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量子混沌 > 第十八章 一二三四月

第十八章 一二三四月

    1月6日

    今天,因为自己状态很不好,去进行了心理咨询。最近,大脑胀痛的很厉害,一直以为只是身体体质的原因。现在发现,身体确实跟心理与精神的状态,有很大关系。可能是自己谨小慎微的心态,也可能是自己不愿吐露心声的个性,甚至可能因为不断自己强迫自己,逼自己做什么什么,来满足谁谁谁的预期。

    急功近利而又无处发泄,无能为力却又胡思乱想。不管怎样大学阶段都要熬过去,我一定要学会自我调整。

    怎样避免神经衰弱呢?不要有预期,不要去想过程,不要去想细节,不要去想结果。如果想到了什么,就立刻去做,去验证,让事实与结果说话。

    1月16日

    突然觉得,人生真好像没有对错之分,只要不是危害公众的事,就只有想做与不想做。每个人看人看事,总会有些不同,信息的不对称,更加导致了这种分歧与误会。其实这一切,都是那么的不必要。人生苦短,不必为了那虚无的阻碍与压力而退缩。任何事情,总有解决的办法,所需要的就是交流沟通,要勇于面对。

    未战先败,留下的不仅仅是遗憾,因为当逃避成为一种习惯,就会永远没有进步的可能。要真正的锻炼出能力,只有实践,而且这是一条比理论分析要更快、更准确、更可信的路。

    1月28日

    假如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今天的每一分钟,都相当于昨天的一小时,不!是所有的过去!如果没有明天,那么今天,就将会是我的一生,真实存在的一生,因为昨天已经过去。

    生命要承受很多,因此要有健康的体魄,健全的心智。而这,就要求我们做到两点:锻炼身体,抓紧时间。

    另外,要知道并记住一点:没有任何人有时间、有义务去了解你,重视你,喜欢你。甚至没有人应该给你好脸色。所有的一切,都应该是你自己去争取的。

    3月23日

    我发现,自己的生活半径正变得越来越小。我宁愿跟陌生人打交道,或者只跟熟悉到不用沟通的人来往。其他因为各种事件认识的人,在我这里都留不下印象,好像我在他们那里也留不下印象。也许是我想太多,他们都只是有自己的事情要做,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生活,没有时间来搭理你,但是我总觉得是哪里出了问题。

    我感觉自己真的变得越来越笨,理论知识没有丝毫长进,听课听的都变傻了一样,看书看挺多,却发现自己分析能力越来越弱,只是不断的记住了一些东西。

    常常总是想追求完美,对很多事情,很早就开始做了准备,到头来却总是没能做到完美,甚至都一塌糊涂。经常做一些本末倒置的事情,经常连自己想要什么都不知道,总是不喜欢、不敢表露自己最真实的想法。

    3月25日

    我发现了自己喜欢被目标化的原因了,因为总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与重视,却不想承担责任与风险,包括那些机会成本。因此,一旦我得到完全不被干涉的自由时,就会表现得无所适从。而自己又是一个不愿强迫自己的人,因此自己给自己定的目标大多不能实现,而别人交给我的任务,就基本上都能完成。然而,在大学里的生活,都相对独立而分散的,都各忙各的。而自己在没有目标时,常常会因散漫而没落,虽然有一个提醒这不要堕落的自我,但也完全没有强劲增长劲头。于是乎,一直不咸不淡,不好不坏,波澜不惊……

    3月28日

    让别人帮你做决定,就是听天由命。或者总是到最后关头,才抓紧时间被迫去完成一件事情。常常因为自己不想去做一件事,就用做别的事来替代,甚至在没有人看见的时候故意跌倒,找各种借口、各种理由来逃避,来麻醉自己。

    很多时候,真实的你,不是自己想成为的那个你,不是自己认为的那个你,而是别人眼中的你。你现在在别人眼中,就是一个没有规划、不求上进的人。而你自己总认为,改变自己需要等待一个契机,因为现在不是改变的时候。你的没有规划还表现在没有备选方案,一旦这次失败,就不知道怎样重新出发了。就像一切又回到了原来的状态,原来的起点,再来一遍……

    4月8日

    是不是那些不太真实的东西,才可能更受人喜欢?这与我内心深处的想法一直是相背离的。也许因为赤裸裸的东西,必定会刺痛人们的神经;而经过修饰的东西,才能登上大雅之堂:这就是寓理于礼。所以礼多人不怪。

    因为父母的缺位,我从小就不得不自己去面对很多东西,看似锻炼人,而这对毫无承受能力的心灵的伤害,比人们想象的要大。就像住在一个没有顶的屋子里,时刻提心吊胆,恐惧着、忧虑着、等待着每一次刮风下雨。

    于是后来,我总想去一个不为人知、远离喧嚣的地方,一个能让我躺下,心无牵挂的,美美的睡上一阵子的地方。学校对我来说更像什么呢?就像是一个成长的空间,一段成长的时间。所以,一直以来我都还是很喜欢待在学校里的,我不知道,以后我能否勇敢的面对生活,成熟的接受现状。我什么时候能够真正的强大呢?什么时候我能自己给自己搭建一个遮风避雨的空间呢?

    警句:

    用最真实的自我,才能遇见最该遇见的人。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