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举天子剑 > 第七章 生儿育女乃家国大事也!

第七章 生儿育女乃家国大事也!

    “纣王帝辛这就死了?”姬宸宇感慨一代帝王就此陨落。

    辛酉看不懂眼前的二皇子,纣王帝辛死亡的死亡成就了大周朝的霸业,怎么感觉这二皇子还有点惋惜呢?

    听完故事姬宸宇回过神来,这个世界的历史和自己的所处那个世界的历史似乎有一些偏差,“当今圣上是我父亲吗?”

    “当今圣上乃是周武王的弟弟,名为姬旦,因其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辛酉解释道。

    姬宸宇点点头,对这个父亲没什么印象,最是无情帝王家,为了权利,今日你杀我,明日我杀你,无聊至极。

    姬宸宇对于敢于叛经离道的纣王更感兴趣:“少师,我们再聊聊纣王帝辛吧。你刚才所聊三点,我大周朝该如何破之?”

    辛酉对上天抱拳行礼才说道:“第一点宗教神权,已经基本被周武王破除,周武王每欲行事,都以上天预示为因,师出有名,命大将军姜尚建封神台,立榜封设诸神,将神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同时自称天子。正所谓天子即天之元子,天是人格化的自然界,被认为是宇宙最高的主宰,世间万物都是天地孕育的后代,天为父,所以号“皇天”,地为母,所以叫“后土”。以天之子代行世间,掌管世界的所有一切,所以自大周朝起宗教神权依然衰落,宗教神权现在只是天子维持权利的工具而已。”

    “第二点,王室、大贵族集团要努力贯彻分封制。“天子”将土地分给王室子弟,贵族、功臣或古代帝王的后裔,所封之地称为“诸侯国”“封国”或“藩国”等等,统治封地的君主被称为“诸侯”“藩王”等等。

    为了维护统治,分封制规定,诸侯必须:

    ①服从天子的命令;

    ②诸侯有为天子镇守疆土的义务;

    ③随从作战;

    ④交纳贡赋;

    ⑤朝觐述职的义务。

    还要将分封制再细分下去,削弱王室和贵族集团的权利。

    让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又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卿大夫再将土地和人民分赐给士。卿大夫和士也要向上一级承担作战等义务。这样层层分封下去,形成了贵族统治阶层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那时候的方国其实就是一个较大的村子,国与国之间实行的是联盟制,各个方国的联盟都是脆弱的,随时可能翻脸,所以中央王朝会采取和亲等方式,将自己的子女送到方国中当下一任统治者。

    那时候的方国小的才一千人左右,是抗拒不了中央王朝的安排的,方国中的原有诸侯就会变成卿大夫,所以八百诸侯对商朝都充满了怨气,都想取商朝而代之。

    “二皇子目前没有具体分封,这地已算得上二皇子的方国,若是圣上旨意一到,二皇子就要实行诸侯权利,将此方国的土地再一级一级细分下去。”

    “第三点,则是二皇子的皇位竞争者们,请二皇子一定保护好自己,只有活下去才有成为皇帝的资格。”

    “最后,老臣有个不情之请,望二皇子也能不拘一格降人才,只有发展好了自己的基本盘,才有资格图谋霸业。”

    “无妨,真有人才,还望少师引荐。”姬宸宇了解到这是一个以家族血缘为纽带建立国家的奴隶制时代,提拔底层人才无疑会成为焦点,会被其他人说成叛经离道,好在经历了战火后再重新发展了这么久。

    姬宸宇只需要把自己发现的人才变成士族就行了。在自己的方国里自己就是天,说什么事什么。

    但是这如同联邦制度的方国很不稳定,如果大周朝遇到了强敌,很难说这些方国会不会像背叛商朝一样,来背叛周朝。

    姬宸宇看准的这个位置还是不错的,有良田数万亩,旗下民众有两万之巨,在附近的诸侯国来说,姬宸宇的地盘很大了。

    可是如何扩大自己的地盘,姬宸宇很伤脑筋。“酒池肉林,莫不是在讲纣王帝辛的行军手段?”姬宸宇灵光一闪。

    将肉挂在林子里可能是一种将肉风干的手段,酒池可能是说纣王帝辛能携带酒水,便于长途行军。

    想到这里姬宸宇觉得纣王帝辛能东征东夷的确有手段。

    “少师给本王说说,纣王帝辛的罪状吧!”

