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人在西游:从熬战之法开始娶妻 > 第8章:乌巢禅师“传”心经

第8章:乌巢禅师“传”心经

    【熬战之法:中品(7/100)】

    【化空妙法:下品(1/100)】

    【九齿钉耙:未觉醒(15/100)】

    【词条:天道酬勤(金),一窍通百窍(橙),延年益寿(蓝)】

    【法宝:黄金屋】

    【可用点数:37】

    考虑到取经途中双修难度骤增,朱悟能直接花了十九点将熬战之法升到中品,提升了每月双修获得的点数,又得了十点的奖励返还,和天道酬勤积压的七点品级进度。

    自此又能通过锻炼来加强肉身,一拳打爆高山的梦想不远了!

    而得到大师兄七十二变传授后,系统直接将其与三十六变融合,统一为化空妙法。

    品级不变,进度不变,也算是福利了。

    并且两相融合之后,之前渡风火劫时的仿佛不存于此界的神通也有了进步,从最多维持三息来到了十息。

    状态十分诡异,神鬼莫测。

    将此法凝聚手掌,便能神不知鬼不觉的巧取豪夺。

    朱悟能将其称之为妙手空空,比全身施法灵便的多。

    至于九齿钉耙依旧随着道果凝实增加觉醒进度,急不得。

    却是黄金屋生出了许多变化,不光每一个房间越来越像洞府,甚至有专属的令牌供洞府主人支配。

    越来越像酒店加房卡,搞得黄金屋主人一阵心虚。

    而且在黄金屋外围正萦绕着一圈浓雾,似乎要变化出更多的建筑,与黄金屋互为犄角。

    朱悟能理清渡劫收获,正听见白龙马上的唐僧问话。

    “悟能啊,为师答应了你不剃度,你也要遵守为师的八条戒律,莫要做那恋家的勾当才是。”

    见着唐僧语重心长的神色,朱悟能左肩担着行李,右手竖在胸前,神态恭敬。

    “师父放心,弟子省得。”

    原来朱悟能在高老庄时就忽悠起了唐僧,说什么取经好比修行,犯了戒律就仿照高老儿定下的八条给自己脑袋剃上一刀,既除烦恼,又有警示。

    须知癞痢头可比光头难看多了。

    唐僧一想也是这么个理,还称赞朱悟能有慧根。

    只是又给他起了个八戒的别名,时不时和悟能穿插称呼,以作警醒。

    “八戒,万一你不注意间有个差池,弄个癞痢头,到时和尚误了做,媳妇也嫌弃,岂不是两下里都耽搁了?”

    悟空扛着铁棒走在前面,笑嘻嘻得回头打趣,挤眉弄眼。

    朱悟能淡笑,紧了紧担子,理了理头发,丝毫不在意。

    “大师兄放心,耽搁不了。”

    “悟空,你看八戒也是妖怪出身,你常自诩神通广大许多变化,为何依旧是個猢狲模样,一路上冲撞人家,多有不便,不如……”

    自从高老庄龙王归位的戏码落下帷幕,朱悟能就散去了猪鼻,回归能和唐僧抗衡的相貌。

    然而唐僧还未说完,悟空就连忙摆手,捂住耳朵,到前面开路去了。

    “师父莫怪,大师兄天生猴属,不愿变成人貌也是情有可原。弟子成仙前就是人族,所以一直执着于回归本来样貌,要论起佛法里的色即是空,大师兄造诣还要比弟子深厚呐。”

    根据西游故事,朱悟能揣摩出来几分心得。

    大师兄耳根子软,喜欢受人吹捧,师父爱与人辩法,参禅论道难求知音。

    以他前世健身博主锻炼出来的业务能力,调剂师徒关系那还不是手到擒来,游刃有余。

    果然,唐僧一听见色即是空就打开了话匣子,在白马上左右无事,便起了教徒弟的心思。

    朱悟能虽然没有过多涉猎佛经,但学习能力强啊。

    尤其是倾听者的身份扮演的很好,让唐僧越教越有劲。

    当然,若是真的二师兄来,恐怕听着听着就睡着了。

    但朱悟能见可以对佛家深入了解,还有师父这个高僧将内里晦涩讲清楚,欢喜还来不及,怎么会睡得着?

