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人在长安搞流行 > 第53章 准备拍卖会

第53章 准备拍卖会

    在李惊鸿的安排下,古今茶室一楼的戏台,此刻已经发生了大变样。

    戏台正中的位置,此时已经摆上了一张油光蜡亮的红木桌案,四脚玄龟驮桌案,桌腿牡丹开富贵。

    戏台两侧则红绸对称垂挂而下,显得十分喜庆大气,桌案后上方还挂有一副大字“首届古今拍卖会”。

    戏台之下,首排皆是高规格的精工桌椅,一方桌,三太师椅,面向拍卖台方向不设椅子。

    李惊鸿还在太师椅上特意放了定做的垫子,其上绣有瑞兽麒麟,功夫精湛。

    而每张桌上,也立有身份牌,由于答应前来的贵客只有六位,所以李惊鸿只在当间的六张桌上放了身份牌,另外四张则以备不时之需。

    至于首排之后的位置,则模样普通了许多,且都是一人一座,置为官帽椅外加小茶桌。

    如此设置,自然不是李惊鸿嫌贫爱富,而是这个时代本就高低有别,阶级已经长在了人心,

    贫民百姓可能不懂所谓的礼数,但这些个官商人士,从小就受此教育,打心底认同这一套安排,

    反而李惊鸿若是不如此安排,这些人反而会觉得这家店没有格调,生出店家办事糊涂的年头来。

    早上天不亮时,李惊鸿便在茶室门前立起了告示牌,乃是他用“柳体”亲自撰写,预告午后未时,古今茶室将举办“首届古今拍卖会”,凭请柬才可入会场。

    之后他又仔细检查了一通,比如花盆、香插的摆放,避免靠的太近,或因为风向的关系,会熏到客人。

    此外还检查了座位是否齐整,来来回回端看了两遍,如此才肯罢休。

    没办法,这首届拍卖会乃是重中之重,他可是希望这一次之后,最好能让拍卖会一炮而红,在上层圈子里闯出名声来。

    如此的话,将来拍卖会可就不用再这么一家一家的送请柬求人参加了,只须邀请那些个重量级的客户,再放出风去。

    说不定拍卖会的请柬,还会有人求着来买呢。

    看着没什么问题后,李惊鸿去后院厨房和起了面,做了不少油条和包子,趁着上锅蒸包子的空隙,他又来到后院的石磨前,往里放了些黄豆与热水,磨了一小木桶豆浆,又往其中放了些饴糖一通搅拌。

    弄完了这些,时间也来到了巳时,天光大亮,他将油条一炸,便将这些吃的全都拿到一楼前厅去了。

    结果正巧看见阳光洒在了几张桌椅之上,于是便在心中盘算,中午的时候,还得临时调一调座位,或者改一改通风窗户,避免因为开着帐帘,让阳光直射到客人的座位上。

    正这么想着,他眼角便看见了门口处有人影晃动,视线调转看去,发现是王立来了,于是便招呼道。

    “吃了么?没吃一起吃点,正好做了你们那一份。”

    王立一愣,挠了挠后脑勺道。

    “少东家,你这午饭吃的够早的嘿。”

    李惊鸿皱了皱眉,但很快便反应过来,现在的百姓应该是一天两顿的习惯。

    “爱吃不吃,不吃拉倒。”他翻了个白眼。

    “吃吃吃,能吃到少东家的手艺,那我能错过么。”

    王立看了眼李惊鸿那透着油性的死面包子,原本没多饿的肚子,此刻也不禁发出了“你饿”的响动。

    见王立坐下,李惊鸿将筷筒往王立那边推了一下才开口道。

    “这两日你跟着我这边忙,卢记扇店应该没关注吧?”

    王立夹起包子,咬了一口喷香流油,双眼瞪的都仿佛要冒出光来,他不禁先夸了一嘴。

    “少东家,也就你这财大气粗,这么舍得往包子里头放料,东西两市逛个遍,估摸着都找不出一家比你这料足味美的包子。”

    李惊鸿闻言用筷子指了指桌上的木桶。

    “这是豆浆,渴了自己打,你来的挺巧,现在豆浆估摸着还热乎。”

    他早就在桌上备下帮众的碗筷,王立也不客气,李惊鸿说完他便上了手,一边给自己盛豆浆,一边说道。

    “这两日忙是忙,不过我让林进帮忙顶上去了,每天您这完事,我都会去找他一趟,不过这小子脑子呆的,根本不转弯,就他娘会死盯,从不看情况去打听询问,所以得到的消息也就这样,卢伟还在拿钱赊扇,暂时还没人去找他闹事。”

    李惊鸿点点头道。

    “那看来店内多出的那几把折扇也只是幌子,他们该缺货还是缺货。”

    王立露出坏笑。

    “嘿嘿,他们消停了,咱们可就要开张喽,少东家,您这脑袋也太灵了,这拍卖会到底是怎么琢磨出来的,这要是给咱们整出门道,那将来真金白银岂不是哗哗往您口袋里装?”

    李惊鸿轻笑一声,咬了口包子,心情颇好。

    这次拍卖若是顺利,那古今茶室”折扇正宗“的牌子便算是立起来了,又有系统原料商城的帮助,他的折扇在工艺上,会远超这个时代,且产能极高,现货不断。

    将来哪怕有其他人想要来掺一脚折扇生意,那也根本不会影响到古今茶室,因为古今茶室走的是高端折扇路线。

    反而随着眼红他折扇生意的人相继模仿开店,但在工艺上却远无法比肩古今茶室的折扇时,随着时间推移,古今茶室”折扇正宗“的品牌效应将深入人心。

    旋即李惊鸿又”同情“了一下卢记扇店,错过了这个夏季,待到明年的夏季时,哪怕卢伟的折扇生意还在苦苦坚持,也绝对再也卖不上十五两的高价。

    毕竟他能降价挤兑古今茶室,再之后推出折扇的店铺,也可以降价打压,如此一来,低端折扇的价格必然会一路走低,降至常价。

    当王立两人吃的差不多时,陆陆续续又有弟兄来到店中,李惊鸿让王力招呼他们吃包子,他自己则缩到柜台后头,开始了治蝗策论的创作。

    而桌上的包子,随着人数的增加,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失,

    但凡是吃过李惊鸿包子的人,无不满嘴流油的夸赞,直说李惊鸿好话。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