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群聊:我靠史料发家致富 > 第二十三章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第二十三章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春秋战国时期,毕竟是诸国林立,不管是对于各国,还是诸学派,选择都会多一些。而汉朝时天下已经一统,对于百家来说,可以选择的对象,从多个变成了一个!”

    大燕皇帝周峰说着自己的看法!多国并立和大一统,两个不同的时局,所造成的局面肯定是不相同的,因此,百家学说,也会有各自的变化,来适应这种时局的变化!

    “君权神授,这对于中央集权,确实有很大的好处!但是儒家得到的似乎也不少啊!”

    卫国国君李康思索着罢黜百家之后的汉王朝和儒家,发现这就是两赢的局面,固然汉王朝得到了中央集权,而儒家似乎也得到了更多不是?

    “那岂不是说,即便是汉王朝没了,儒家依旧在?”大魏太子安逸率先疑惑道。

    经李康这么一说,大家也都反应过来,各自思索,安逸所说,其他皇帝们也都有想到。

    越是这样,越觉得就是李康所说那般,汉王朝进一步稳固了政权,但儒家得到的也不少!

    “还真别说,有些相辅相成的味道,这董仲舒也是个大才,竟然想到了将皇权与神权绑定,将皇权与儒家绑定!合则两利啊!”

    最终大翊皇帝刘信感慨赞道!对于董仲舒的这个儒家,刘信也是越发的重视,光是到现在所知道的,就让刘信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李鸿运见群里的金主们没有人再发言,接着讲道:

    “单单军事方面来说,为了对抗强大的匈奴,中央集权是必然的选择,而显然黄老之学已经有些不合时宜,汉武帝为了自己的战略,放弃汉初的黄老之学,也算是说的过去!

    而休养生息国策的改变,可以说是让大汉朝这辆马车,在武帝朝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转弯,从无为而治,休养生息,转到了南征北战,穷兵黩武!

    从结果倒推,想要做到南征北战三十年,中央集权就非常的重要,于是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又十分的重要!

    因为此刻被董仲舒改良过后的儒家,对于皇权的维护,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算是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汉王朝自身的统治!”

    “看来讲来讲去,还是一个中央集权,之前的削藩是为了中央集权,而现在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也是为了中央集权!”

    卫国国君李康揉了揉眼睛,知道了这些手段的目的后,李康对于中央集权也有了更深一层次的认知!

    “这是君主专制的天性使然!这在韩非子的论述中就有讲过。”

    “韩非子作为法家的集大成者,两千年专制统治的总设计师,将专制统治中的君主描述的已经很清楚!把权力集中到君主手中,让君主具备绝对的权威!”

    见到李康对中央集权的感慨,李鸿运说出了其中的因缘,在华夏历史上,早在专制统治设计阶段,就已经将中央集权的要害说清楚!

    看到李鸿运的这一句话,群聊中的皇帝们,对于之前会议中《韩非子》的选择很是庆幸!

    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

    两千年专制统治的总设计师!

    看看李鸿运的这些用词吧!他对韩非子夸的越高,就越证明这群皇帝们,《韩非子》这本书买的对!

    “而儒家本身就注重君臣礼仪,上下尊卑,经过董仲舒这么一改,无敌了!”

    “和皇权、对中央集权的匹配度太高,所以自汉武帝以来,两千年皇朝都是采用儒家的治国理念,当然了,儒家自己也在不断地进化!”

    “或者说退化也行,在某种意义上!反正我觉得,让孔老夫子看到后期儒家的模样,估计得气的吐血!”

    李鸿运想到了宋之后的儒家,禁不住又是一番吐槽!

    “天人感应,君权神授!若是在我大翊王朝推行这样的思想,那我大翊王朝怕是能续命不少年!”

    大翊皇帝刘信心中,不断地推演着这些策略的可行性,在大翊王朝,君权神授虽然有,但是并没有像汉武帝这般,贯彻的这么彻底!

    “确实如此!不过李小子,你对董仲舒的介绍中,一直说的都是公羊儒,这是怎么一回事?”

    卫国国君李康点了点头,而后又问向了李鸿运!

    经李康这么一提,大家也都翻了翻聊天记录,看到了“公羊儒”的字样!

    “公羊儒,或者说公羊学派,是儒家专门研究和传承《春秋公羊传》的一个学派。”李康回复说道,

    “而《春秋公羊传》是《春秋三传》之一,除了公羊传之外,还有《春秋左氏传》和《春秋谷梁传》,这三本书都是对儒家的创始人——孔子所著的作品《春秋》的注释!”

    “《春秋》的注释?”

    此时的皇帝们自然是都想到了书架上面的《春秋》,看这样子,似乎这《春秋》买对了啊!

    “对,就是春秋的注释,孔老夫子写书,讲究一个微言大义,也就是言简意深。

    若是没有注释,就难以理解,因此便有了春秋三传。

    除了这春秋三传之外,其实还有邹氏和夹氏两家,但是后两者在汉朝的时候已经失传。

    所以在汉朝以后,世人想要研读春秋,就必须依靠着春秋三传!”李鸿运将《春秋》和《春秋三传》的区别说了出来!

    “那这公羊儒,就是学习《春秋公羊传》的儒生了?”大夏齐王林远问道。

    “那这还是要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说起!”

    看到要讲公羊儒,李鸿运顿时就来了精神,思索一番,心中打了一个腹稿,而后继续发消息!

    “汉武帝选择了儒家治国,于是设立了五经博士,教授弟子!五经博士分别与儒家的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一一对应,每经设立一博士,让这些博士传授各自的家学!”

    “而这董仲舒正在汉景帝的时候就任博士,讲授《春秋》。”

    “到了汉武帝时候,武帝下诏求治国之策,董仲舒上书《举贤良对策》,主张教化民众,为贤是举,提出天人感应,大一统之说,并说只要不是孔子的学说,全部都绝其道,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