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量子混沌 > 第十六章 大三:八九十月

第十六章 大三:八九十月

    8月23日

    来学校几天了,所有的激情和决心,也随着生活的回归,而逐渐消散。没有一种奋斗和拼搏,是可以脱离生活的。因为不食人间烟火,必定会走向泯灭。但生活的平淡,却很容易消磨斗志。因此每次感到后劲不足时,就需要去补充一回能量,这样才能渐行渐远。

    我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但我是仍然一个人,一个活着的人!

    8月28日

    今天参加补考了,信号与系统,自己学的很烂,因此考的结果惨不忍睹。补考时,想让别人给自己传答案,别人也只是含混不清的应允。考场上,只有在老师离开的几分钟里,有人传出了选择题答案。没有人敢明目张胆的传答案了。而我看大题,有一半都不会,最后,只得祈求老师高抬贵手。真的很伤心,很后悔自己没有好好学,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去通过考试。

    如果不是铁杆,几乎没有人会冒着危险去帮你,多数情况下,只有互利双赢才能真正的执行。对外人,别人先要保证对自己没有负面影响,才有可能出手。

    求人不如求己,只有自己站稳了,才能真正走得更快、走得更远。在别人的扶持下,你永远都会受制于人。如果你做不成某件事,你就需要有自己的王牌,能用来与别人进行等价交换。

    大学里的关系,其实已经接近某些社会准则了,不能说完全无用,但是一定也不纯粹了。

    学习好像并不满足1+1>2,甚至好像连1+1>1都困难。不要以为,二进宫就一定可以比只学过一次厉害,能记得清楚,用的更熟练。那你也许就会错的很惨。不会与会,就像生死永隔,没有阶梯!

    9月5日

    我会是一个令人讨厌的人吗?冷眼旁观,其实一无是处;满腔热忱,而又点到为止。没有激情、没有梦想,独自一个人在无人的角落里,自怨自艾,却又感叹无人赏识。

    一直在作茧自缚中孤芳自赏,看来只有打击和批评能让自己动一动,而且一直以来我好像也习惯于接受批评,却从来都没有真的改变。

    不想把消极的一面展现给朋友,就要努力让自己没有消极的一面,因为消极的东西是若隐若现的。

    9月10日

    我越来越发现,我的人际交往真的是出了问题,我没有坦然面对失去的魄力,没有以真面目示人的勇气,只能在无人的角落,独自悲伤。

    没有交流,就称其为朋友,就像硬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大概是一个幻想吧。在现实中,只有有利可图,才能成为朋友。

    既然嘻哈打笑,玩世不恭,不是你的标签,就不要给人以错觉,无论在任何时候,都要言行一致,谦谦有礼。

    9月12日

    突然发现我的人生是这样的:一个从小不愿意接触社会的人,有一个漠不关心的父亲,所以自己不得不独自去面对一些事情,不得不去面对周围的大人,而我一开始遇到的外部世界,充满了嘲笑与讥讽。小时候的刻苦学习,多半也是不想去直面这个“真实”的世界。

    但是后来,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初中、高中之后,开始感觉到了压力,感觉到了束缚。不断的想要逃离,却冲不开这个世俗的牢笼。想堕落,却更害怕别人鄙夷的眼神。好像我一直都是在被迫优秀。

    直到大学,外界的压力突然消失了,于是我好像真的逃离了,逃离了那个,曾经让我叱咤风云的状态。现在就是逃离的结果吗?无精打采,碌碌无为。难道被迫优秀的状态,还是一个好的状态吗?

    我很迷茫,我还在伪装……

    10约19日

    我发现自己越来越不想学习了,逼着自己去报了一个第二专业,但第二专业也没学到啥东西。大概是在潜意识里,自己已经放弃了深入学习的动力。

    就像自己的主修专业,都不能全身心的去学习,也就注定了,不可能取得好成绩。学的多而杂,会有用吗?

    10月21日

    越来越发现,城市里的学生比农村学生学习好,已经不仅仅是学习能力的问题了。

    先说学习的专一性和目标性。城里的孩子,大多已经有了清晰而明确的目标,比如读研啊,出国呀。只需要一步步朝着这个目标前进,就对了。因此他们大多数时候,都学的很踏实。而农村的学生,很多都还会纠结于:读研还是找工作?要不要在大学里参加各种眼花缭乱的活动,?要不要做兼职赚点钱?甚至将来是去大城市还回老家?等等等等…

    就说买个教材吧,农村学生大都需要先去旧书店逛几圈,新书店也看看,几乎要把书店走完了之后,才能定下来去哪儿买。而城里的孩子,以需求支配行动,看到就直接买了,哪个书店便宜几块钱不重要。

    我曾经跟一个城里的同学谈起,他的一个计算器,我大概只用了6成的价格,就在另一个地方买到了。他完全无动于衷,漠不关心。我很惊讶,他们大概从很小就明白了,而我到现在才有点体会: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金钱效应的。钱并不特别,他们从一开始,就比我们想的更清楚,想得更明白。

    在观念和性格上,城市学生也比农村学生更能适应现代生活的节奏,他们在该学习的时候学习,该玩的时候玩,一切都那么自然而然、水到渠成。而农村的学生做事,多数都要经过一个僵硬的转折,都有一种明显的拼劲。就算在城市里坚持下来,取得成功,好像也不及城里学生幸福。

    农村学生,多数靠的是强力意志;而城里学生,很多靠的是生活习惯。什么更重要?什么更持久?谁会更成功?谁会更幸福?

    警句:

    扯掉遮羞布,知耻而后勇。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