    “周武王伐纣时,开列了纣王六条罪状:一是酗酒;二是不用贵戚旧臣;三是登用小人;四是听信妇言;

    五是信有命在天;六是不留心祭祀。”

    “酗酒之罪,士族皆有,好多穷困的方国不是不想酗酒而是喝不起酒,所以它们妒忌纣王;不用贵族旧臣,是因为无人可用,纣王雄心壮志开拓疆土,贵族旧臣只知道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作威作福,早已没了进取之心。纣王不用他们也情有可原;罪三登用小人,这里的小人是指贱民、奴隶和有罪在身的人,所以才会说纣王只看中人的才能不看中出身,但是这一条冒犯了天下士大夫的利益,所以纣王众叛亲离;第四听信妇言,说的是纣王帝辛听信妲己的谗言,可是妲己是苏国国君的女儿是有名的才女,纣王攻打苏国时,苏国国君以自己的女儿和亲才保住了自己的性命,如果说妲己的谏言是谗言,那么所有王宫中的女人都敢说话了。六是不留心祭祀,纣王帝辛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改祭祀流程,将人祀改为三牲,冒犯了神权,可这神真能显灵吗?八百诸侯私下里干的那些龌龊事冒犯天神还少吗?可以说纣王的每一条罪状都不是真正的罪状,这些都是周武王找的借口而已。”

    “唯有第五条,信有命在天,纣王帝辛错了。周武王之所以事事都需要占卜就是为了抢纣王帝辛的天命。纣王帝辛总觉得自己天命在身不会被推翻王朝统治,而周武王就是利用这一点打破了纣王帝辛的信心,一夜破城,自焚而亡,这怎么可能是一代霸主的归宿,老臣斗胆猜测,纣王帝辛被人背叛了,亲人背叛、内忧外困,让纣王帝辛失去了活下去的信念。否则以纣王帝辛之雄姿,朝歌城内还有数万奴隶,就算是伸着脖子让八百诸侯挨着杀,也非一日之功。”

    辛酉侃侃而谈,言语中对周武王充满了佩服,也对纣王的遭遇惋惜,更是感慨命运多舛,朝代更替。

    想那纣王帝辛雄姿霸略能够收复东夷,最终仍旧败于周武王之手。

    “老臣以为这天命即是人望,二皇子应该学周武王养声望,再借天命之说,戏耍方国诸侯,但请二皇子谨记,无论天命还是人望,皆是统治王朝的工具,不可本末倒置,用自己的生命和王朝来赚取天命、赚取声望。”

    辛酉说完一拜再拜,仿佛已经看了姬宸宇君临天下的样子。

    姬宸宇对辛酉说道:“少师,本王欲建立学院为旗下子民开智,也是建立为了可以信任的班底,自己打造人才。二来扩大生产,修养生息,让旗下子民多多生产粮食,希望少师可以多多找些农博士来让田地里的粮食多多的,如果能找到亩产千斤的方法,则我大周朝无忧诶。最后建立医馆,培养医师看病救人,如果以后军中将士受伤,也能保住将士们的性命。”

    辛酉看看姬宸宇看看而谈:“也不要忘记了巫的重要性,凡事名不正则言不顺,借助鬼神之说,更能让民众信服。”

