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今朝往 > 第16章 润雨节之际,凶案骤发

第16章 润雨节之际,凶案骤发

    楚维山并没有直视那名可疑的伙计,而是将视线投向了别处,似乎在随意打量着周围的环境。但实际上,那伙计的一举一动并未能逃过他的眼帘。

    这伙计年约二十来岁,面庞并不出众,举止带有些许猥琐。他的双眼不断游移,如同被惊扰的鼠儿一般,四处探寻,却又每每在院墙边的一处不显眼角落停驻。

    此处并不见有何特别,既无繁花似锦,也无奇特之物,乃是个再普通不过的角落。

    然而,楚维山细心观察下,发现这伙计的目光似乎总是不由自主地凝在此处。

    楚维山心中生疑,便暗暗对这个角落多加留心。他猜想,或许那里隐藏着什么线索,或者与这个伙计有着某种不为人知的关联。

    此人行径如此,恐怕与案件的真相紧紧相扣。

    于是他轻推旁边朱啸宇的肩膀,示意其向那名神情有异的伙计询问。

    “老朱,过去问那小子姓名。”楚维山的目光微妙地指着那伙息。

    朱啸宇虽心中有所疑问,却未多言,遵循楚维山的指示,握着铁链,大步向那伙计走去。铁链的碰撞声引起伙计的注意,当捕快的身影映入其目,伙计的脸倾刻失色。

    “姓名?”朱啸宇的声音低沉而凌厉。

    “小人张二虎。”伙计结结巴巴地回答,神态之中酿满惊恐。

    朱啸宇责斥道:“鼠目寸光,贼眼乱瞄!”随即目光下垂,从上至下对张二虎打量了一遍。

    在这一问一答的瞬间,楚维山的视线始终未离张二虎。他此时也已洞察到张二虎异常,这个人,果真有异。

    在对话时,尽管张二虎努力掩饰了他的惊慌,却在抬头看朱啸宇时,他的目光始终停留在对方的眼睛上——这与常人有意回避对方目光的心理表现相违!

    楚维山审讯经验丰富,自是明白,当一人说谎之时,常会不由自主地观察对方眼色,以判断谎言是否得逞。张二虎虽未有虚假之名,但其目光探查,究是何意,尚待揭晓。

    又思及张二虎身为百味斋一员,其姓名当无需慌言。此番细观朱啸宇,竟似在试探其真实怀疑之深浅,或是想识破朱啸宇得知内情之多寡。

    楚维山心中疑云又生,于脑海默想:“那墙角,究竟隐藏何物?”

    直至朱啸宇归来,两人对视一眼,却皆默契不语,在此众目睽睽之下,不宜轻举妄动。

    而被唤作尉迟的县尉则着手检查尸体,其询问工作已临近尾声。

    方才似有经验的尉迟,之于每名百味斋老店内的员工一一细询,从掌管餐饮大事的掌柜,至日常奔波售酒端菜的伙计,一个不落,每个细节都不敢错过。

    众街坊神情各异,有的露出愁容,有的面露惶恐,有的窃窃私语。

    在这永安县内,百味斋乃佳肴美酒的代名词,如今却沦为了人命关天的案场,也是令人唏嘘不已。

    楚维山细听旁人群舌之音,方知此桩命案乃是昨夜之事。地下所覆芦席下,藏有四具尸体,死者皆为居于此处的胡商。

    管辖此处的万货商店之主宰匡玮,以面目观之,似是朴实忠厚之人。其自述及众伙计,皆言案发当日,雷雨不息,诸多宾客各回院落,以避风雨,未曾外出。

    因此,匡玮手底下之人也未曾顶风冒雨,打扰客人,故对院中之事一无所知。

    县尉尉迟浑的一番盘问,毫无所获,惟有无奈地摆手,让众人退至一旁。紧接着,尉迟再次对左右吩咐了几句。

    不久,便见一名黄发碧眼的胡商在差役的引领下来至尉迟跟前。

    楚维山心中一沉,此人开口一回应,便知他言下之意——原来,此人竟与那些遇害之胡商有牵连,且案发时,亦曾身在事发院中!

    胡商面色如土,目现惶骇,神情似乎被恐慌所蚀,俨然如同面临豺狼之威胁。

    尉迟县尉连番审问,方见胡商逐字吐露其昔日经历。

    据胡商自述,其真名唤作“阿池”,实为大食人士。他与四具惨遭毒手的胡商曾一同,于前月廿九,在永安之鹤望门码头踏上中土。

    除了阿池以外,那四位殒命于祸事之中的胡商,分别名为艾尤卜、阿萨、安萨、穆罕。他们同阿池一道,肩负着家族和旅团的冀望与重托,心怀生意之梦,自大食之邦远涉重洋而来。

    上岸伊始,本拟立即着手于市集之上兜售其携自异国的珍奇宝货。

    然而,命运弄人,他们到来的时日颇为蹊跷,竟是春耕渐近尾声,润雨节珊然而至的前几日。

    此正值农忙将了,家家耕夫布谷育稻,随着最后一片春泥的翻开,农夫们的期盼随麦苗一道在春雨之中萌发。

    城内外的目光聚焦于田垄禾秧之间的细微变化,而无论是本地商贩还是远道而来的外客,这样的氛围下,热度自然是不如往常。

    春意渐浓,润雨节之期将至,这是一片润物细无声的宁静与忙碌。

    自阿池与其他几位胡商一起登上鹤望门码头后,便入住了百味斋老店。

    初来乍到的他们,在春雨连绵中,几乎没能踏出店门。

    胡商们飘洋过海,马不停蹄,旅途劳顿使得个个疲惫不堪。此时的连绵细雨,倒正如顺承天意,让他们得以好好休养一番。

    于是,他们便租下老店旁的一处小院,从老店中采购了美食和美酒。

    在雨天的庇护下,这几个异国商人便足不出户,在院中小亭中酣畅淋漓地饮酒为乐,整日过得不亦乐乎,心想着,等天一放晴,便可以开始他们的生意。

    谁料,命运的转折如春风转瞬即逝,令人措手不及。造物弄人,那起悲惨的命案却偏偏发生在润雨节那一天。

    润雨节是耕种结束、收获在望的时节,家家盼着丰年,而他们却未曾渡过这个劫难。

    天色灰暗,细雨斜织,整个永安城笼罩在一层雨幕之下。

    每一枚雨珠似乎都沉甸甸地挂满了命运的哀愁。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