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解 一

    鲁哀公问孔子道:“卫国有一个长得很丑的人名叫哀骀它。男人们与他相处之后,被他吸引而不愿离去。妇人们见到他后,回家请求父母说道:“与其现在做妻子,不如做哀骀它的妾室。”这种情况已经发生了不止十几次。人们从未听过他的意见,却常有人随之应和。他没有人君的权位可以救济世人,没有丰厚的俸给可以供人生活,又以丑陋惊惧天下,赞同他人而并没有自己的看法,所知道的东西也没有什么特别的,男人和女人们却都能顺从于他的面前。他必定有什么不同于常人的地方。寡人将他召到面前,果然丑的吓人。寡人与他相处了不到一个月,便被他的为人处事所吸引。与他相处不到一年,寡人便对他心悦诚服。宰相的职位空缺,寡人想任命他为宰相,由此将国事托付与他。哀骀它先是沉默而后才有所回应,淡然地好像是在拒绝寡人。寡人觉得难堪,于是强行将国事托付给了他。没过多久,他便离我而去,我为此心中忧虑,好像失去了某种重要的东西,整个鲁国再也没有能让我感到快乐的东西了。哀骀它,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孔子说道:“我曾经出使楚国,途中遇见一群小猪吸食它们死去的母猪的母乳,不一会儿它们就受惊地丟下母亲的尸体而离开。小猪们不再能够感受到它们母亲的存在了,生者和死者被天然的划为两类。它们所爱的母亲,不是一副形体,而是驱动那副形体的东西。战死沙场的人,没有华丽的棺饰和陪葬品。遭受砍掉双脚刑罚的人,再漂亮的鞋子对他而言也没有意义。当事情失去了其根本所在,表面的东西也就可有可无了。身为天子的嫔妃,不剪指甲,不穿耳洞。娶了老婆的侍从,不能再担任天子的内侍,不能再被驱使。形体健全之人尚且如此,又何况德行完备之人呢?如今哀骀它不说话却能得到信任,没有功绩却能得到亲近,甚至能让您将国家托付于他还唯恐他不接受,他一定是一位才全而德不流露于外形的人。

    鲁哀公问道:“什么是才全?”孔子说道:“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能与不才、毁谤与赞誉、饥与渴、寒与暑,这些都是事物的变化,命运的运行。日夜相互交替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却无法定义这一切的开始。一切纷扰都无法扰乱最根本的平衡,人的内心也不可避免地与外界的波动相联系而随之波动。使一切在变化中平和、适逸和流通而又不失等价交换的平恒,使日与月无隙,与万物相生,内心与外物接触时波澜叠涉,物象不断,此即才全。”哀公又问道:“什么叫做德不形呢?”孔子答道:“平,是水最为静的一面。最终极的平衡,可以作为测量一切的法度。内部保持均衡,则外表也不会激荡。德便是由这种平和修持而成。德不流露于外形,而外物也不能与之背离。”

    第二天,鲁哀公把昨日与孔子的对话告诉了闵子并对他说道:“最初,我坐北朝南,君临天下,执掌万民遵循的法度,慎重考虑百姓的生死。我自以为这样已经到达了至通的境界。而今听闻至人的言论,恐怕我有名无实,更害怕自己的轻率会把国家带至毁灭的边缘。我与孔丘,不是君臣,更似以德相交的朋友。”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