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好吧,我就是大明战神 > 第一章 我叫李九江,也叫……李景隆。

第一章 我叫李九江,也叫……李景隆。

    洪武七年,八月。

    应天,一座古朴的大宅内。

    李九江穿着一身青色短打,站在庭院前。

    十四岁的少年,身高六尺,面色肃穆,手持弓箭,即便五丈外的箭靶上光滑如新,锋利的箭簇扎了一地,仍不能动摇他“练箭”的决心。

    毕竟,算算时间,也该回来了!

    正这时,庭院外响起“哒哒哒”的脚步声,府中的王管家满面焦急的跑来:

    “少爷,老爷到家了!”

    李九江眸光一闪,当即张弓搭箭:

    “进门了吗?”

    “进门了,二少爷正领老爷过来。”

    说到这,管家老王看了一眼满地的箭簇和光滑如新的箭靶,实在忍不住道:

    “不过大少爷,老奴觉得以您的箭法,还是不要让老爷看见为好。”

    “哼!”

    李九江不屑的撇了撇嘴,你懂什么?正因为此,才必须让他看见。

    思及至此,李九江双眼微眯,只是不知为何,箭簇明明早已对准箭靶,他的手偏偏朝右一移。

    当下只听“嗖”的一声响,箭簇飞快射出,然后,李九江眼中的瞳孔就缩成了针尖状。

    同时缩成针尖状的人还有老王,左腿莫名的一痛,紧接鲜血如注,但老王愣是没空去看,只是盯着李九江,双目圆睁:

    “少爷你……啊~~”

    惨叫声响彻庭院的那一刻,李九江却先歪了歪脑袋,不科学呀,老王站在左边,他朝右移的,怎么会射到呢?

    “少爷,救我!”

    在地上疼得阵抽抽的老王直接朝杀人凶手求助。

    见状,李九江也觉得不好意思,只是还没叫人把老王抬走,庭院外就再度传来了脚步声,以及熟悉的嗓音:

    “爹,自从你出征以后,大哥是谨遵你的嘱咐,在家日夜勤练武艺呀,现如今别的不说,就那手箭法,嚯,这么说吧爹,那是百步穿杨,李广在世!”

    “哈哈……不愧是我李家长子,我就知道你大哥不出来迎我一定有原因,敢情是准备节目呢。”

    言罢,前者和后者就转身来到了庭院前,然后,眼中的瞳孔就一并缩成了针尖状!

    “老王!!!”

    “王叔!!!”

    伴着两声不敢置信的惊呼,李文忠和李增枝赶忙一个箭步窜到老王身前,李增枝眼尖,第一眼就看到老王左腿上的箭簇,整个人直接傻了!

    “大哥你……”

    “谁干的?这谁干的?”

    李增枝话还没说完,李文忠先暴怒起来:

    “光天化日,朗朗乾坤,竟敢用箭暗算我府上管家,是当我曹国公不存在吗?”

    不错,李九江的父亲正是大明开国功臣之一,曹国公李文忠。

    说来也算半个朱家人,因为李文忠的母亲,乃是曹国长公主,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的亲姐姐。

    可李文忠也不是单单的子凭母贵,他年少从戎,战功赫赫,朱元璋得天下的功劳簿上,自家大外甥实打实能算一份。

    单说这一年,李文忠便以左副将军的身份率师攻打高州等地,一路上斩杀故元宗王朵朵失里、鲁王及司徒答海俊、平章把剌、知院忽都,擒获鲁王妃蒙哥秃及金印等物,后分道追击元兵,活捉其官员十二人,俘虏其众二百二十人而还,实属大胜!

    朱元璋大喜,李文忠得胜还朝,入宫受贺,到了晌午才抽空回府,半年未见,当爹的谁不想儿子?

    尤其是他的大儿子李九江,说起这个人,在历史上也鼎鼎有名,只可惜不是好名。

    因为九江二字,只是小名,大名为景隆,不错,就是那位被誉为大明初代战神,跟后来的堡宗朱祁镇齐名的李景隆!

    说实话,李九江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成为这个人,甚至穿越到大明的第一个月,他的大脑都是一片空白。

    但第二个月的第一天,他悟了!

    历史不可被改变,是因为历史发生在过去,可李九江穿越的这一年,是洪武第七年。

    一切只是刚刚开始,那么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出现在李九江眼前的选择有两个。

    第一,自然是熟读兵法,用心韬略,等到朱棣靖难之时,率领五十万大军真正的以多欺少,尤其是那个大胖子。

    只不过仔细想了一下,李九江觉得他在军事上的天赋应该比不过朱棣,毕竟不是什么人都能成为战神的!

    再加上朱棣能刮大风,还有姚广孝那样的妖人辅佐,哪怕最终功成,朱允炆也是个小心眼子,总之是赔本的买卖,于是乎——

    李九江坚定了自己的信念,果断选择了第二条,弃武从文!

    也可以说釜底抽薪,领兵打仗是武将的活,干老子个文官啥事?

    等将来朱棣兵临应天城,他只需要历史上写的那样,乖乖打开城门,投诚效忠就行了,就凭世袭罔替的曹国公,外加半个老朱家人,朱棣绝无理由对他下手!

    到了那时,这平凡又庸俗的一生,李九江绝对值得拥有。

    只可惜,来到这个封建的社会,李九江没有自由。

    关于这一点,李九江曾经在一个合适的时机跟自己的二弟李增枝进行一番深切的讨论。

    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只要李九江敢跟李文忠说自己要弃武从文,肯定腿打断!

    这也无可厚非,老子英雄儿好汉,李文忠是在马上得到的功劳,一生都托付在战场,李九江偏偏又是长子,既然注定要承继他的爵位,势必也要接替他的事业。

    即为大明跃马疆场,保家卫国!

    当文官,整天高谈阔论,脸上笑呵呵,肚子里一汪坏水,像李文忠这类的武将最看不惯这种人,又怎么可能让自己的长子成为这种人呢?

    更何况,除了李文忠,李九江的舅爷,也就是现如今的朱元璋皇帝陛下,也有意将李九江打造成大明三代武将之首,好等自己嗝屁后,供如今的太子朱标驱使。

    毕竟大明的一二代武将很难活到那个时候……

    当然,李九江也不是没想过把爵位让给李增枝,只是怎么想都觉得让不了,以及不舍得让,那是公爵啊!

    于是乎,搞清楚这里面的猫腻,李九江想要弃武从文,就只有一个办法了。

    当阿斗!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