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独夫朱厚照 > 第1章 一梦五百年

第1章 一梦五百年

    弘治十八年,时值五月仲夏,东南奏风。

    本该是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时节。

    然而,在大明帝国的京师,却是上至王公大臣,下至贩夫走卒,无不陷入到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之中,令人十分压抑。

    十天前,弘治皇帝驾崩于乾清宫东暖阁,依大明律例,国丧以日代月,天下臣民都要守孝二十七日,以彰显对先帝的追念之情。

    然而,早该登基的太子殿下,却是在大行皇帝驾崩之时,于龙榻前恸哭,以至悲伤过度,竟然直接昏死了过去,至今未醒。太医院使出浑身解数,灌了无数汤药,也不见好转,只能留下一句“太子所患,乃是尸厥之症,此症极难医治,我等才疏学浅,实是无能为力。”

    国不可一日无君,可天下皆知弘治皇帝只有一个儿子。如若朱厚照不能登基,那依照皇明祖训,只能从外藩中挑选其余宪庙子孙,继承大统了。

    因此,京师坊间秘闻,内外廷中有数人,已谴人前往湖北安陆州,报与兴王朱佑杬,以求其登基之后,能以逢迎之功,获邀上进,图得主结。

    深夜的东宫十分寂静,宫里宫外皆是愁云惨淡,寝宫内的老太监刘瑾抹了抹脸上的泪,从宫女手中接过汤药,向着床榻上的太子走去。

    弘治九年,大行皇帝下令开府东宫,刘瑾不知费了多大力气,求了多少太监,才十分幸运的成为了服侍朱厚照的八个太监之一。

    可就在这鸡犬升天的最后一步,竟是出了这种差错。

    据他所知,内庭中有不少人已经暗中联系弘治帝的四弟、远在湖北的兴王了。可这事偏偏刘瑾做不得,他服侍朱厚照已将近十年,与太子早已深度绑定。即使是外藩继位,也不会用他这位前太子的心腹。

    所以,唯一的希望,就是太子殿下能醒过来!

    想到此处,刘瑾心中默念一句阿弥陀佛,菩萨保佑太子殿下,随后便跪在太子的床榻前,轻声道:

    “殿下,该吃药了。”

    说着,便用汤匙盛了一口药汤,向朱厚照口中送去。

    “滚!”

    一声低沉、沙哑的怒吼从床上传来。

    “老子没病!吃什么药?”

    一句话说完,榻前刘瑾大吃一惊,两手不稳,药碗摔在地上,登时碎了一地。

    床上的“朱厚照”也是心中一凛,刚才说话这声音,好像不是自己的?

    “殿下?殿下?”

    刘瑾呜咽道,心中悲喜交加。

    “殿下?玩我呢?”

    床上的“朱厚照”瞠目惊舌。

    哥们就一名史懂哥兼网络喷子,刚才正在网上指点评论,激昂键盘来着,怎么就穿越了?

    这时,无数的记忆如切片般涌入他的脑海。

    那是属于这具身体正主的记忆。

    一件件事情十分深刻,仿佛就如同亲身经历过一般。

    这是穿越了!而且穿到了朱厚照的身上!

    就是那位被后世称为“史上第一荒唐皇帝”的正德皇帝,明武宗朱厚照?

    我只是会纸上谈兵啊,真让我当个皇帝玩?

    暂时接受现实的朱厚照看着周围的招魂幡,不知是什么情况,便强打起精神,逼着这具虚弱不堪的身体坐起来。

    借着寝宫内有些昏暗的烛光,一张面白无须的脸呈现在他的面前。

    搜寻着前任主人的记忆,他试探性的问道:

    “你是?…刘瑾?”

    “是老奴!是老奴啊殿下!”

    刘瑾嚎啕大哭起来。

    想着史书上记载的那个权倾朝堂、一人之下的奸宦刘瑾,再看着眼前这位哭得涕泗横流的老太监,朱厚照实在是难以把两个人联系起来。

    别管这眼泪是真的演的,看起来确实是真情流露,怪不得历史上的明武宗如此信任他,甚至敢把国事交给此人。

    “别哭了!”朱厚照喝道,他作为一个现代人对刘瑾可以说是毫无好感。

    “朕还没死呢!哭什么哭!把你那孝服、还有这些白幡,都去扔了!看着就晦气!”

    床前的刘瑾目瞪口呆,沉默了好一会儿,才小心翼翼地嗫嚅道:

    “殿下!现在还是国丧期间,这些个东西,都是给大行皇帝用的,您现在还没登基…”

    朱厚照恍然大悟,貌似前任最后的记忆就是目睹弘治皇帝驾崩之后,在乾清宫东暖阁哭晕了过去。

    能理解,这会的朱厚照也只是个十五岁的少年,放在现代也就是个象牙塔里的白纸。纵然世人常说“无情最是帝王家”,但作为没经历过尔虞我诈,集独宠于一身皇帝独子,丧父之痛依然是朱厚照难以接受的事实。

    这边想着,那边刘瑾继续说道:“…更何况,宫里边儿有那么几个生了反心的,还不想让您即位呢。”

    朱厚照大惊失色:“我是先皇独子,有哪个畜牲吃了豹子胆的,敢不让我即位?”

    搜寻脑海中正德初年的历史人物,是谁?宪宗皇帝的那位王皇后?内阁的刘谢李?亦或是京中领兵的勋贵?

    都不应该啊,这些人要么没有实力,要么没有动机。

    刘瑾赶紧解释道:“殿下您有所不知啊,您昏过去十天了,宫里宫外的有那么几个咒着您熬不过这个坎儿,就想私底下联络外地藩王,好纳个投名状,等别人做了龙椅,他们能鸡犬升天呐!”

    “你可知这些人都有谁?”

    “司礼监秉笔有几个,御马监里也有,都是些不得志的人物,宫外还有几个六部主事、御史。”

    朱厚照顿时宽心,都是些小人物想搏一搏,大人物都没参与进来就好,当然他们也没必要这么赌。

    于是他一边安慰刘瑾道:“无妨,一群宵小罢了!大行皇帝就我这么一个皇子,我只要不死,就没人能和我争这个位置。”

    一边心想,原本历史上朱厚照的即位过程十分顺利,既没有昏迷不醒,那也更没人敢去联系外藩。看来我穿越过来,还是给本位面的这个时空带来了一些影响啊。

    “殿下,这几个人心生反意,若不趁早除之,来日必将有害于您呐!”

    刘瑾这话听起来像是为朱厚照谋划,但也是藏了不少私心,他虽说是太子潜臣,可离这顶层太监的地位还是相距甚远,若想升迁也得等着机会。但如今抓住了对手的把柄,要能直接把这些人除掉,那一步登天,便可以说是轻而易举了。

    “你说的不错!皇考在位期间朝堂太过平静,确实该见点血了。”

    纵然明朝已经是皇权统治的小巅峰,但每到皇权交接之际,依然有那么些个魑魅魍魉想要搏上一搏,亲王、文官、勋贵、宦官、后宫都在史书上留下过自己的身影。

    更何况,自从宪宗皇帝殡天之后,弘治皇帝对于文官集团的确是过于放纵,以至于文官集团尾大不掉,最终成为了明朝灭亡的一大因素。

    前有三杨,后有高拱、张居正。新君若不施展雷霆手段,必然难以掌控大局。

    “既然内外廷都觉得十五岁的皇帝难以治天下,那就让他们看看我的本事。”一个已经过了三十岁的灵魂如是想到。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