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铁骨文风 > 第五十三章 幽会

第五十三章 幽会

    。。。。。。

    相邀同游的两人从湖心亭走了出来,先是绕着湖边慢慢走了起来。

    两人结伴而游,初时,周宪还是很羞涩,但,很快便放松了下来。倒不是旁的什么,只是,在古代,男女幽会倒也不是太稀罕的事。

    古有上巳节,好像应该是在初春三月份的时候,该节日后世已经失传。这个节日在古代,相当于后世的情人节。

    上巳节日里,年轻未婚男女都会去当地的名胜处踏春,然后借机彼此接触,寻找自己合意的异性,若是两厢情愿,则会互赠香芍定情,回去就可以定媒妁之言,进而婚嫁。

    后又有上元节,节日当天,年轻男子和女子夜晚出游赏灯,女子携香帕,男子配美玉。

    女子若有心仪之人,便丢落香帕,男子有意则会捡起香帕并回赠美玉,相约媒妁,进而婚嫁。

    而文人士子们,也常有文会,不限男女,为士林家族中的年轻男女提供接触的机会,以择良偶。

    所以说,古代一开始并不是那么封建的。只是到了后来,程朱理学大兴,对女子的约束才越来越严苛。

    从程颐的“饿死是小,失节事大”这句话中就可以看出这种压制是多么的厉害。

    当然,二程加朱熹创立起来的理学,原来的目的并不是为了针对女性,和固化人们思维的。

    其本意还是很好的,是从客观的角度探究人类心理层面的学说,可以称为客观唯心主义的学说。

    包括,当初程颐说“饿死是小,失节事大”这句话的时候,就当时的世情来说,程颐也是以好的出发点说出来的。

    记得我前面讲过,宋朝中后期,由于皇室的不端,导致上行下效,举国妇女买卖成风,高官权贵,富贾豪绅纳无数姬妾,蓄养无数家妓,世间女子变得像货物般不停流转,以致世风靡乱。因此,程颐才说出那样的话,以下重药。

    虽然,实际上导致世风靡乱的,其实并不是女子的过错,但在他看来,只要大家都形成“饿死是小,失节事大”这样的共识,世风就也纠正过来了,至于会对女子造成什么样的影响,他是不会考虑的,毕竟,在他的观点里,无论哪个时代,女子也都只是社会的附庸而已。

    姑且不论二程和朱熹创立的程朱理学是好是坏,至少它仅是一种学术流派而已。但,落在有心人手里,那便变成了杀人不见血的利器。

    宋之后,程朱理学因其狭隘的观点,固定的思维模式和对人性的压制,很不幸的被统治阶级看中,大肆推行,用来固化民众的思维,约束民众的人性,以达到稳固统治阶级利益的目的。

    发展至后来,对该学说理论和言辞的各种不合时宜的套用和曲解,而让该学说最后成为后世人民唾骂的黑暗封建学说。

    。。。。。。又扯远了。

    话说,两人这次在后园中的幽会,随着周宪的心情的放松,氛围渐入佳境。周宪为李昱解说着园里的好景致,李昱则有时说说典故逗的周宪捧笑不止。

    说笑中,两人行至一处楼榭,周宪指着小楼对李昱说道:“殿下,这红楼虽不高,但上得二楼,倒也可略眺后园一二,可看到不一样的景致呢。”

    “哦,那倒是要上楼去看看呢。”

    “殿下请。”

    小楼的二楼里没什么东西,很空旷,仅在一角摆着一些乐器,然后当中地上一大席垫,四面无墙,仅有竹帘挂垂,故而显得特别通透。

    坐于席垫上放眼望去,无遮无掩,后园大片景致尽落眼前。

    远处一湾湖水倒映着岸边嶙峋的假山,一条游廊曲折到近前,小小的庭院里花残叶落,尽显秋意,相比之前在下面看到的一步一景,却又是别一番的滋味。

    欣赏着美景的李昱,视线划过那些乐器的时候,被一件乐器吸引,是一把琵琶。心中不由想道:“记得,好像周娥皇不但能歌善舞,还尤工琵琶。”

    边上的周宪看到李昱的视线落在了那琵琶上,便对李昱说道:“殿下,此处原是天热时我习乐练舞之地,只是最近天气转凉,倒是来的少了。”

    李昱微笑着对周宪说道:“我尝闻,娥皇歌舞双绝,却更擅琵琶,看来应当属实了。”

    “殿下谬赞了,娥皇虽习了歌舞,却哪当得一个绝字。琵琶也是将将学成,登不了堂,入不了室呢。”

    “娥皇客气了,对了,前番已观了你的舞,此次恰逢来到此处,娥皇可愿为我再奏上一曲琵琶?”

    “娥皇。。。怕是入不了殿下的耳。”

    “无妨,我来看看,有无我可用的乐器,我们齐奏一曲。这样一来,有我陋音相衬,娥皇便不用担心自己的技艺了,想必我们大家不会取笑彼此的吧?”

    闻言,周宪不由娇嗔道:“殿下。。。”

    李昱则是笑了笑,然后去角落那里,挑了一洞箫,并取了琵琶给周宪。

    周宪羞怯的接下琵琶,柔声问道:“殿下,欲奏何曲?”

    “春江花月夜吧。”

    李昱也只知道这首的谱子,“不过需容我先试上一试”。毕竟后世的谱子和现在谱子肯定有所不同的。

    李昱试着吹了一遍,周宪却听的奇怪,问道:“殿下所奏之曲,多有变调,似和世间常见的不一样呢。”

    “嗯,许是我当初记错了,娥皇,可愿先教教我。”

    “娥皇之幸。那殿下,恕娥皇失礼了。殿下的第一句应当。。。。。。”

    周宪讲了一遍,李昱却像在听天书。

    好吧,忘了,古代的乐谱记载方法完全和后世不同,种类更是多达十几种,还因时代和地区不同,有数十种变种,李昱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储备,所以完全不懂。

    周宪见李昱完全不理解,心下纳闷,“殿下不识乐理,怎能习会乐器的?”

    不懂谱子,没关系,李昱想了想后,嘿嘿笑道:“娥皇,其实不用说,也可教我呢。”

    周宪先是愣了一下,然后就明白过来了,顿时脸又绯红。

    。。。。。。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