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南宋旧事 > 第二十章 必然的选择

第二十章 必然的选择

    剧情反转往往就在眨眼之间。

    七月十七日,赵构下诏:京师未可往,当巡幸东南。

    嗯?

    所有人都懵了。

    说好的决战呢?

    梦里已经战过了?

    败了?

    许多人无法理解这么戏剧性的变化,不过赵构这个选择并非不合理。

    李纲十议的第一条议国是,说今欲战而不足,欲和而不可,莫若先自治,专以守为策。待吾政事修、士气振,然后可议大举。

    换句话说是承认敌强我弱的客观事实,在这样的背景下,不顾一切地和敌人硬杠,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第二条议巡幸,说度未可居,则为巡幸之计,建议赵构做好充分的撤退预案。

    李纲的这种认识是清醒,而且有益的。

    当时赵构设置沿河、沿淮、沿江帅府十九个,重要的郡司三十九个,次重要的郡司三十八个,帅守兼都总管,守臣兼钤辖、都监,总共置军九十六万七千五百人。

    别看总数接近百万,其实平摊到每个帅司也就万把人。

    这些兵员肩负着打击盗匪(当时这个问题很严重)、守土安民的重要职责,很难征调对金作战。

    与金军的抗衡主要还是靠中央直属部队——禁军。

    而当时赵构的直属部队却并不壮大,他到济州时手下只八万人马。到应天称帝后,禁军数量会有所增加,但至多不会超过15万。

    而且这10几万人马里,还有好几支部队被赵构派出去执行剿灭盗匪的任务,如王渊、刘光世、张俊、乔仲福、韩世忠别等分被派去平定陈州军贼杜用、京东贼李昱及黎驿、鱼台溃兵。

    总之,在应天的军事力量是不足以与强大的金军抗衡的。

    身边没人,非常没有安全感,所以,赵构才会在西北募兵10万,并让五路兵马入卫行在。

    而且开封包围战(保卫战)的教训也深刻说明了固守并非上上之选,它只是走投无路下的最后选项。

    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保持战略上的机动性,才是敌强我弱情况下最佳的选择。

    这应该是赵构和李纲达成共识的基本方略。

    不过,摆在赵构面前的还有另一个问题:往哪里撤退。

    在这一点上,赵构和李纲产生了严重分歧。

    李纲心中最理想的地方是关中。

    八百里秦川是周秦霸业的兴起之地,是秦岭龙脉所在,素有崤函帝宅之称。

    李纲认为长安既有关中之富饶,前有函谷潼关守护,背有川蜀为靠,进可攻退可守,从地理上来说是上上之选。

    而且天下精兵健马皆在西北,国家很快就能重新组织起一支足以与金人抗衡的军事力量,这对于政权生存来说是最为重要的。

    还有第三个理由,就是从过往的历史来看,只有北统南,没有南统北,以关中帝宅为基地,何愁复兴大业不成。

    但赵构却有自己的顾虑。

    关中好是好,但前往关中,很可能会面临着金国,西夏,西羌多重的军事冲突。多线作战对于虚弱的政权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灾难。

    李纲也知道赵构的忧虑,所以他提出了一个备选方案:南阳。

    南阳是汉光武帝刘秀的家乡,也是他中兴汉室的龙兴之地。

    李纲的理由是,南阳既有高山峻岭可以控扼,又有宽城平野可以屯兵,它西邻关陕可以召集精兵,东达江淮可以取谷粟,南通荆湖巴蜀可以取资财,北距三都(洛阳、开封、大名)可以遣救援,兼具东南西北之利,战略空间广阔,非常适合辗转腾挪。

    可是赵构也不喜欢,理由很简单,因为南阳离开封太近了,他可不想把自己置身于军事斗争的前沿地带。

    皇帝的命最精贵,怎么能以身犯险。

    金国人的铁骑太可怕,再来一次斩首行动,他可承受不起。

    赵构心中最属意的其实是扬州。

    扬州市,古称广陵、江都,自吴夫差十年(前486年),开邗沟、筑邗城始。

    西汉时,吴王刘濞“即山铸钱、煮海为盐”,开盐河(通扬运河前身),扬州经济得到了巨大发展,并且成为刘濞发动“七国之乱”的强大的经济动力支撑。

    隋炀帝时,开大运河连接黄河、淮河、长江,扬州成为水运枢纽,这奠定了唐代扬州空前繁荣的基础。

    唐代扬州农业、商业和手工业发达,出现了大量的工场和手工作坊,不仅富甲江淮,而且是中国东南第一大都会,时有“扬一益二”之称(益州为成都古称)。扬州是南北粮草、盐、钱、铁的运输中心和海内外交通的重要港口,在以长安为中心的水陆交通网中,扬州始终起着枢纽作用。

    唐末,军阀混战,扬州遭到严重破坏。

    到了北宋时期,扬州农业、手工业迅速恢复发展,商业进一步繁荣,扬州再度成为中国东南部的经济、文化中心,与都城开封相差无几。

    赵构选择扬州,除了看中它的经济力量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军事防御上的考虑。

    扬州紧挨着长江,它的北面则是南北分界线——淮河,大江大河是天然的防御地带,特别是对于高机动性的骑兵来说,它的扼制作用是极其明显的。

    赵构选择扬州,也可以从另一侧面反映出他真正的战略意图:以江淮为屏障,以防御为根本,守住半壁江山。

    这一目标可以说贯穿着赵构整个政治生涯,他所有的决定和选择都是为实现和巩固这一战略目标而作出的。

    我们今天很难客观评价到底是李纲的选择更合理,还是赵构的选择更明智。

    选择长安,或许驱除鞑虏、恢复中原的目标很快就会实现;也可能是得以残喘的大宋政权陷入无休止的战争,很快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历史没法假设。

    历史之所以是这样,只是因为在重大选择的关口,那些有权力作出选择的人,作出了他们认为最明智的选择。

    历史看似偶然,其实更是必然。

    扬州,就是赵构必然的选择。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