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南宋旧事 > 第三十四章 显宁寺

第三十四章 显宁寺

    事情显然没有如赵构所愿。

    苗傅和刘正彦这些人还是围在宫门前,没有半点见好就收的意思。

    朱胜非质问道:你们为何还不回营,到底是几个意思!

    苗傅和刘正彦显然已写好了剧本,杀王渊、康履只是开胃前菜而已。

    苗傅反问道:陛下本不当即大位,只因二帝北狩,将来渊圣皇帝回来,不知陛下何以处之?

    苗傅的发问,有如当头一棒,赵构身子一下凉了半截。

    细究起来说,赵构即位的事在法统上确在存在瑕疵。

    一来他不是太子,二来他即位又没有上任皇帝的传位诏书,只不过是没有什么地位的前元祐太后下的旨意,这道旨意的含金量并不高。

    后来赵构不知道从哪儿弄来了一块破布头,说是有宋徽宗赵佶亲笔写的:便可即真,来救父母。

    算是勉强地搞了一张非正式的即位诏书,在法统上堵了一点漏洞。

    不过赵佶那会儿已经是太上皇帝,不管事了,而且“即真”这两个字又显得有些含糊。

    皇位继承的事应该由现任皇帝赵桓说了算,赵桓没有半点退位让贤的意思,赵构当皇帝的事就没法形成完整的逻辑闭环。

    瑕疵就是瑕疵,赵构不敢将之置于众目睽睽之下。

    他没有回答苗傅的发问,只让人把朱胜非吊到楼下,当面去劝苗傅。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这杯酒岂是三言两语能劝下去的?

    不管朱胜非如何好说歹说,苗傅和刘正彦根本不吃这一套。

    这不是朱胜非话术不行,而是逼赵构退位本就在苗傅和刘正彦的计划之内。

    皇帝都是吃人的猛虎,干了这么大逆不道的事,如果不把赵构拉下马,他们是没有活路的,更别提泼天的大富贵了。

    朱胜非嘴巴都讲干了,就差没给跪下,可苗傅刘正彦还是软硬不吃油盐不进。

    朱胜非问:你们到底要哪样嘛?

    苗傅说:咱要求也不高,让元祐太后听政,并派人与金和议,迎回二圣。

    真是要把老子给撸了啊。

    眼前要是不答应,保不齐这些人要狗急跳墙,赵构没办法,只能同意请元祐太后听政。

    不过赵构还不死心,他对苗傅说,老爷子和大哥还没有回来,自己还不能还位,只能暂居大统,等二圣回来,他即刻让位。

    想得美!

    你不是有儿子吗,让儿子继位!

    我儿子?

    娘的,他才三岁!

    这有啥关系,不是有元祐太后在吗,而且你老爹也是禅位给你老哥的,你照着做就行!

    没法子了,只能先保住小命再说,要不然连咸鱼翻身的机会都没得。

    没瞧见王渊和康履两颗大脑袋还在下面杵着吗,咱还是识相点。

    赵构说:你们的要求我知道了,为黎民百姓和江山社稷,我同意退位,但这需要太后手诏。你们稍安勿躁,我派人去请太后来。

    孟老太也是命苦,想安享个晚年都不行,一有事就找她,一有事就找她,她才是真正的救火大队长啊。

    孟老太早已听到了外头的动静,没一会儿工夫就到了门楼上坐定。

    孟老太问:这一大早就吵吵把火的,到底咋回事呀。

    朱胜非赶紧把事情跟孟老太禀告了一遍。

    老太真不简单,听得个大概,就坐着小肩舆下楼出了城门,直接到了苗傅跟前。

    苗傅等人被孟老太的胆气和威严镇住了,纷纷躬身行礼,嚣张的样子一下收敛了很多。

    孟老太看了苗傅和刘正彦一眼,说:古话说冤有头债有主,国家到这副田地是因为道君皇帝宠信蔡京、王璞等人,变更祖宗法度,擅用童贯擅起边事,招致金人,才有靖康之祸,连累国家百姓至此地步,这岂是当今皇帝的责任?

    皇帝并无失德,只不过是为黄潜善和汪伯彦等人所误,如今这二人已遭鼠窜,罪魁祸首受到严厉的责罚,难道苗统制你不知道吗?

    孟老太自己因为新党执政而吃尽了苦头,苗傅和刘正彦居然要把任用新党肆意妄为的宋徽宗接回来,当下心中就不大乐意了。

    面对孟老太的诘问,苗傅也不答话,只是一口咬定,今天非要以孟老太为天下之主,让皇子赵旉继位才肯退兵,要不然他也不能保证底下的人会干出什么出格的事情来。

    孟老太继续劝:苗将军,哀家素知你们忠义。可是如今大敌当前,社稷危难,让我这个老太婆抱着一个三岁小孩来决定国家大事,天下人怎么能遵从呢!金人要是知道我们老妇小儿当国,岂不是要更加轻侮我们吗!

    苗傅还是摇头不答话。

    孟老太也没法子了,而且这么耗下去,就怕这些人狗急跳墙。

    她转身质问朱胜非等人:今日事已至此,正需要诸位大臣拿主意,你们怎么一句话都没有!

    拿主意,还能有什么主意啊,只能照单全收。

    朱胜非悄悄对赵构说:情势急迫,不得不委屈求全,苗傅有个心腹手下叫王钧甫,他曾跟微臣说苗刘二人莽而无谋,只要渡过眼前难关,可为日后之图。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这个道理赵构明白,如今他是鱼肉,人为刀殂,先保住小命要紧,这些天杀的丘八既然敢公然作乱,还有什么事情做不出来?

    当即,赵构在门楼上亲手写下了退位诏书:

    禅位于皇子,请太后同听政。

    苗刘二人也没把事情做绝,当天夜里就将赵构软禁到了杭州城北郊的显宁寺。

    苗刘兵变的第二天,即建炎三年三月初五,苗傅和刘正彦以元祐太后的名义颁下旨意,尊赵构为睿圣仁孝皇帝,以显宁寺为睿圣宫,并大赦天下。

    这其实是双方力量博弈的结果。

    苗傅和刘正彦拥有武力上绝对优势,但兵变本身是违背道义和律法的反叛行为,虽然他们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可终究是名不正言不顺,不被道德和舆论所接受,所以他们要另立傀儡。

    而赵构这一方处于武力的绝对弱势,但他们占据着名分大义的制高点,拥有士大夫和民心的拥戴支持。这个玄学般的东西在这次事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正因为忌惮于此,苗傅和刘正彦才不敢把事情做绝。

    赵构因此保住了性命,留下了翻本的机会。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