    “巫?巫真沟通鬼神,预测吉凶,看穿未来的本事吗?”姬宸宇不仅问道。

    辛酉笑了笑对姬宸宇在行礼,“沟通鬼神,预测吉凶,看穿未来,巫哪有那些本事,只是活得久看穿了一些事务的本质,不过是会采药救人,判断节气,探查水源的一些粗浅本领罢了,连野狗生病时都知道吃草药,人族万物之灵岂能不会这些本事,正好与二皇子准备开医馆不谋而合,老臣不才,想那神农氏尝百草而救万民的决心,老臣也想效仿一番。老臣乃旧日巫族传人。”

    姬宸宇想不到这少师辛酉竟有如此来历:“少师,我有一个大胆的想法,抓数十条野狗用手段逼迫它们肾虚,然后看它们会吃什么草药,这样不用麻烦少师尝百草了。”

    辛酉被姬宸宇天马行空的想法给惊到:“此举倒是一个方法,但终究有伤天和,恐会被上天责罚。”

    辛酉其实已经在心底暗暗盘算这种事情的可行性了,如果能成功,那么军费就不丑了,都说纣王荒淫无道,其实不然,文王姬昌的百子是怎么来的,还不是那些方国之王宠幸娇妻美妾所生。

    细数无数帝王,唯有文王姬昌有百子之传说,连八百诸侯联军中比纣王荒淫无道的多了去了,若是有固本培元、补气壮血之药,再将此药贩卖于诸侯国之间,恐怕会有百倍千倍的利润。

    姬宸宇被辛酉反驳了也不着急,本就是临时想的,成功了最好,不成功也没关系。“少师,尽管放手去干,本王只要结果。”

    占卜一道已经发展了数千年,已经形成了独特传承,后来是加入天干地支,天时地气的变化等自然事物规律的总结和变化。

    这个时代的人对鬼神之说都十分信服,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尤其是周武王每逢出战必占卜。

    导致这个时候的人出门要占卜,回家要占卜,这些小事要占卜,那大事例如祭祀、战争就更要占卜了,因此巫在方国中的地位极高。

    现代黄历中“宜”、“忌”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三类:修造与生产活动、嫁娶与社会生活、丧葬和神事活动,就是从周朝传播开来的。

    越是年级大的‘巫’,越会被保护,因为这些‘巫’懂得更多,纣王帝辛的儿子送去仙人那里学艺,可以说是纣王将自己的儿子送去学堂上课。

    现如今二皇子姬宸宇竟然想要自己开设学院,将只有‘巫’和贵族才能有的知识传承下去,辛酉是打心底抗拒的,所以他没有正面回答姬宸宇的办法是否可行。

    只是说自己就是‘巫’,也懂得医药之学,来凸显自己的重要性。

    在一个方国之中所有的知识都来自于上一辈的传承,这个时代的知识是很重要的,懂简单计算的人,可以当粮官负责后勤;懂得动物饲养的农博士虽然当不了官,却在方国中有着超然的地位;要是有懂铸造冶炼的人,那就更不得了,他们的地位高于官,几乎等同于‘巫’,因为这个时代的武器和工具才是第一生产力。锋利坚硬的武器能杀死敌人,顺手方便的工具能够让奴隶们的生产效率加倍。

    辛酉主动请缨:“二皇子有囊括寰宇的勇气,老臣愿为占卜一卦,问问前路吉凶。”

    姬宸宇还重来没有见过巫师怎么占卜的,连忙答应“善。”

    因为其他人不知道占卜的具体是什么,所以占卜之地选在了青云宗的大广场上,李公公安排在广场上搭起了篝火。、

    辛酉从驴子身上挂的行囊中,拿出了一个特质的面具罩在了脸上,还在头上插了两根孔雀羽毛。

    只见辛酉拿出早就准备好的龟甲,在上面歪歪扭扭的刻上了一些纹路,还滴上了几滴自己的血液,再将龟甲放在篝火之中炙烤。

    龟甲在篝火中烤着,木柴发出燃烧的声音,辛酉围绕着篝火跳起了古朴的舞蹈,辛酉嘴里还发出了空灵的语调,陈青云告诉姬宸宇这是祭祀乞求之舞,嘴里念的是祈愿之词,想要祈祷上苍给于暗示。

