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群聊:我靠史料发家致富 > 第三十三章 古代华夏的基本制度

第三十三章 古代华夏的基本制度

    “受教了!”

    在李鸿运分析完这些策略的利弊之后,杨旗一脸严肃的说道。

    “若不是有你的讲述,让朕自己去想,怎么也想不出这么一整套的国策!”

    “没事没事!我也只是将所知道的历史,讲述了一遍,也算是借花献佛!”

    李鸿运默默的将红包一收,而后谦虚说道。

    至于说红包?

    作为此次聊天话题的发起者和最大受益人,杨旗自然是少不了打赏!

    而在杨旗发完红包之后,其他一众皇帝们,也都纷纷打赏了起来!

    “这些皇帝们都是讲究人啊!”

    当看到后面发的红包,都没有杨旗发的多之后,李鸿运当即也反应过来,看来这人情世故到哪都是一样的!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就是百代都行秦政法!”

    “从秦始皇废分封、行郡县,建立中央集权制以来,华夏历代有为君主们,无不为完善中央集权制而殚精竭虑,可以说在我华夏古代所有的改革,都是围绕着集权这一基本国策而展开!”

    “集权……”大靖王朝钟天若有所思,口中轻念道。

    “汉景帝削藩,是为了集权,汉武帝实行推恩令,也是为了集权,甚至于桑弘羊的经济改革,其中也有集权的目的;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的大一统,同样有助于政治统一,有助于中央集权!”

    卫国国君李康,想着之前李鸿运所讲述的每一个改革措施,不禁万千感慨,这一切还真就是围绕着中央集权而展开!

    “郡县制、盐铁专营、加上独尊儒术来统一思想,光是这些,就足够寡人用一生,去施行和体悟了!”

    对于李康的言语,群聊中的一众皇帝们,皆是点头以示赞同。

    “哦?”

    而李鸿运,在看到李康将这郡县制、专营制和尊儒制相提并论时,竟然还有些意外,

    倒也不是因为别的,而是这三项制度,正是华夏古代的四大基本制度。

    想到这点的李鸿运哪里还能够忍住,直接开口道:

    “若是将这三样放一起的话,还差一个东西,就能称得上华夏千百年来的四大基本制度了!”

    “四大基本制度?”大魏太子安逸开口疑问。

    “那除了卫君所说的这三样,剩下的那一个是什么呢?”

    大翊皇帝刘信眼睛微眯,开口问道。

    “最后一个就是选官制度喽!”李鸿运也没有遮掩,直接开口说道。

    而众皇帝们在听到答案之后,也是一脸的恍然,身为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他们当然知道官员选拔对于王朝的重要性。

    “我还以为是军事方面的制度呢!却没想到是与官员的选拔相关!”大燕皇帝周峰本来心中所猜测的是和兵制相关,在看到选官制度之后,心中一对比,便觉得后者更为重要!或者说,后者的概括性更强!

    “我倒是好奇,您们各自的王朝,现在选拔官员,都是采取什么样的手段?”

    李鸿运先是朝着群中的皇帝们问道。

    “官员选拔?朕这里乱了快千年了!那有什么选不选官的?投身行伍,军功授爵!除此之外,就是征辟人才了,只要有真才实学,也可以任命为官员。”

    杨旗率先将自己这边的选官方式为说了出来,但是杨旗所在的世界,过去都是处于乱世状态,这样的情况,李鸿运倒也理解!转而继续问向其他人:

    “那剩下的人,你们呢?”

    “寡人这里的选官方法也很简单,大都是从贵族中挑选,让他们经过教育之后,再任命为官员!”

    卫国国君李康对于自己国度的情况,自然是也很清楚。

    “明白了!世卿世禄制嘛,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李鸿运听完,便知道了这种制度在华夏中的名字,开口说道。

    “世卿世禄?大致就是这个情况吧!”

    李康听完李鸿运的叙述后,感觉这一个词语还是挺形象的!至于对于这种制度的称谓,李康之前都是以宗法制一言而概之!

    “在大燕想要为官,可以从军功授爵的人中,挑选授予官职。要不就是给一些名士授予官职,剩下的跟卫君的差不多!”

    大燕皇帝周峰将自己王朝的情况也说了出来。

    “哦!你这倒和历史上战国后期到大秦,有些类似啊!”

    “征辟四方名士人才,为我所用!下边的大臣也可以向朕保举人才,特殊情况也可以颁布求贤令,广纳四方人才!”大靖王朝的钟天干脆利索道。

    “征辟加上保举?也算是半个察举制加征辟制,类似于西汉时期了!”

    在钟天说完之后,李鸿运同样点评说道。

    “朕这里同样是以军功为重,底层想要获得官职,怕是很难!”

    大翊皇帝刘信似是猜到了李鸿运所想要知道的内容,摇头说道。

    而经过刘信这么一说,其他皇帝们也都猛然间反应过来,意识到了李鸿运问这个问题的关键所在。

    “我大魏实行的是察举制和征辟制,下面的官员都有举荐人才的权力!”大魏太子安逸想了一下后,开口说道。

    “我们大夏朝倒是和燕帝的情况类似!”大夏齐王林远最后发言说道。

    听完众人的发言,李鸿运将之与历史上的朝代一一对应,但最多也就达到了汉朝的察举制和征辟制。

    “我们华夏古代最为成熟的选官制度是科举制,不过光是科举制就经过了千年的演化。

    在科举制之前,魏晋南北朝时期,施行的是九品中正制;

    再往前的汉朝是征辟制和察举制。

    再往前就和你们所说的有些类似,像什么世卿世禄制、保举制等等!”

    “郡县制强中央弱地方,尊儒制统一全国思想,专营制度把控国家经济命脉,最后科举制,给底层人士留了一条通天之路!这些加起来,就构成了华夏古代的四大基本制度!在这四项基本制度的稳固之下,华夏的集权统治才能日益完善,最终成为最为成功的集权国家!”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