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南宋旧事 > 第四十二章 收账

第四十二章 收账

    吴湛挺着腰板肃立着,就像一棵笔直的行道树般尽忠职守。

    大臣们都进殿了,看这架势加官进爵富贵荣华是没跑了。

    一想到这,吴湛心里就抑制不住的激动和渴望。

    当日老板回宫,自己鞍前马后卖力地伺候着,也算是功劳一件吧,一会儿估计就有赏赐颁下了。

    想到这里,吴湛的嘴角情不自禁地往上翘了翘,美滋滋地如喝蜜一般。

    咦,韩世忠怎么朝我这边过来了?

    还笑眯眯的。

    难道是要论功行赏了?

    哎呀呀,这个时候表现可要好一点呀。

    韩将军!

    吴湛首先打招呼行礼。

    韩世忠面带笑意,连说:

    吴统制,恭喜!恭喜!

    说着韩世忠热情地伸出了手。

    呀!

    恭喜!

    吴湛心头一亮,哈哈,看来老子真要升官发财啦!

    吴湛脸上笑开了花,他急忙伸出手和韩世忠握在了一起。

    啊……!

    突然,杀猪般的惨叫响彻了大内,韩世忠趁着和吴湛握手时,将他的中指硬生生地折断了。

    韩世忠的如钳大手一把扼住了吴湛的咽喉,骂道:恶贼,今天你的好日子到了!

    吴湛吓破了胆,一遍嚎叫一边哀求说:韩将军,误会,都是误会!

    韩将军饶命!饶命!!

    韩世忠啐了一口,骂道:老子恨不得活剐了你!

    当下便将吴湛丢给了卫士,当日,吴湛和来不及逃跑的王世修一起被斩首示众。

    傻得有点可爱的吴湛终于领到了盒饭。

    除了这两个,逆党主管殿前司王元、左言分别贬降为英州、贺州安置。枢密都承旨马瑗停官,永州居住。吏部员外郎范仲熊、浙西安抚司主管机宜文字时希孟都除名,分置柳州、吉阳军编管。

    从处罚上看,不得不说赵氏仁慈。

    换了别姓皇帝,犯下如此谋逆大罪,把你满门抄斩都算是轻的。

    报复心强的帝王要是摊上这种事,肯定是极其疯狂的,别说夷九族,甚至祖宗十八代都得给你挖出来抽一顿。

    四月初六,右相朱胜非及执政颜岐、王孝迪、张贗、路允迪全部罢官去职。

    不论别人,就论这个朱胜非,按理说是不该罢官的。

    朱老倌可算是保皇第一功臣,按孟老太的说法,要不是朱老倌从中斡旋,别说赵构能不能复位,就是他会不会挂在墙上都得另说。

    其实赵构也不想罢免朱胜非,这是朱胜非自己主动要求的。

    朱胜非看得通透,他知道他知道出了这档子事,不论自己功劳多大,总会有言官出来弹劾他的。

    在言官那里可没有将功补过一说,只要你有错处,只要能被抓住话柄,台谏的人就会像苍蝇闻着臭鸡蛋味一样,毫不犹豫地朝你扑来。

    朱胜非不是保全了赵构,又策划他复位吗,哪有什么错处?