    青云宗的其他弟子早就被赶得远远地,他们好奇的盯着着一幕,想要靠近又害怕冲撞了鬼神。

    姬宸宇饶有兴致的看着辛酉的舞蹈,这个世界没有仙佛,还能通过这种方式沟通鬼神吗?要是真的能沟通,那么也就意味着自己能修仙了,横竖都是不亏,且看少师辛酉表演。

    辛酉的歌舞没持续多久,姬宸宇估摸着时间也就一刻钟多一点。

    ‘巫’的占卜是根据龟壳上被烧裂的纹路和先前刻上的纹路来求结果,但是着纹路弯弯曲曲,毫无规则。不是专业的‘巫’是分辨不出纹路到底是代表凶还是吉。

    利用龟壳占卜太过玄妙,乌龟的品种又有好多种,怎么来证明什么样的龟壳才更能沟通鬼神呢?所以发展到后世就开始用铜钱来占卜了。

    一来后世的铜钱更容易获得,二来钱可通神,用钱来沟通鬼神也能跟百姓解释的通。

    姬宸宇更倾向于是‘巫’用这种方式调动士气,方便‘巫’指挥其他人根据占卜的结果行动。

    向一个人解释事物是怎么产生的需要阐述很久,但是你只要告诉他喝水可以解渴,摸火会被烫伤就很容易。

    占卜无非是先有结果,再有行动,不需要向方国中的每一个人解释为什么会生成这种结果。

    退一万步说,就算是占卜错了,也可以说是国君德行不行,惹怒了上天,让上天强行改变了占卜的结果,错的不是‘巫’,错的是方国中的国君。

    辛酉用木棍扒出龟甲,也顾不得现在的龟甲滚烫,一瓢清水淋下,龟甲开裂,辛酉趴下借着光火研究起了龟甲的裂缝。

    只见那辛酉头越来越低,整个脸都快要贴在龟甲上了。

    众人不敢打扰,都保持安静,只听见篝火燃烧的声音。

    好半天,辛酉的笑声才从篝火中传出:“哈哈哈哈~~~~!!大吉,二皇子大吉啊!”

    既然占卜已成,陈青云安排弟子们去熄灭篝火,辛酉挥手阻止。又念念有词的围着篝火转了半天,大喝一声:“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雨来。”

    说完头也不回的拉着二皇子用餐去了。

    青云宗众弟子被辛酉的状若魔神的姿态所慑,守在篝火变却一直没有灭火。

    有弟子见众人一动不动跟着魔了一样。

    “装神弄鬼,要求雨还得是我道门,一个小小的‘巫’有什么本事?”话音刚落狂风呼啸,把篝火吹得到处都是,众弟子怕引起火灾赶紧灭火。

    突然,雨水一滴一滴的从天而降,不到片刻变成了倾盆大雨,篝火被熄灭,众弟子的衣裳被打湿。

    ‘巫’真有如此神奇?将一切尽收眼底的李公公不由得疑问起来。

    姬宸宇回到了自己的行宫,说来好笑出来这么久,为什么宫中没有下达分封的旨意,原来责任在于自己。

    在这个蛮荒年代,生育能力是能不能继承贵族之位的重要特征,只有让妃子怀孕了,证明自己有生育能力才能成为继承人。

    在这个蛮荒年代子嗣的多寡也是德行考量的重要标准之一,只有让妃子们多多怀孕,才能向自己的臣民证明大王的身体健康。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拥有子嗣比让臣民过上好日子更为重要。

    古代对于子嗣的养育基本都是放养状态,除了母乳引用的就是生水,婴儿很容易夭折。所以拥有生育能力多生子女,是成为大王的基本条件之一。

    连子女都只有几个,你还敢说自己的德行好,上天都不给你子女,你还好意思当大王,你看看纣王帝辛才几个孩子,再看看我大周朝周文王拥有百子,就这么简单一对比,你说说老天爷更宠爱谁?

    生儿育女乃家国大事也!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