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解 十

    循随着道而化生的内心也自然效仿道的变化,如此来说,谁没有自己的师从呢?为什么内心一定会产生出分别和前识呢?智者和愚者在这一点上有什么区别吗?如果没有起心动念而产生了是非对错,就如同今天前往越国却已经在过去到达,是不符合现实和逻辑的,是把没有作为有。把没有作为有,就算是夏禹来了,也会觉得莫名其妙,更何况我呢。言语不同于音声。言者有言,其所言者有什么绝对的对错吗?言者真的有所言吗?还是从未言说过呢?

    言语和雏鸟的叫声有何区别?其中有什么是非对错?是因为道的隐去才带来了真伪吗?是言的隐去才有了对错吗?道在反复往来中并不存在,却无处不在。语言在存在中不得不在逻辑与矛盾中分别,在是与否中二选一。道藏于细节之中,言默于花开之时。所以有儒家和墨家的是非对错之辨,此方所认为对的东西在彼方眼里却是错的,彼方所认为对的东西在此方看来却是错的,并无绝对的是非标准。想要消弭两种相对的不兼容的互相矛盾的观点之间的裂痕,只有以没有答案的答案来相逢释怀。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