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今朝往 > 第26章 韶光闲适,绣阁春暖

第26章 韶光闲适,绣阁春暖

    这个小郎君,还真是个细致又贴心的人儿!柏惠想到这里只觉得心里一暖,一股热泪再次往上涌来。

    陆柏惠原以为沈郎家中贫困,无从积聚,未曾料到仅一夜之隔,便已面貌一新,显得富有而奢华。

    更让人动容的是,楚维山毫不犹豫地将全部财产交予她保管,此次,她真正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持股娘子。

    楚维山带着满足的微笑,接过柏惠手中的银两、首饰,甚至绸缎,每一样都小心翼翼地一并摆放进刚购置的精致木箱中。

    他细心地锁上箱簧,而后将钥匙交到她的手中,像是在递交家族理财的责任。

    正当柏惠目露迷茫情感之时,楚维山便又将一个精美的盒子递到她面前。

    柏惠心带疑惑地打开这个盒子,只见里面静静安置着一套银光闪烁的饰品,它们纯洁如同初雪,越发显得精巧而可爱。

    楚维山看着柏惠的迷惑,微笑着解释:“邵玲几日前为你拼命,那般勇气和忠诚,难能可贵。我认为,她理应得到一些赏赐。”

    “既然如此,你直接赏给她不就行了?”陆柏惠清眸中写满不解。

    “你们二人同为姐妹手足,若由你颁赏,无疑是加深了你们姐妹之情。”楚维山轻摇了摇头,“若非出自你的手,我怕邵玲姑娘心中不得安宁。”

    说完这番话,他又一次露出了沁人心脾的笑容。

    楚维山言语中的调笑之意让柏惠不由得脸上一红,倒是把之前的伤情和感动冲淡了许多,而剩下更多的则是异样和惊诧!

    楚维山的这番话可是大有学问,也只有柏惠这样出自官宦之家的人,才能够明白他话里的意思。

    给邵玲的这份赏赐从楚维山的手里拿出来,跟从她的手里拿出来,那可是大不相同!

    要是一个下属懂得把招揽人心的好事儿都交给上官来做,而得罪人的坏事都先把领导给摘出去。

    那这样的下属谁会不喜欢?想必这个人距离升官也就不远了。

    这就是所谓的“恩自上出”,这可是官场里面的不传之秘!

    柏惠心中渐悟,楚维山之所以要借她之手赐予邵玲赏赐,不是因为其他,而是深谙王家之道。

    在权力和关系之网中,邵玲作为陆家的下属,一切赏赐均应通过她,以显正序,彰尊卑。

    楚维山的这番考量,无懈可击。

    奇则奇在楚维山出身捕快,青春弥漫,何以能如此洞悉人情世故?

    柏惠心中生疑,他的举措中,无不透露着深谋远虑——他岂能独个授奖,免不得有人猜测他对邵玲有何居心。这对于新娶的陆家媳妇柏惠,以及对邵玲本身,又怎能不构成心中难言的疑虑?

    楚维山的表象是粗犷,实则精悍,这一切都让陆柏惠深感不可思议。她反复琢磨,愈加觉得他身上所隐藏的复杂,远超过初遇时的浅显印象。

    直到邵玲收拾完毕,迈步而入,陆柏惠才将盒子赐给她。

    邵玲一见到自己能够拥有这般精贵的银饰,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仿佛心头的鲜花瞬间绽放。她那双大而亮的眼睛,因高兴而弯成了两道新月。

    在这欢声笑语之中,陆柏惠与邵玲这对主仆,内心的不安与忐忑终于烟消云散。

    那段时日,主仆二人心内涌动着连绵的不安,家徒四壁之忧若影相随。

    楚维山的性格与处世之道,一道疑云曾在心头浮动,让人忧虑不已。然而,自现一刻起,这些阴霾已如晨雾一般,随着日出而消散无踪。

    烛光在邵玲的巧手中跳跃,为她们一家带来些许安慰。

    三人围坐一室,一灯如豆,他们整理着新购而来的小件,旧日的忧愁仿佛一同被收纳、封存。

    楚维山指尖流连在笔墨纸砚之间,似乎在找寻着文人那传承千年的灵巧。

    不经意间,他抬头望向陆柏惠,语气中带着轻柔的探询:“柏惠,你素日里喜欢读哪些好书?是否对《聊斋志异》类的书作有所偏好呢?”

    陆柏惠,才稍稍从刚才的感动中平复情绪,她犹豫片刻,终究忍不住心中的好奇和疑问,轻启朱唇,话至嘴边又带着几分迟疑:“楚郎,观你洞察人心,洞明世故,不知你这满身的才智与...手段。”

    言及“手段”二字,她的思维不禁飘回了洞房花烛夜的一幕幕,楚维山显露的非凡“手段”至今仍在她心头涌动。

    霎时间,一股羞涩的热浪涌上面颊,陆柏惠的心跳如鼓擂般加快了节奏。

    随意地把玩着文房四宝,楚维山的语气中带着几分不经意,“看书呗,读书自然是最便捷的学习与累积。这个年纪何须太多历练,书卷中自有更多见识。”

    “真的是从书上……?”陆柏惠心头疑云未散,眼中的光影还在回忆中流转。她强抑着内心的波动,当重新回神,便望向楚维山,眼中闪过一抹惊喜。

    在那个时代背景下,识字阅文之人并不多见,能读会写更被视作颇具学问。

    一个略显粗犷的捕快,竟然也识字,这对于陆柏惠而言,无疑是一个意外之喜。

    她自小长在书香门第,对文字有着自己的独到理解和情感。尽管知道未来的夫婿,楚维山,是个平常的捕快,却未料到他竟对书卷有浓厚兴趣。

    当得知楚维山也钟爱诗歌和文字,陆柏惠心中的欢喜不言而喻——这不仅仅是找到了一种新的沟通方式,更是一种心灵深处的契合。

    她的眼中溢出满满的期待和激动,“那你能为我书写几个字吗?我想要亲眼一睹。”

    她凝视着楚维山,期盼之情溢于言表,让这个本就温馨的夜晚,更添了几分诗意。

    在楚维山还未开口应承之时,邵玲已经急促地走到桌案旁,迅速卷起袖口,开始熟练地为他磨墨。

    她一次次地推动墨块,黑色的墨汁在砚台上缓缓展开,同时她用她那双充满好奇的大眼睛,不时偷偷地望向楚维山,心中的小九九已被她的目光出卖。

    邵玲心中暗想:“这姑爷肚子里的墨水深浅尚不知晓,如若他的字迹不堪入目,今日这夸下的海口,怕是要当面露馅了。”

    “那么就容我献丑了。”

    楚维山面对着眼前的架势,自然明白这是媳妇的一次试探,她想知晓自己在文学上的造诣如何。

    他无奈地苦笑,却也只得应下这份挑战。

    不多时,墨水已备好,楚维山随即握住了笔杆,轻挽衣袖,站在桌前,笔尖轻触着泛着光泽的宣纸。

    他的指尖在笔杆上轻轻转动,短暂的犹豫之后,他的表情变得坚定而自信。

    陆柏惠静观着楚维山沉吟,心中忐忑:“但愿他能书写出一些最基本的文字,不致于一个字都不认识……就算是简单的几个字,也总比完全的文盲要强。若他真能写出具深意的古文,那必是出人意料的惊喜。”

    她的想法尚未落下,楚维山已挥毫泼墨,一行飘逸而充满神韵的行书跃然纸上,诗句张弛有度,意蕴深邃,令人顿时感受到了字里行间的气势磅礴:

    “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