    知己知彼,方能胸有成竹。

    才有机会破了取经大局!

    是的,随着实力越来越强,仅仅得个正果已经满足不了朱悟能了。

    因为他想过,自己此时能瞒得过师父,难道在灵山还能瞒得过佛祖?

    我佛如来的他心通能抵挡得了?

    所以躺平相当于等死,为了自己的兰儿和未来的娇妻。

    这个局,是不能不破!

    “完了,怎么感觉自己越来越渣了,找借口不是渣男通病么?”

    朱悟能暗呼罪过,静心听讲。

    唐僧师徒一路西行,如此安稳过了月余,等过了乌斯藏界,便有一座高山拦路。

    “悟空八戒,你们可知前方何地?”

    朱悟能当先开口。

    “师傅莫慌,前方乃是浮屠山,里面有个乌巢禅师,有些道行,你与他论论佛法便知晓了。”

    与西游故事不同,这里的乌巢禅师并没有去找过朱悟能,也没有劝他随之修行。

    仿佛被福陵山众多妖气给吓住,杳无音信。

    但《多心经》在原本里就说清楚了,朱悟能念来也就起个稳定心神的作用,别无神异。

    所以连高翠兰也得以知晓,时常默念,防止修炼时杂念丛生。

    “倒要请教请教!”

    唐僧大喜,纵马加鞭的步子也轻快了许多。

    不多时,就到了山上,赏遍幽雅祥瑞之景,心花怒放。

    “贫僧唐三藏,久闻乌巢禅师之名,特来拜谒!”

    唐僧下马奉拜,却被离了树上巢穴的老禅师扶起。

    “圣僧请起,有失远迎,你是如何得知吾名?”

    朱悟能上前做了个揖,恭恭敬敬答话。

    “老禅师,弟子曾在福陵山有些家业,手下的小妖提到过浮屠山有个乌巢禅师,佛法高妙,令人叹为观止。”

    老禅师这才恍然,欢喜不已。

    “之前我曾路过福陵山,见那里人妖共存,规矩井然,你夫妻恩爱,我便不忍拆散了好事,如今你随圣僧修行,胜吾许多矣。”

    闻言朱悟能心中悚惧,这老禅师当真莫测高深,自己就是忌惮他才没贸然来访过,没想到他把自家看了个通透自己却丝毫不知。

    定是灵山来人,就是如来也说不准!

    还好出于谨慎,这一个月都没和兰儿双修过,不然让其看出端倪,岂不是功亏一篑?

    暗暗运转化空妙法,再看老禅师时并不能琢磨出什么,一旁的悟空眼里神光渐熄,唐僧却又开口了。

    “老禅师,请问西天大雷音寺可远?”

    “远,远呐……”

    乌巢禅师将路途艰险说得万难到达,将唐僧唬得神散,随即传授起了那部《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唐僧佛法精深,记得快,又扯住老禅师,定要将路上凶险问个清楚明白。

    乌巢禅师笑着留下了近乎预言的诗句,就要化作金光而去。

    唐僧记得清楚,不知其意,朱悟能明白诗意,却沉浸在禅师亲授心经的意境中,不可自拔。

    唯有孙悟空心中大怒,举铁棒往上乱捣,却有万朵莲花与千层祥雾护住禅师,不伤分毫。

    “悟空,你怎么如此无礼?”

    孙悟空见无可奈何,便收了铁棒,忿忿不平,阴阳怪气。

    “师父,他骂我兄弟两个一场便去了,这是在点我们呐,路上不尽心尽力,没好果子吃!”

    “师兄息怒,禅师可是有大礼送给你我呢。”

    朱悟能满脸自信,业已悟透心经真意,神秘的笑容让悟空心中一动,瞥了眼上空,便使个隔音法术,笼罩在两人周围。

    “师弟快快说来,别卖关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