宣城一带崇山峻岭,南北、东西各延绵数百里。各地的山越都知道宣城就是一个大金库,粮草和银钱富可敌国,对这块地方早就垂涎已久,但是忌惮孙策的勇猛,一直不敢动手。山贼中,有一个错号叫“锅的刚”的大头目,因其头发很短,远远看去像一个大锅盖,头顶还剃了一个桃心,为人又很刚烈,所以江湖人送他一个外号“锅的刚”。他看到城中大队兵马都离去了,而且孙策、黄盖、程普等名将都远行多日,守军也只有2000多人,虽然听说孙膑手下有神秘的蛮兽军队,但是双拳难敌四手,各地山贼加起来有20000多人,足以在数量上取得优势,未必没有一战之力。

    如果攻下宣城,不但可以将用不完的钱粮尽数归为己有,也可以让自己和弟兄们在城中肆无忌惮的快活快活。于是锅的刚密诏传召各地山贼20000多人,蚁集宣城四周,城外看去就是黑压压的一片,被山贼韦围的水泄不通。现在就算孙策得到消息再回兵营救已经来不及了。宣城城墙,又矮又残,不太好守。孙膑看到城外聚集满了山贼立刻下令关闭四城,将蛮兽军分成四个小队,分别守住四城,并派狼骑巡查全城,自己站在城上观察敌军的动向。在一旁的魏延请求孙膑调拨800狼骑突围出去,给孙策带信,让孙策带兵回援。但是山贼的兵力是孙膑兵力的10倍,于是让魏延暂时按兵不动。

    这些蛮兽军如果说要冲锋陷阵,必然没有什么大问题,但现在要这些蛮兽军守城,却稍许有些牵强。魏延即使带800狼骑突围,在20000多山贼面前,恐怕也是凶多吉少。锅的刚看到孙膑不敢出来,就让手下在外轮番大喊:“碧眼杂种,孙权饭桶!戆度棺材,有种出来!”孙膑一听火冒三丈,孙膑因为孙权的身体,小时候不知道和别人起了多少冲突,孙膑在10多岁的时候,就是因为一个6岁小朋友骂他杂种,他把那个小朋友打翻在地,拔出匕首,对小朋友说:“不是因为你小,我必杀你。”后来就没有人敢骂过孙膑。他上辈子可以容忍别人骂他“寿头”(上海话,痴痴呆呆的人),他也可以解读为自己长命百岁,但是他不能容忍别人骂他杂种,因为这是在骂他祖宗,孙膑是一个把祖宗荣耀看的很重的人!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