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人间修仙指南 > 第十二章 旧人已去,崭新天地

第十二章 旧人已去,崭新天地

    嘭嘭嘭!

    嘭嘭嘭!!

    突兀的拍门声突然响起,把温良吓了一激灵,强行把他从修行内视之中唤起。

    “小良,你怎么还不起床!”

    “快起床!!!”

    八点钟的阳光透亮却不炽热,照入屋内,整个屋子变得亮亮堂堂。

    昨夜,那袭青衣终于轮休去了,没有入梦。但梦中之故事远远不止一袭青衣这么简单了。

    温良睁开了眼睛,昨夜发生的种种,在睁眼那一刻如电光火石般,于脑海中一闪而过,又清晰无比。

    光年是个距离单位,而非时间单位。此时此刻,眼前这束温煦的阳光于8分18秒前产生于太阳,在茫茫宇宙疾驰穿越了65700分之一光年来到青河镇,透过窗帘,映入温良的眼帘。

    而丹田之中的回龙观传承又历经了多少故事呢?

    温良怔怔地看着漂浮在空气中的尘埃,沉默无言。

    丹田之中的灵识之火仍在生生不息地燃烧着,像在湖面之上旋起一股小型龙卷风,以自身为中心,不断席卷着周围的天地灵气,从四面八方进入体内,不知疲惫,不会停歇,在身体周围制造出一片灵气充沛之地,但此时吞吐灵气的效率要比打坐修炼时慢上许多。

    当周围天气灵气浓度高一些时,吞吐灵气的效率就会相应提高,若是在灵气贫瘠之地,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可惜自己的师祖没等到好时候,就匆匆前往下一站了。

    而实际上,他也只是刚刚启元的小萌新,虽说与凡人之躯划清了界限,正在依靠灵识之火,孜孜不倦地吞吐天地灵气,滋润身体,但萌新之所以称之为萌新,不在于萌,而在于“新”,知其一而不明其二,只懂炼化灵气为己用,强筋健骨,却毫无御敌手段。遭遇强敌时,要么选择掉头就跑,要么上去伺候一顿王八拳,至于选择哪种方法,那取决于遇到了何种人。

    唯一让温良感受到明显区别的,就是五官的感受比之前灵敏了太多。

    空气中漂浮着无数的尘埃,粒粒分明。

    窗外一驶而过的车轮轧过地面沙砾时的摩擦声,声声入耳。

    楼下的桌上已备好了早饭,自己甚至能闻到煎蛋散发的丝丝油香。

    振衣上千仞,顿觉天地宽。美好的生活正在向自己招手,

    原本以为按部就班,读大学、工作和结婚生子的平凡轨迹,突然急转弯,朝着另一条充满未知的大路狂奔。温良十多年间做的心理建设没有白费,坦然接受了这一切。

    想必若干年后的修行界,温大侠必然是一号响当当的人物,进能移星换斗、拘神遣将,退可飞天遁地、颠倒乾坤,以呼风唤雨之能,行移山倒海之威。道门的上古遗脉——回龙观,也将在自己手中做大做强,再现辉煌!

    振衣上千仞,顿觉天地宽!

    嘭嘭嘭!!!

    “快点起来吃饭了,别再磨蹭了!”

    “哦~好~,别拍了,我这就起。”

    但在当下,温良只是一个刚高考完的小趴菜,处在老温家的食物链最低端,领着微薄的零花钱,猥琐发育。

    早饭时,温妈疑惑地盯着温良看了好一会,忍不住开口问道:“小良,你昨晚是不是干啥去了?”

    正在犹豫喝几碗粥的温良顿时一愣。难道老妈也是同道中人,已经发现我开始修炼了吗?想到此处,温良顿时乱了神,不知如何回答,只得把头埋得更低,装聋作哑,不让爸妈发现自己的神色异常。

    温妈微微一笑说道:“明明只过了一晚,今早就感觉你比回家那天更帅了一些。别人都说儿子的长相随妈妈,这话真没错,完美遗传了我的优良基因。”

    温良终于抬起了头,一脸无奈。

    一直没吭声的老温看不下去了,作为名义上的一家之主必须定个调子:“差不多得了,抓紧吃早饭吧。看把小良饿成什么样了,这都是第三碗粥了。”

    温妈立马扭头瞪了他一眼。

    老温缩了缩脖子。

    温良见状,只想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匆匆扒拉了几口早饭,拿上放在窗外的小电驴钥匙,径直出了门。

    老温眼瞅这小子要溜,连忙喊他今天去驾校报名,温良只装作没听见。

    大雨过后,骄阳长空,街边巷尾还有些泥泞,残存的积水被清澈的阳光蒸发成略感沉闷的水汽,一股雨后独有的泥土味道掺混在水汽之中,形成雨后独有的印记。

    温良推车出门,顾不得细细感受,骑上小电驴,直奔老道家。

    田间凉风,迎面而来,在耳边呼呼作响。

    村子里的土路在雨后变得格外湿滑,本不宽阔的路被轧出道道车辙,坑坑洼洼,稍一不留神车就打滑,衣服上还会被溅上点点泥巴。

    温良一边骑车一边和泥巴做着斗争,启元后他明显感知到对四肢身体的控制力上了不止一个台阶,扭转车头的动作丝滑灵敏,轻易不会溅到泥点。

    十几年的朝夕相处,老道表现的怪异之处颇多,温良早就知道他有很多秘密瞒着他,做足了心理准备和建设。

    但如果几天前有人说要带他走上修道之路。即便口上不说什么,心中肯定对此嗤之以鼻,觉得没点大病讲不出这种话来。但昨天老道轻描淡写间的御剑之术,以及昨晚在体内种下的灵气种子,种种玄妙,让人百口莫辩,只得承认世界确实存在着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老道在温家村待了近20年,人的一生能有几个20年?如此人物竟在温家村隐姓埋名,天天以算命谋生,说出去怕是要被修真界同行们笑掉大牙。