    旁人觉得没有,不代表言官觉得没有。

    至少有一条,出了这么档子事,你作宰相的没有预防,那就是天大的错,历来大锅都由个头大的顶,这样的理由肯定有市场。

    所以,朱胜非一开始就提出了罢政的请求,他说的话也很有水准。

    他说苗刘兵变的当时,自己就应该死节以报君恩,之所以忍辱偷生,就是为了今天的成功。

    朱胜非一来肯定了自己的作用,二来指出了自己的问题。

    既然有问题,那老板你下令罢我职,就不要(会)有什么心理负担。

    赵构尽管不舍,却也很无奈,他这个当皇帝的也怕言官搞事。

    果不其然,这边局势刚安定一点,御史中丞张守就跳了出来参了朱胜非一本。

    他说朱胜非身为宰辅,不能预防,以致苗刘猖獗谋反,几乎是把屎盆子扣到了朱胜非的头上。

    赵构没理会张守这只绿头苍蝇。

    不过,他心里也清楚,只要朱胜非一天不去职,朝堂上就一天不得安生。

    赵构也知道朱胜非的良苦用心,既然这样,也只能尊重朱胜非的意见了。赵构对朱胜非非常信任,让他推荐自己的继任者,这也算投桃报李。

    朱胜非推荐了吕颐浩和张浚。

    最终赵构选择了吕颐浩为相。

    他觉得张浚还太年轻,资历太浅,尽管勤王之师实际的主导者是张浚,但是让资历浅的人骤升宰辅,怕是难以服众,会让人嫉妒眼红。

    嫉妒心是很有杀伤力的,苗刘教训不能不深刻吸取,举一反三。

    四月初六,赵构正式下诏任命吕颐浩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李邴为尚书右丞,郑瑴为签书枢密院事。

    四月初七,任命刘光世为太尉、御营副使,韩世忠为武胜军节度使、御前左军都统制,张俊为镇西军节度使、御前右军都统制,参加勤王的僚属将佐都升官进爵有差。

    将朝中清理一番后,赵构便腾出手来,开始秋后算账。

    他任命韩世忠为江、浙制置使,与刘光世一起追击讨伐苗傅、刘正彦。

    为分化苗刘集团,赵构采取了只问首恶,胁从不问的策略:苗傅、刘正彦、苗王禹、苗翊、张逵罪在不赦,其他参与叛乱的都予免罪。

    苗刘等人丧家之犬,一路逃到了瓯闽一带。

    韩世忠偕刘光世自衢州(今浙江衢州)、信州(今江西上饶)进兵,在蒲城(今福建蒲城)的渔梁驿与苗刘相遇。韩世忠勇不可当,苗刘望风溃散,刘正彦被抓。

    而苗傅一直逃到了建阳,隐姓埋名躲了起来,妄想蒙混过关,结果被当地土豪唐标发现,执送韩世忠。

    苗傅、刘正彦最后被送到赵构跟前。

    七月初五,苗傅、刘正彦被寸磔。

    那块填满金字的铁疙瘩则不知所踪。

    顺带一提的是,赵构收了苗刘二人欠账的同时,也还收回了一笔陈年旧债,欠债的人叫范琼。

    靖康之难时范琼是宋钦宗的宰相,他两度逼迫皇帝赴金营当人质,害的宋钦宗父子被抓到了北方放羊。

    而范琼却趁机发国难财,纵兵剽掠。更为可恨的是张邦昌僭越,范琼在一旁从卫甚力,在赵构眼里,这样的人简直是罪大恶极。

    不过范琼拥兵在外,赵构没法子只能选择先隐忍。

    也是范琼自己作死,好端端的洪州不待,居然带兵入朝见赵构来了。

    见了赵构也不客客气气、恭恭敬敬、服服帖帖,居然对赵构指手画脚悖慢无礼,更可气的是居然替苗傅和刘正彦这两个反贼求情。

    这么嚣张,搞不好就是下一个苗傅,赵构还能忍你?

    赵构先任命范琼为御营使司提举一行事务,以安其心,而偷偷将收账的任务交给了张浚。

    张浚的忠心和能力自不用怀疑,他找到了枢密检详文字刘子羽。两人一商议,准备以商议平定盗寇的名义把范琼骗来,再趁机下手。

    当日,范琼、张俊、刘光世等人一起到张浚都堂议事,开完会后又是吃饭又是喝酒又是K歌,好不快活。

    喝了些酒,范琼越发没有提防,趁半醉间,刘子羽随便拿了张黄纸,来到范琼前说赵构有旨意下,要请范琼去大理寺喝茶。

    范琼错愕间被三两下给绑了,堵了嘴巴,送到了大理寺监狱。

    而刘光世则出面安抚范琼的兵马,列数范琼攀附金人胁迫二帝的重罪,承诺只杀范琼,其余人等一律不追究,部众将直接划归为天子禁军。

    范琼手下一听不关自己的事,而且还能涨工资,莫不皆大欢喜。

    范琼下了大理寺监狱,老老实实地把自己的问题一桩桩一件件都交待清楚,最后被赐死,子弟都流放岭南。

    都说出来混是要还的,看来这句话确实没有错。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