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群聊:我靠史料发家致富 > 第六十六章 步步为营的万历新政

第六十六章 步步为营的万历新政

    看到群聊中皇帝们对于一条鞭法的分析,李鸿运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

    免除徭役?

    想啥呢!

    只见李鸿运接着说道:

    “一条鞭法是将赋役合并,同时将部分丁役负担摊入田亩。

    光从徭役来说,百姓并不是免除徭役,而是可以交钱来代替徭役,因此,朝廷雇佣役员的费用,还是出在百姓的身上!

    不过以税银代替徭役,这一点就已经算是功德无量。

    但是一条鞭法还有一个重点是后面的那句,摊丁入亩!

    摊丁入亩,除了徭役之外还影响着人头税,这才是大头,将这一部分税收,摊到了田亩之中,也就让地多的人交更多的税,而地少甚至没有地的人,也没有了人头税的负担。

    虽然在一条鞭法当中,并没有完全的实现摊丁入亩,但是也是有一定的效果。”

    “摊丁入亩……”

    大翊皇帝刘信思索着这个新名词。

    “这样一来,已不是比之前想象的还要严重?把人头税都取消了,那地税怕是要增加许多,这对于地方豪强……

    卫国国君李康一时之间也有些不敢想,这样的政策,若是在卫国推行,怕是用不了几个月,卫国就可能不在了!

    “前面你们所说的有一点是没错的,就是丈量土地!在推行一条鞭法之前,张居正就下令清丈全国的土地,清查那些隐田漏税的,更是限时三年来完成。

    从万历六年开始清丈土地,到万历九年,整个大明王朝掌握的田亩达到了七百多万顷,比弘治时期征税的田亩,增加了三百万顷!

    一直到清丈完土地田亩之后,张居正的一条鞭法,才开始在全国范围内通行!”

    “三百万顷?这么说的话,岂不是有一半的田地都收不上税?这大明是已经烂到根子了吧!”

    之前知道大明已经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但是张居正清丈土地之后的结果,还是让群聊中的皇帝们感到了震撼!虽然不知道顷是一个什么样的单位,但是三百和七百之间的差额,皇帝们还是能够算出来的。

    一個王朝,近乎一半的土地,都收不上税收,这该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情!

    而更可怕的是,对这个几乎已经烂到根子里的王朝进行改革,会面临什么样的重重阻碍!

    也难怪,在嘉靖朝时期,一条鞭法不能够推行,这几乎可以说是和全天下的地主,都站在了对立面!

    这样的场景,群聊中的皇帝们,是想都不敢想!

    “除此之外,一条鞭法还规定,除了米麦等粮食之外,其他的所有实物,都改为用白银来纳税!并且赋役征收由地方官吏直接办理,废除了原来通过粮长、里长办理征解赋役的办法。

    正所谓,计亩征银,官收官解,不按实物征收,省去了运输和储藏等各种各样的费用,地方官吏直接征收,也免去了地方保甲人员的侵蚀和贪污,让征税的方法更加完善!”

    “先是整顿吏治,稳定边关,然后清丈天下土地,若是没有整顿吏治,这天下田亩想要在三年之内清丈完毕,怕是不太可能!而边关不稳,想要一心处理内政,怕也是难度重重,清丈完土地之后,再全面推行一条鞭法!一环接着一环,稳扎稳打,步步为营!这张居正治国还真有一套。”

    大靖王朝的皇帝钟天,作为一个马上皇帝,对于军事也是相当了解,而在看完《孙子兵法》之后收益良多,看着张居正治国,倒是和打仗的思路有些相像。

    “不说其对大明做出的革新,单就张居正治国的思路,就值得寡人好好学习!”

    卫国国君李康也是连连夸赞,对明朝当时的情况了解的越多,才更能理解这场改革的不易。

    “治国理政,肯定要涉及方方面面,张居正的新政也一样,不仅仅只是在军事、政治、财赋方面做出改革,其他方面,比如说科举制度,也都有革新,但是其最主要的成就,就是考成法和一条鞭法的推行!

    前者,让大明王朝有了一支能干的官僚队伍,而后者给大明带来大量的税收,改变了以往连年亏空的局面!”

    “张居正大才啊!朕倒是想要这样的能臣,来帮助朕治理天下!”

    大燕皇帝周峰感慨说道。

    “那你不怕张居正把你权力架空了?”

    大翊皇帝刘信打趣道。

    “看这张居正,可是一个聪明人,朕也不是万历皇帝,按照李鸿运所说,隆庆帝若是在,说不定就是另外一副画面了!这谁又说得准呢?”

    燕帝周峰对自己倒是挺有信心。

    “那之后呢?若是按照张居正的政策推行下去,不至于只让明朝续命几十年吧?”

    卫国国君李康开口问道。

    “后面的故事你们也知道啊!张居正在万历十年的时候去世,没过多久,万历皇帝就开始了著名的三十年不上朝,不仅如此,张居正的改革,也被废的废,削的削。

    像考成法,张居正去世之后,万历皇帝对张居正进行了清算,顺带着把除了一条鞭法之外的其他政策,都霍霍了一遍,考成法没了,万历又三十年不理朝政,朝廷内部又开始上演争权夺利的大戏。

    明朝在经历了隆庆六年,加上万历前十年的革新,国力已经大大回升,但是在张居正之后,明朝就又开始走起了下坡路,万历年间著名的三大征,也是靠着张居正的新政,让大明国力增强才打赢,若不然的话,这三场大战若是败了,也就不可能有后面的几十年了!”

    “不是——张居正这些利国利民的改革,就这么全都被废除了?”

    在看到张居正的改革,最终落得这样一个结果,卫国国君李康觉得十分可惜。

    “果然是考成法,这样的制度,也只有张居正才能够推行下去,在张居正死后,万历皇帝也长大,新政的继任者,做不到张居正那般,也并不让人觉得意外。”

    大翊皇帝刘信感叹说道。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