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两套说辞

    且不说小齐三人如何落荒而逃。

    白青竹冲着王蒙示意了一下,壮汉从包里拿出一叠厚厚的软妹币,目测大概在两三万左右。

    “道长,我想敬香,可以吗?”

    苏晨点点头,“当然。不过钱就不必了。道观内就我一人,屋前屋后皆有菜地,我生性恬淡简朴,花费不了什么钱财。”

    “道长此言差矣,道观虽小,可只有您一人,光是打扫卫生、维持整洁每天都可能耗去您大量的时间。我个人倒是建议您或许可以用这笔钱招一两个小时工,每天上山帮您整理房间,种菜喂鸡,如此,您才有更多的时间放在修炼上。”白青竹诚恳道。

    苏晨沉吟道:“白施主说得也有几分道理,也罢,香火钱专款专用,我个人绝不会沾染半分。”

    事实上,香火钱一旦进账,就成了系统里的一个数字,苏晨就是想用也拿不出来。

    于是乎,苏晨陪着“豪客”白青竹来到了三清殿。

    第二次来,白青竹已经轻车熟路。

    她点上香,不需要苏晨提点,跪在蒲团上冲着三清拜了三拜。

    “三清道祖,诸天神佛,请受小女子一拜。”

    上了香之后,白青竹将厚厚的红包放在桌案上,又拜了三下。

    结束仪式,白青竹这才抬起身,

    “道长,本来我这次是不想打扰您的,怎奈突下暴雨,道路泥泞,不得已之下这才惊扰了您的修行。结果,同行的那三人却百般找碴,要不是道长您道行高升,只怕……”

    苏晨微笑道:“无妨。”

    白青竹轻轻松了口气。

    她在三清殿里转了一圈,鼓起勇气道:“那个道长,您能帮我看一看我最近的运势吗?”

    苏晨并没有直接回答,反而问道:“白施主,你可知凡是来算命的有哪几种人?”

    哪几种人?

    白青竹愣了愣,姣好的面孔陷入了沉思。

    “对未来感到迷惘的?还有不知道接下来会碰到好运还是坏运气的?”

    苏晨点点头道:“你说的也对,不过在我看来无非就是三种人:一是受了重大刺激的人;二是陷入名利场而不可自拔之人;三是走投无路之人。不知道白施主属于哪一种?”

    白青竹沉默了半晌道:“应该……算是第一种吧。”

    “我有两套说辞,你想听哪一种。”

    白青竹眼睛亮晶晶地看向他,嘴角微微勾起,“可不可以两种都听一听?还有,这次不用抽签的呀。”

    苏晨道:“抽不抽都行,一切看施主心意。”

    “那我就先不抽了,呜呜,我怕自己再抽出一个下下签,我这小心脏承受不起。”白青竹调皮道,“所以,我能先听听你的第一套说辞吗?”

    苏晨笑了笑说:“施主名字叫青竹,恰恰和遍布在这山间的竹林相映成趣,甚至你可以把自己想象成是这山中的一份子。”

    白青竹原本还有些紧张。

    毕竟上一回的下下签给她造成了相当大的阴影。若是这回运气再被判定为不好的话,她都不知道自己该如何面对了。

    但是这回听苏晨这么一说,她便立刻向远处眺望而去。

    这时,太阳破云而出,雨半歇半收,在如织细雨中,日光轻且薄,竹叶翠绿如滴,好似只要一点点的风,就能从弥漫的湿意中吹出缕缕的竹木的清香。

    “风景好美。如果我生长在竹林中,此刻一定正在美美地吸吮着刚刚落下来的雨水,然后长高长大,伸展出晶莹剔透的枝叶。”白青竹闭上眼睛遐想。

    苏晨拍了拍手道:“白施主已经自行领悟了,恭喜。”

    “啊?”

    白青竹讶异地看着他。

    “竹林喜阴喜水,如今白施主山上恰逢喜雨,这不正意味着白施主生生不息,将来必定远离地面的束缚,向天空伸展,与阳光肩并肩。”

    白青竹听了,顿时笑颜如花。

    尤其是那一双细细弯弯的眼睛,释放出令人心动的光芒。

    “那您的第二套说辞呢?”

    白青竹看着英俊的苏晨,心里不由得痒痒的。

    如果换做其他男人,她定然以为那番话是故意哄她开心的。

    但苏晨一本正经的模样,却让她不太敢表明自己的心迹。

    毕竟人家可是不可多得的高人。

    举手投足间释放出的一些信息,甚至可以帮助人逆天改命。

    苏晨微微笑道:“我刚刚说过,想要算命的,大约有三类人。一种是受重大刺激、二是陷于名利、三是走投无路之人。所以,我们身为算命者,遇到他们,无论如何也要为其开导一下,沉沦的人让他重新鼓起勇气,狂傲的人让其懂得收敛。”

    白青竹点点头。

    “其实,我的第二套说辞与算命无关,只不过是我学习《易经》时的一些感想。”苏晨说。

    白青竹道:“愿闻其详。”

    “算命的人通常问的是未来的命运,在你看来,命运是什么?”

    白青竹道:“命运就是……所有发生的事,都是命中注定的?”

    苏晨点点头说:“你说的是宿命论,是我们中国人很喜欢用的一套说辞。比如在遇到挫折的时候,我们总是习惯地安慰自己:这就是命。尤其当算命先生对你这么说的时候,这种安慰的方式往往很有效。”

    “的确如此。”白青竹噗嗤一笑道。

    “不过呢,咱们中国人是最懂变通的。”苏晨笑着说,“比如,当你的事业蒸蒸日上,日赚斗金之际,你会说,这都是我努力的结果,是我战胜了命运。又比如,当男女相爱或者是强强联合时,人们会说这是缘分,在佛教的观念中,缘分与因果报应是紧密相连的,暗示这是他们之前所做的善事的回报。

    “可是一旦当人们自己遭遇不幸,他们就不会再提及因果关系,而是转向宿命论。更糟糕的是,当他们看到不喜欢的人遇到不幸时,他们会立即将其归因于因果,轻蔑地称之为‘报应’或‘活该’。那么,如果他们不喜欢的人碰巧走运呢?他们通常会在心中暗自咒骂:某某某你等着瞧,风水轮流转,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此时我们中国人又开始运用辩证法了。”

    白青竹眨了眨快要笑弯了的眼睛,“道长,我现在越来越喜欢听你说话了,您不出山普度众生真的是太可惜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