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群聊:我靠史料发家致富 > 第八十三章 诸侯称王

第八十三章 诸侯称王

    “原来商鞅的名字是这么来的啊!”

    卫国国君李康,看到商鞅这个名字的由来之后,感到很是惊讶!

    “这么说的话,商鞅本身,也是靠着二十等军功爵制,才获得的封地!”

    大翊皇帝刘信则是想到了二十等军功爵制,之前的他可不知道商鞅也立有军功啊。

    而群聊之中,最受震撼的当属蓝岳,在听秦国故事的时候,蓝岳心中是满满的自信,而当李鸿运讲到魏国,蓝岳只感觉到一身的冷汗。

    “先生!这魏国地处战国中央,四方皆是强邻,莫说是李悝变法不彻底,即便是李悝按照商鞅那般变法,并且获得成功,就凭借魏国的位置,怕也是难以撑到最后。”

    将群聊中的一切都告诉张信之后,蓝岳长长地吐了一口气后说道。

    “反过来也可以这么想,若是将魏国换到秦国的位置,即便只是李悝变法,凭借先发优势,也一定能够将霸权支撑更久,然后伺机而动!”

    张信同样猜想说道。

    至于二人所说到底有几分可能,这些都已经不重要,因为拥有和秦国一般地理优势的国家是乾国,

    而即便变法的国家,也是乾国!

    只不过现在的君臣二人,已经都能够以更平和的心态,去看待商鞅变法!

    而在群聊中,皇帝们对于魏国的结局,也是感慨万千。

    “若是魏武侯时期不发动那么多战争,少树一些敌人,是不是会好点?”大魏太子安逸开口说道。

    同为魏国,安逸对于这个华夏世界中的魏国,充满了惋惜。

    作为战国时期率先通过变法,而强大起来的国家,就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就失去了一统的可能。

    “不行的,即便魏武侯不发动那么多的战争,魏国的地理位置,也会倒逼着魏国四方作战的!即便是魏国能够和一方结盟,但是最终也会被逼退回去!哪怕是盟友,也未必会乐意看到魏国侵吞其他大国的!”

    大靖王朝的钟天摇了摇头,对安逸这样的说法予以否认。

    “魏国的位置,一旦有吞并他国的趋势,就会受到其他国家的联合攻击!”

    大燕皇帝周峰看着魏国的地理位置,也是直摇头。

    “那最终魏国是怎样解决四面受敌的困境呢?”

    一直在群聊中潜水的大楚皇帝杨旗,开口问道。

    而其他皇帝们看到后,也纷纷等着李鸿运讲述。

    “商鞅封君三年后,秦孝公去世,商鞅在死前曾试图逃到魏国,但是魏国并不接纳商鞅,最终商鞅被五马分尸。”

    “那魏国怎么办呢?”

    李鸿运的这一句,并没有皇帝们想要知道的内容。

    “魏国想要解围,肯定也只能是拉拢或者投靠一方,商鞅死前两年,魏惠王采取相国惠施的策略,以魏合于齐、楚以安兵,也就是交好于齐国和楚国,从而遏制秦国的东扩。

    于是便率领韩国等国的国君,前去齐国的领土拜见齐国国君,并且尊齐国国君田因齐为王,也就是齐威王!

    而齐威王不敢独自称王,或者说作为回报也好,齐威王也承认魏的王号,也就是魏惠王!

    华夏历史称之为徐州相王!

    而也就是在徐州相王之后,战国诸侯开始正式打出王号,这对于当时的周天子来说,就是一场噩梦了!”

    “这里又有周天子什么事情?”

    大魏太子安逸开口问道。

    “周王朝的天子,实际上的名号也是王爵,七大战国当中除了楚国之外,其他的爵位都是受周天子加封的!

    而且在周礼和分封制中,只有周天子这一个王!齐、魏国君称王,就是否定周天子独尊的共主地位,这样一来,周天子不仅在实力上不如诸侯,而且在名号上也和诸侯王一致了。

    原本春秋的时候,还有‘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样的观念,但是在齐、魏国君称王之后,这样的一个在春秋时期尚且可以遵守的观念,也随之消失!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还不一样,那个汉天子是汉朝皇帝,而周天子是周王!”

    李鸿运当即便给安逸讲述了其中的逻辑。

    “齐、魏相王之后,也就相当于是结成了同盟!只要有人以此为借口攻击任何一方,另一方就得上前帮忙,因为帮对方就是在帮自己!这個惠施是个大才!”

    大翊皇帝刘信则是对于提出这个策略的惠施大魏赞叹!

    “是的!魏惠王放低姿态,投身齐国,与之结盟,这是赵国和楚国最不能容忍的!因为齐、魏两国若是合力,不论是对于北部的赵国,还是南方的楚国来说,都不是好事。

    在魏惠王称王的第二年,赵肃侯便派兵围住了魏国的黄城,并且在漳水、滏水之间筑了长城,以防止齐、魏两国的进攻。

    而楚威王在徐州相王之后,亲自率领大军,兵围徐州,并打败了齐国的军队!”

    “等等——你说楚威王?这个楚国是从什么时候称王了?”

    大楚皇帝杨旗对于自己的国号,不可谓不熟悉,听到楚威王的名字后,当即问道。

    “额……这个怎么说呢,楚国的王是在春秋时代就已经有的,而且是自己封的,根本就没有得到周天子的承认,也不被当时的诸侯承认,还包括吴王、越王之类的,这些都不是大周王朝的核心地带,那个时候在其他诸侯们看来,这些自称为王的,都是蛮夷之辈!所以说楚威王的王,和齐威王以及魏惠王的王,所代表的意义是不同的!”

    然后李鸿运又费了一番口舌,解释了春秋时,楚国在诸侯国中的地位,然后就又接着说道:

    “而秦国,在徐州相王侯也没有闲着,连续四年时间,不断攻打魏国,夺取了魏国大量的领土。

    当然,其中也包括了在魏文侯、魏武侯时代被魏国夺走的领土!

    接下来就是楚国又来找魏国的麻烦,而秦国又帮助魏国打败了楚国,换取魏国对秦国已有领土的承认!

    秦国的实力也在这段时候爆发出来,无论是与魏国作战,还是与楚国作战,秦军都爆发出了相当强的战斗力。

    后来苏秦帮助魏国合纵以抗秦,而张仪以连横相对,这个时候无论是从国力上来讲,还是时势的需要,秦国也已经有了称王的必要!

    因此在公元前325年,秦国国君嬴驷自称为王,秦国也是由此开始称王!”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