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师弟你好谨慎 > 第三十章 颐指气使

第三十章 颐指气使

    苏瑜最近几天还算顺心,戚家商号没有再来骚扰,而且苏子聪回信,不日就要回转,还说有惊喜给他。

    唯一有点闹心的就是那个不成器的兄弟,好端端被下了大狱,不过已经分家另过,是死是活关系不大。

    吃过午饭,兴致勃勃的耍了一套五禽戏,忽闻一阵杂乱的声音从门外传来。

    苏瑜走到院门口观瞧,只见一位男子在前,引领着一伙儿人,抬着两口大箱子,直奔自己家过来。

    ‘难道田县令还不放过我?’

    苏瑜吓的赶忙合拢院门儿,想要阻他们一阻。

    刚刚关上半扇儿,只见那引路之人紧跑了几步,招手高呼道:“苏兄,好久不见啦。”

    “可是路兄当面?您怎么过来啦?”

    苏瑜愣了下方才认清来人,居然是知府大人的贴身侍卫路人甲,两人有过数面之缘。

    “苏兄,小弟给您报喜来啦,你们苏家要发达啦!”

    路人甲将身后白面无须,表情淡漠的男子介绍给苏瑜道:“这是大内传旨的李公公。”

    苏瑜想到大儿子说的惊喜,看着那几人抬着的两口大箱子,激动的语无伦次:“哈哈,同喜同喜。哈哈!发财啦,发财啦!”

    路人甲扯了扯他的衣袖,“苏兄收敛一下,让公公在门口站着也不是那回事儿。”

    苏瑜看到李公公寒着脸,知道怪罪自己失了态,忙从袖子里拿出百两银票塞了过去,恭声道:“诸位远道而来,快进屋喝杯热茶。”

    毕竟人家是来送钱的,和谁过不去,也不能和钱过不去。

    李公公扫了眼银票的面额,心中比较满意,傲娇的点了点头。

    进入客厅之后,当仁不让的端坐在主位。

    这边闹出动静不下,家里的几个仆人听说来了圣旨,都是好奇的过来张望。

    ‘亏得母老虎回了娘家,要不这么大的喜事,估计她的笑声连城北都能听到。’

    苏家祖祖辈辈都算上,也没见过一次圣旨,如今终于挣了口气。

    李公公轻咳一声,清了清喉咙道:“苏家主,快把苏少爷请出来吧。”

    苏瑜愣了一下,感觉有些不妙,将路人甲拉到一边,低声道:“路兄,吾儿还没回来呢,估计还需数日,你们是不是走的太快了?”

    路人甲知道他误会了,挠了挠头道:“苏兄,旨意是给你外甥苏子墨的,他不是一直住在你们家吗?”

    “啊!?你说什么?旨意给谁的?”苏瑜晃了两晃,扶住墙才站稳。

    路人甲扶了他一把,道:“苏兄无碍吧?旨意是给苏子墨的,他不在你家了?”

    苏瑜感觉天旋地转,呼吸困难,终于站立不住,晕了过去。

    “苏兄!苏兄!”

    路人甲赶紧掐他人中,把他弄醒过来。

    苏瑜双目无神,哭丧着脸道:“我们分家了,苏子墨跟着他小舅去了新宅。”

    李公公二话不说,甩了甩衣袖就走,赏钱肯定是不会退的。

    路人甲闹了个乌龙,也没脸待下去,拱了拱手,跟着离去。

    这群人又辗转到苏杰的新宅,路人甲跟苏杰再三确认过后,终于确定下来。

    李公公又收到纹银百两,心中暗自琢磨,下次出来传旨,还需多走几家才是。

    “苏子墨在哪里?快请他出来接旨吧。”

    苏杰也不知县衙那里什么情况,只能亲自去寻找。

    ……

    苏子墨一直等到午时,神京的人还没到。

    他与宝山陪着两具尸首过了一夜,实在闷得慌,嘱咐宝山盯紧了此处,打算回去报个平安。

    等到了县衙门口,只见一标人马蜿蜒而行,举着肃静、回避等仪牌,护送着几架马车,到了衙门口,至少有数百人之多。

    张太华骑在马上到了近前,发现苏子墨站在那,诧异道:“你咋跑到这了?田正呢?不会畏罪潜逃了吧?”

    苏子墨道明原委,张太华眼珠子转了转道:“你去密室等候,问题不大。”

    言毕,转身到了一辆马车前,说着什么。

    苏子墨回到密室,半炷香没到,就有几人前来。

    为首是一女子,身材高挑,修长雪白的脖颈,身穿一件白色连体长裙,神情淡漠,好似一只骄傲的白天鹅。

    张太华介绍道:“师弟,这位就是荡魔钦差,大乾十九公主韦歆姬,速速过来见礼。”

    “草民苏子墨,见过十九公主。”

    苏子墨疾步上前,整理衣袍,欲行三叩九拜之礼。

    张太华拦住他,低声道:“咱们天师道的门人,除了见到皇帝当面,其他人都不用跪。”

    韦歆姬没理会他,扭头看向身后的老者,淡淡道:“吴大人,这个苏子墨恃功自傲,胆敢斩杀朝廷命官,该当何罪?”

    广元府知府吴畏皱了皱眉,心说这公主的想法真是琢磨不透,这是要来个下马威?

    “按大乾律例,应诛灭九族。不过田正勾结魔门,死不足惜。”

    “哼!本殿下最恨以武犯禁,若是人人如此,国将不国……你好自为之吧。”

    韦歆姬一甩衣袖,去往田婉身边查看。

    苏子墨碰了个不大不小的钉子,满腔热忱被浇了个透心凉,心中颇不是滋味,但也无可奈何,只得趁机打量其余几位。

    一位身形高大,白面无须的老者,寸步不离韦歆姬,应该是个老太监。

    另一位老者身着便服,脑海中隐约有些印象,应该是广元府知府吴畏。

    还有一位身着官袍的中年,看装扮,应该是新任城隍。

    “你就是苏九勋的外孙?一转眼都这么大了啊。”

    “见过吴大人,您还是这么年轻!”

    吴大人哈哈大笑:“老喽,半截子都已经入土啦。田正这厮着实可恨,胆敢暗中害了九勋,真是无法无天,亏得丞相那么看重他。”

    苏子墨适时的表现出悲戚状,尽可能博得这位知府的好感。

    那位中年城隍面容严肃,等品级比他高的两人表演完毕,这才和颜悦色道:“宝山巡检,你为何在此处?”

    苏子墨立刻明白了这位新任城隍的心思,无非是打算捞一些好处,便顺水推舟道:“回城隍爷,此次为民除害,宝山大人出力不少。”

    “好好好!虽然上任城隍方编眠玩忽职守,不思进取,但怀远县的神职系统,整体上来说还是好的嘛,宝山就是典型的代表。我回去之后,立刻组织一场【向宝山学习】的运动,把思想建设抓起来。公主您觉得呢?”

    城隍爷迈着碎步,跑到韦歆姬身边请示。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