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我谋士单挑吕布,很正常吧 > 第五章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第五章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曹操看他说的如此自信脸庞,不由得露出几分好奇之色。

    “你是如何劝说臧霸的?之前我也派人前去劝降,可是对方都置之不理。”

    赵宁脸上露出一抹笑容来。

    “一开始这些黄巾军觉得能够击败主公,所以士气如虹击败了鲍信将军。”

    “可是在主公面前接连大败,一时之间被困于此,进退不得。”

    “除了投降他们没别的办法,只不过担心主公会秋后算账。”

    “所以我想问一问曹公,心中有何打算?”

    曹操一听捋着自己的胡须,却问了另外一个问题。

    “对了,还没有请教先生的表字。”

    赵宁的脸上有些尴尬。

    自己作为一个穿越人,前主人也只是一个平民百姓,哪里有什么表字。

    于是他就实话实说。

    “尚且没有!”

    曹操的脸上更是露出几分惊奇。

    “那师承何人?”

    “没有师傅!”

    如果是换成袁绍在这里,肯定就不会再往下多问。

    没出身,没名师,没来历。

    这种三无人员在他看来跟废物没什么两样,当武将倒还是凑合。

    可是曹操并不这么看。

    虽然说从目前的表现来看,赵宁的确不懂兵法,对于阵前厮杀也并不了解。

    但对于大势的把握的确精准。

    三言两语之间就能够劝说臧霸前来,何谈这份本事可不是谁都有的。

    如果一开始曹操只是出于笼络的目的将赵宁留在身边。

    现在他已经开始重视赵宁的作用了。

    于是他想了一下说道。

    “先生虽然无师承,但胸中自有锦绣,既然这样不如我就为你取个字,如何?”

    “那就有劳曹公了。”

    “虽出身寒门但眼光独到,将来定是国之良臣,不如你的字就叫良臣如何?”

    “多谢曹公赐字。”

    对于赵宁来说多个名字,也就是那样,可有可无罢了。

    而荀彧和戏志才则是对望一眼。

    这取表字在这年头可不是随便取的。

    一般都是家中长辈或者师长在成年之后,取表字以表达对此人的期望之感。

    曹操为他取字良臣,那就意味着他希望赵宁成为自己的帐下肱骨。

    这就让人有些意外了。

    虽然说赵宁的表现的确让人感觉有些惊讶,可是还不至于到这种地步。

    一行人返回大仗之后,曹操一落座,笑眯眯的看了赵宁一眼。

    “既然你有办法说服臧霸,那对于如何劝降他们也应该有想法吧。”

    赵宁微微点了点头,毫不犹豫的说道。

    “其一就是屯田,如今天下大乱,百姓逃难,天地荒芜。”

    “这黄巾军有百万之众,把这些人撒出去,就能够把这些田地重新开垦出来。”

    “另外一条就是优中选优,从这些人里面筛选出来那些青壮另编一军。”

    “择一名大将统带,如此一来这些人就会成为主公的立身之本。”

    戏志才轻轻皱了一下眉头,反驳道。

    “这些黄巾军到处烧杀抢掠,军纪败坏,若是如此的话,恐怕难以掌控。”

    等他话音落下之后,赵宁便直接开口说道。

    “想要让这些人听话,就要给足够多的好处,曹公可以颁布命令。”

    “但凡愿意为主公效力之人,可以多分田地!”

    “另外就是笼络黄巾军那些头目,让他们的位置不变,同时也明正军法。”

    “只要主攻以身作则,他们作为投降之人,也必然不敢乱来。”

    荀彧听完之后,轻轻点头,开口赞叹道。

    “这些人也是活不下去才愤而造反,若是能够多分田地,必定能够让他们安心生产。”

    “利用军功来奖励这些人,倒是一个好法子,反而能够激励这些人奋勇杀敌。”

    而曹操这时候则是提出来的一个问题。

    “可是这些黄巾军数目如此巨大,长久下去始终会闹出乱子来。”

    “将他们安置拉到各地去也不妥当,集中安置又会出问题,这又要如何解决?”

    这时候赵宁淡然一笑。

    “世兵制,每隔一段时间便从这些黄巾军之中挑选出来青壮让其从军。”

    “并且可以颁布命令,他们这些人除了从军之外只能务农。”

    “而且一旦成为军户,就可以父传子,子传孙世代无穷尽。”

    “如此以来他们想要闹事,没有这些,青壮也难以成功,隐患也可以一并消除。”

    曹操一听当下便鼓掌笑道。

    “良臣这法子好,甚合我心。”

    当然合你的心意了。

    赵宁心中对此那是充满信心。

    因为这世兵制就是曹操搞出来的。

    目的还是想要尽可能的将黄巾军掌控在自己的手中。

    毕竟这些人提刀造反的事情干惯了,把他们跟普通百姓混合安置肯定不妥当。

    既然如此,那就干脆直接把他们当做军人给管起来。

    如此一来是一举两得的局面。

    既能够保证生产,又能有稳定的兵源。

    只要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兖州就是囊中之物。

    如今面临大争之世,也有资格进行争霸天下了。

    几个人又商谈一番将世兵制的事情完全敲定。

    曹操看着赵宁是越看越喜欢。

    等到众人散去,单单把他给留了下来。

    “良臣真是没有想到你出身贫寒,却有如此,这等见识!这当真是难得。”

    “如今这天下动荡,烽烟处处,眼看着乱世已经到来。”

    “以你之见,如何做才能将这乱世终结还天下一个太平景象。”

    这个问题有点大,赵宁略微想了一下。

    “董卓如今挟持天子,到了长安,可以他之能未必能够长久。”

    “那吕布乃是三姓家奴,见利忘义,只要有人从中挑拨这两人之间必定失和。”

    “可是现在的天子没有什么威严,天下的诸侯已经开始各行其事。”

    “所以主公在这个时候应该先稳定兖州,然后再图徐州以待将来。”

    曹操听完之后轻轻点了点头,表示认可。

    “良臣说的及是,可是有传闻说,孙坚自洛阳宫中得到传国玉玺。”

    “如今这玉玺听说又到了袁术的手中!”

    赵宁一听就明白过来,曹操的打算,于是便直接说道。

    “主公没有听过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这句话吗?”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