    那他在这里究竟是为了什么?如果只是为了收徒传承,一颗星曜石加上一年半载的时间绰绰有余,浪费如此漫长的岁月只为收徒一件事是站不住脚的。

    更进一步来讲,星曜石已经在他的丹田中安了家,没有半点出来的迹象,回龙观的传承不会到自己这代断档了吧?

    还有那个离奇梦境,天地之间的那袭青衣究竟何人?看那俊俏的样子跟老道八竿子打不着。昨日过于震惊,竟忘了这件事。

    胸中存在的疑惑丝丝缕缕,纷扰不清,又环环相扣。

    哎,好复杂啊……

    可说到底,温良不过是一个普通高中生,出身平平无奇,要见识有颜值,要能力有身高,前十九年的人生中遇到过最离谱的事情就是认了一个算命的当师傅。

    就是算命师傅,给了他一个天大的惊喜!

    耳畔的冷风慢慢吹醒了自己,急躁的心沉静下来。

    温良已经隐隐约约地感觉到事情的发展不会这么简单,正想得出神,忽一抬头,远远地,望见了老道的两间破瓦房,还是那么孤零零地立在原野之上。雨后湿漉漉的墙皮,给整幅画面蒙上了一层意味悠长的阴影。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一想到日日夜夜住在里面的人,周边的一草一木和一砖一瓦,就显得变幻莫测起来。

    “老道!”

    “老道!”

    “我来喽!”

    温良把车停在门口,故意提高音量,站在院门口吆喝了几声。如秋湖般明亮的声音在旷野中飘出好远,不知能不能喊醒宿醉的老道。

    连喊了几声,却没人应。

    温良抿着嘴,想到了一个可能发生的事实,却又不愿去相信。“哼哼,这老道一准是昨晚喝迷糊了。”

    推开院门,温良小心避开院子里的水洼泥坑,在房门口小的可怜的水泥地上用力地跺了跺脚,发出了一阵响声,甩开了脚底的泥巴,却没有再张口吆喝老道的名字。

    吱——房门被推开。

    房间内空空如也,不见老道的身影,只有桌子上用碗压着的一张纸。

    望着桌上那页泛黄的纸张,温良沉默片刻后摸了摸脑袋,心底的那个猜测再也掩盖不住——“这老头不会真的连夜扛着火车跑路了吧?”

    为了印证这个猜测,温良并没有第一时间打开桌上的信纸,而是慢步走到床前,蹲下身来,弯着腰在床下摸到一个纸箱,把手伸进去摸了一圈,里面果然啥空空荡荡,也没有。

    老道收拾得干干净净,带着他的宝贝酒水离开了。

    温良在沉默,所以四周一片寂静。

    忽然一阵风掠过窗台,涌进屋内,吹得那页纸沙沙作响,这么突兀地来,又不留痕迹地离开。

    纸上歪七扭八地写着几行字,潦草十足。

    “吾徒温良:

    见字如面,为师已去。

    此石名星曜,乃吾回龙观世代相承之宝,持之可入梦授功,随身而有助于修行,日久,自当参透其中玄妙。

    石中奥秘,为师亦未尽知。于吾前,彼不过一石耳。

    人生如旷野,非独轨可行。灵气复苏,事出有因,牵涉甚广,为师先往一探究竟。

    汝今已成年,当勤勉修行,假以时日,师徒必当再见。

    望早日启元,可赴北山一探。

    又及:出门在外,勿言汝为吾徒,以免节外生枝。

    汝师云来道士”

    散着潮气的房间里,温良在桌前静坐良久,低头把手里的信看了又看,更多的时候则是沉默。

    狂风暴雨已过,正是天晴之时,那轮骄阳时刻调整着方位角,高悬头上。

    透过窗子,一些碎碎的阳光斜斜地洒了进来,照在块块青砖上,慢慢地蒸干了屋内残存未散的湿气。空中飞舞的灰尘也清晰可见,但脑中关于老道的记忆却好像变得模糊了。

    老道的院落离村子很远,田中几只青蛙路过,呱呱叫个不停,让沉默也变得不那么纯粹了。

    温良握着书信,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再多的吐槽,都是无用之功。除了很多未解开的疑惑外,老道什么都没留下,也没什么可以留下。

    他站起身,从墙角找来一把高粱苗扎成的扫把,把所剩不多的高粱苗紧了紧,勉强能够用。他仔细细地把两间屋子打扫了一遍,花了一个多小时,里里外外不留余地,连院中的杂草也尽数铲除掉了。

    不知道老道会不会再回到这个地方,但他会尽量保留下去。

    转身回头看了一眼熟悉又陌生的院子,五味杂陈,郁结在心中的诸多问题得不到解答,心中乱糟糟的。

    锁好门,温良骑上了车向前行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