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登仙之前要做支线? > 章九 仙迹传识预言句(1)

章九 仙迹传识预言句(1)

    此时,雨虽然已经停了,可那掌柜徐营仍然肩扛着油纸伞棍。抓着伞把的手还挂了一小坛酒,布鞋上还挂了泥泞,他左看看林子右看看秋草,嘴里哼哼着小曲,显然今天心情不错。

    他游也似的小步漫行,走进了些,才看自家客栈门口竟是躺着两个大汉,门柱后又躺着个李三。

    看到这里徐营眉头紧锁,沉重的呼息一喘:“啧...了不得...刚走几个时辰就出岔子。”

    徐营神识一扫,发现这李三只是丢了个魂儿,而另外两人,一个气绝身亡,一个气绝没亡。

    “唉...麻烦。”叹息间徐营已经到了驿站台阶前,本来想去叫醒李三,让李三去报官,不过走过高义身边时,他目光一瞥,看到了那柄支着高义身躯的长剑,“倒不像个凡界玩意儿。”

    迟疑了一下,徐营缓缓抬手一向上抚,那伞和酒坛都飘向前台落下,随后右手掐指一算,口中默念法诀,这窥天之术他是很擅长的。他正准备一口气算出高义,六万,李三的始和局。

    此时徐营神识身处迹境之中。

    迹境便是修真者使用窥天术后,神识进入的一处境界,这里可以为修真者提供被占卜人具象的所处生平。

    只见三束金光带纵向平铺在他脚下,这金光带正是一缕缕金色丝线组成,往前看去,金丝在金光向前延伸的大前提下分出了很多支线,这支线有的粗有的细。

    徐营用神识探索了一下,定到了左边的金光带,这是李三的迹。

    随后徐营探到大概一个时辰前,只见从金光内支出来一道淡蓝色绕着白纹的支线,“这李三还有仙途机缘?”徐营心想。

    结果他顺着迹一查,不禁感觉好笑。

    “原来是寻迹道友的变化之法给这厮吓失了神,罢了,这支线还往前伸着,也不必再探,定是寻迹道友帮他做了些安神的法事,这修行之人最计因果,我也不做这多此一举的人情。”徐营还真就把神识一转,不管他了,也难怪,毕竟在迹境里,与自己有关的支线是看不到的,如果强行推演,那么代价是非常大的。

    到了中间这条光带,这是高义的,他的支线明显的比李三多出不少,这跟他的身份地位息息相关,毕竟他的身份,认识的人发生的事,肯定是要比李三多的。只是他的迹比起李三,颜色淡了至少有三四成,这倒没什么,毕竟他现在有生命危险。

    在迹境里,这光带,代表了人生走向,而支线则是身边的人或者发生的事,但这些支线存在的原则是:这个迹的主人,必须要对这个人或者这个事有非常强烈的印象。

    而那淡蓝色绕白纹的支线则是跟上界有关的迹,上界的修行人,迹都是这种淡蓝色绕白纹,不过凡人的迹可只是金色。所以对迹的叫法要分开来,遂叫为仙迹。

    “什么情况...这个高义也有仙迹,不过...似乎不是现在啊。”徐营向前看去,只见一条岔出来的仙迹,随着高义的迹笔直而去。

    “哦?这俩人杀成这样,怎么在这仙迹上,还有交集...”徐营顺着高义的仙迹看去,之见那仙迹支线从右边延伸出来,正好和最右边六万的仙迹交织到一起延伸。

    徐营一探...顿感困难,好像有什么阻力阻挡着他向前...他甚是疑惑,再探,几行字句顿时从那仙迹里打入徐营神识。

    漫漫云峡东来虚,

    涛涛西岸朝海菊。

    朝日双秀步仙道,

    终就白玉退荒荆。

    看着这几段大字,东来虚应该是寻迹道友的门派灵虚宫,朝海菊更好理解,这是在形容徐营门派朝海门,不过后面这两句就完全不知出处了...他神识一转随着六万的迹看下去。

    从禹王用家人要挟六万开始,徐营一点一点的往下探,突然,六万买得香囊的场景映入脑海。

    徐营混身一抖赶紧退出迹境,眼睛一睁,转头看向毫无生气的六万,顿时惊出一身冷汗。

    随即他大呼一声:“唉!这一壶酒险些坏了我朝海门大事!”

    他马上掐诀起势:“亭海钺!”

    徐营大喊一声,随即身后映出金光虚形,再把掌心向上托出,那金光虚形便化作一拳大小的钟钺浮在手心,“去!”

    钟钺被徐营向上一托,绕开房檐,飞向上空旋了一圈,霎时化作一束金光直奔曲州方向飞去。

    做完法,徐营看向三人,又看看驿站,甩袖一扫,驿站内的桌子竟都自己移动起来,不时就并做一副大桌。他左手捻胡点了点头,右手双指一摇:“走!”

    只见高义,六万,李三慢慢浮起飘向店内的大桌上。徐营信步走进驿站,身后的门也都自动关上了......

    说回吴塑这边,他被这匹黑马驮出六七里此时已是申时最末,天已经有些暗下来了,刚才那一阵风差点给他吹掉下马,不过现在还好自己已经能稳一些了。

    吴塑往前走忽然听到老远传来一声“官人救命。”听这声音熟悉,像是自己妻子,果然在往前走些才看清,正好是自己的夫人徐氏和那侍女还有书童。

    徐氏自从驿站出来后,慌张按照吴塑的话向临州赶去,可走的匆忙没有东西能给景儿遮雨,好在走出四,五里雨停了,可这大人能浇得雨水,景儿只是个一周岁大的婴儿,他哪里顶得住?

    徐氏抱着景儿,替他擦水时,发现他烧的厉害,心里顿时没了主意,这闷头一直走,刚过了驿站,前面鬼知道还要走到什么时候去。

    这景儿虽是醒了,却也不哭不闹,只是留独自难受,眼睛闭着,眼皮打颤,小肉手握的紧。

    徐氏三人正不知如何是好,突然听到身后传来马蹄声,她仿佛看到救命稻草一般,呼了一声,这才发现是自己丈夫吴塑。

    那黑马把吴塑驮到三人前自己停了。

    “怎么了?”吴塑没下马,看着惊慌的三人,皱着眉问道。

    “呜呜呜呜...景儿高烧不止...我没办法了...”徐氏见是自己丈夫,一股莫名的委屈涌上心头,那泪水豆大的往出流。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