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家,爱的港湾 > 第113章 第一份工作

第113章 第一份工作

    “校花是没有追到,我父母把我生成这样,先天条件就不够好,没有何方长得英俊高大,小伙子身高高一点儿,真的很占优势。”

    “唉,这真的没有办法,人生本来就是不公平的,如果每个人都长得像何哥那么英俊高大,就很容易找对象了,刘哥,你羡慕也没用!”伍超然挤兑刘鹏,把大家都逗笑了。

    刘鹏皮厚,也没有和伍超然计较,他干笑几声:“是啊,我羡慕也没用啊,不关是外貌,何方比我长得高大帅气,女孩喜欢他,而且他运气比我好,我真的很羡慕他,同样刚来上海,我俩同时求职,他刚进公司就能碰到魏老板这一个大单,而我一开始部门姚经理只是发给我一本员工手册,就把我打发了。”

    “我也识趣,知道再去问,也没用,我才刚来,在装饰公司也要论资排辈,大单子都给那些资历更早,经验更丰富的室内设计师了,根本就轮不到我。”

    “呵呵,小刘,你不要抱怨,其实任何人的职场道路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万总开口劝慰刘鹏。

    张教授也说:“是啊,你只看到了何方幸运的一面,但是每个人的人生道路都不顺利,何方的父亲得了胃癌,大家都知道了,他父亲为了供他读大学,最多的时间同时打三份工,积劳成疾,为了省钱,有病也拖着,没有去医院看,实在疼得厉害,才去找医生开药,回家吃药,身体一直没有得到休息,才会发展成癌症。”

    “癌症至今在医学上还是一个难题,想要彻底治愈并不容易,所以我们大家都很同情何方,我们自发给他父亲捐款,帮助他父亲治疗。”

    “年轻人刚进入一家公司,不要想着刚开始就能赢得经理的信任,公司不同,情况也会不同,部门和部门之间,同事和同事之间,职场总有职场的规则,你们都是成年人了,以前在学校读书要修学分,进入社会之后没有老师陪伴你们左右了,你们的人生之路要靠你们自己去走了。”

    “社会大学,需要终身学习,社会大学的学分比在大学里修学分还要难,你们还很年轻,才27岁,大学毕业进入职场工作也只有五年的时间,这五年刚刚初步打下基础,任何一个行业,工作十多年,才能对行业有一个深入的认识,对本职工作才能做到得心应手,想要在一个行业做出成就,不花点功夫,静下心,稳扎稳扎二十多年,甚至三十多年,付出精力和时间,潜心专研,刻苦努力,才会有所成就。”

    “社会上有很多成功的例子,很多企业家都年龄很大了,一般要到四十多岁,五十多岁,甚至更大的年龄,才能做出成就。”

    “褚时健种橙子80多岁从人生低谷重新创造了人生的辉煌,得到了社会的承认和尊敬,他就经常说现在的年轻人心浮气躁,静不下心来,太急功近利,急于求成,拔苗助长是不行的,成功不能着急。”

    “这和造房子的道理是一样的,地基一定要打扎实,如果地基不扎实,就急匆匆的往上盖,很快就会失败,就会倒下来。”

    魏老板说:“小刘,你的心情我能理解,我能看得出来,你也是有上进心的,你羡慕小何,其实你是觉得小刘的机遇好,能遇到贵人,在他的职业道路上给予他助力,你也很想得到机会。”

    “如果你很有自己的想法,想要做出一番事业,我也可以给你机会,你和小何的机会是同等的,你如果在现在的公司发展潜力不大,你也可以辞职,到我公司来,跟着我做相框。”

    “不过我们可是传统制造业,我们也面临转型,我们公司的工人都是吃苦耐劳的,来我这里工作,刚开始我不会安排你做中层管理员,会安排你去生产流水线从普通的工人做起,那是非常苦的,踏踏实实干个三年,对生产流水线每一道工序都非常了解、熟悉了,会对你三年的成果进行检验,达标的话,才会安排你去别的岗位工作。”

    “如果不达标,那只能还停留在生产流水线上当一名工人,默默无闻一辈子。”

    “一切都取决于你,人生就是不断的做出选择,在人生的关键节点上,选择如果对了,对你今后的人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江夏漫也说:“是的,我赞同魏老板的观点,我们都是这样成长起来的,我到现在还记得我大学刚毕业的时候,和很多大学毕业生一样,打印了很多份简历,去人才市场找工作。”

    “虽然我是名牌大学毕业生,专业也对口,但是想要找一份自己喜欢,以后有长远发展的工作,并不容易,那个时候我在拥挤在人才市场和很多求职者拥挤在一起。”

    “那个时候我还是一个学生,要从学生这个身份转变成职场人,太不容易了,学生刚进入社会,对社会一无所知,我们就像一张白纸一样,跌跌撞撞,进入职场,也没有人指导我。”

    “幸运的是找了一个月,经过笔试和面试,我终于被一家报社录取了,到现在我依然记得激动的心情。”

    “那是我自己努力的结果,大学毕业季正是夏季,是一年之中最为炎热的季节,以前在学校还有暑假,可是进入社会以后连暑假都没有了。”

    “无论是炎热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天,我都要去上班,那个时候我还是一个穷学生,那家报社离我家很远,还没有地铁站直达车,为了省钱,我每天只能骑着自行车,穿越大半个上海市去那家报社上班。”

    “我还记得报社有一个比我早去三年的一位中年男同事上班的时候当着很多同事的面笑话我。”

    “他穿的也很破,每天早上8:20他都会在车棚里碰到我,他每天骑电瓶车来上班,我每天骑自行车来上班,他就笑话我,我家那么远,为了节省钱,穿越大半个上海来报社上班。”

    “那个时候我刚毕业,我知道为了找这份工作,我多么不容易,我在人才市场投递了上百封简历,经过多轮面试,好不容易才找到这份工作,我多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