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人在长安搞流行 > 第35章 彻底摆平(求收藏推荐)

第35章 彻底摆平(求收藏推荐)

    听到吴理的询问,李惊鸿差点没笑出声来,

    主要是方才众人嚷嚷着退货时,就这姓吴的叫的最凶,

    现在又转头眼馋起了大师级折扇,如此短时间内的反差行为,场面简直不要太滑稽。

    李惊鸿为了压制笑意,重重的咳嗽一声,旋即开口道。

    “吴公子,这把折扇可不便宜,而且不会正常售卖,届时我会通过客人们留下的地址,一一上门通知本店推出的精品折扇,最后以一百两的价格起拍,价高者得。”

    听得此话,众人纷纷倒吸一口凉气,心中震惊。

    好家伙,这么一把小玩意儿,竟然抵得上整整五头耕牛,更震惊的是,一白两还只是这把折扇的起拍价,

    这些人脑中虽然没有拍卖的概念,但他们却是能理解李惊鸿话中的具体意思,毕竟“价高者得”这四个字简直不要太清楚。

    所以这把扇子究竟作价几何,如今还是个未知数。

    不过在座之人都万分清楚,就算这把折扇以百两为底价,那也不会卖不出去,

    因为若是他们有个百两银子的闲钱,也会心甘情愿愿的买上这么一个精致稀少的好宝贝。

    不说其他,单就这把挑灯方折扇的材质,乃是经过后世精抛光工艺的陈年绿木,

    乍一看通体乌黑,如同黑玉一般,但细细看去,又能从乌中瞧出些许青来,那种沉稳内敛的气质,真是让他们眼馋的紧呐。

    且扇子这种物件又是日常之物,从前的团扇握在手中,走在街上,他们总觉得缺少些许男子气度。

    可古今茶室所创的折扇却不同,这折扇握在手中,他们觉得自己走路都带风,逢人便不自觉生出炫耀之心。

    从古至今,从小到大,男生对于棍状之物,总会生出莫名喜爱,就算是路边瞧得上眼的枝杈,

    拿起一挥,都有会顿生出“一剑可挡百万师”的英豪气来。

    更何况是这么一把出自大师之手文人折扇呢?

    其中所蕴含着的千年匠心,在场之人虽然没有那么大的脑洞可以想到,但从艺术造造诣上,却是能真切的感受到其魅力所在。

    吴理贪恋的看着李惊鸿手中握着的那把折扇,回神后他不由得摇头叹息。

    “可惜可惜,实在是在下财力有限,无缘此扇,真是吴某的一生遗憾呐。”

    其他人也如梦方醒,同样露出了惋惜的神情。

    李惊鸿闻言开口劝慰道。

    “吴公子此言差矣,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将来如何谁又可知呢?毕竟当年在洛阳连二顷薄田都没有的苏秦,后来不也佩上六国相印了么?”

    鸡汤一口灌,可抵金万两。

    吴理一听这话,心中便自行代入了苏秦的传奇人生,他又看了眼桌上的折扇,面色更坚毅了几分。

    大多数人都是这样,越大的贪欲越容易转换为动力。

    李惊鸿的话虽然是说给吴理听的,可在座之人却都自我感动上了,纷纷在心中坚信“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

    一时间,他们都忘了自己明明是来古今茶室退折扇的,

    此刻他们只觉得,为了能买的起古今茶室的大师级折扇,今后一定要更加努力一些!

    “不过在下还有个不情之请。”吴理再次开口道。

    “吴公子请讲。”李惊鸿抬手示意。

    吴理将目光看向其他几把折扇,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

    “吴某看你这托盘之中还有其他样式精致的折扇,可否让我等都瞧上一瞧,最……最好还能打开折扇让我等欣赏一二。”

    “这当然没问题,诸位虽然是客人,但应该也能算作我的同好,自然懂得一把好折扇对于我等的吸引力。”

    李惊鸿没有任何犹豫的将手中那把绿木挑灯方折扇缓缓打开,同时他还介绍道。

    “这把折扇的材质,乃是产自爪哇国的绿木,且还不是一般的绿木,是存放了至少十年以上的好料子,看似乌黑,可若是在日光之下,则会显出青色,如墨玉一般内敛大气。”

    众人见李惊鸿如此态度,心头不由得一暖。

    不知不觉间,面前这五把折扇在他们眼中,已经成了轻易高攀不起的奢侈品,

    同时一番接触下来,李惊鸿的年龄因素,已经被他们彻底忽略,

    现在的李惊鸿在他们潜意识里,就是高他们一等的奢侈品店少东家,能屈尊为他们展示买不起的奢侈品,还细心详尽的讲解,心里简直不要太感动。

    “这材质竟如此神奇?我吴某真是孤陋寡闻,方才还一直以为这把折扇是乌木材质。”

    李惊鸿闻言走近了两步,来到吴理身边,让他从近处看那扇骨。

    “若是乌木材质,这上头定然可以看出细细的纹理,并且会稍显粗糙,看上去也显得刚硬许多,而绿木不然,会显得更加有韧性。”

    吴理闻言,也仔细的看了看,发现事实确实如李惊鸿所说的那般。

    “少东家说得果然真切,吴某这打眼细看后,哪怕未曾在日光之下,依旧能从这乌黑中瞧出青光来,果真美如墨玉,好东西啊。”

    一听吴理说得此话,其他人顿时也好奇了,他们坐着的凳子就跟烫屁股似的,纷纷站起身来,聚拢到李惊鸿身边。

    “少东家,给我等也瞅瞅,不能可着吴兄一个人欣赏呐。”

    于是乎,接下来的场面,便彻底从气势汹汹的退扇闹剧,转变成了赏扇聚会。

    李惊鸿见状,还特地去烧了壶水,泡了些武夷山桐木关的小种红茶。

    结果那些人一喝之后,又转而对李惊鸿的茶爱不释手,甚至还询问起了是否出售。

    李惊鸿则推托如今产量稀少,若想购买,可能要等上一段时间,但具体多久却不敢保证,

    他只能保证在推出之前,一定会提前通知在古今茶室留下地址了的客人。

    当得知无法立即购买这茶香如蜜,茶韵如果的武夷奇茶时,

    在座之人都不由得直呼可惜,紧接着便开始了抢茶之争,一个个牛饮续杯,生怕喝的没有别人多。

    李惊鸿见状没法子,只能再次烧水,为他们续杯。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