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江东二张

    既然已经开喷了,那赵宁也就不再客气。

    “大汉立国四百年,权贵们利用权力兼并土地,逼良为奴。”

    “以至于平民百姓生活困苦难以为继,曹公惩处权贵豪强给生民以喘息之机,何错之有?”

    “黄巾之乱为何会如此猛烈?究其根源,还是因为百姓们没有了活路。”

    “若是人人能够太平安康,谁还会跟随张角铤而走险?”

    郑玄说到底还能品格还是有的,对于这些事情,他无法否认。

    “自明说的的确有些道理,可是当今天下大乱,应当先恢复朝纲再说其他。”

    这就是典型的用想象去看待问题。

    赵宁直接摇了摇头,断然否决道。

    “先生此言差矣,若基础不稳,盖的楼越高就越容易塌。”

    “只有从一开始就让这些权贵们明白什么事情该怎么做,立下规矩来。”

    “如此一来,百姓们有了盼头也就会愿意安居乐业。”

    “否则的话,今日不知明日事,还有何人会安心种田?天下岂会安宁?”

    这就是类似于先有鸡和先有蛋的问题了。

    郑玄作为一个太过于想当然的知识型学者,有些事情自然体会的没有那么深刻。

    于是便引经据点开始反驳。

    而赵宁听了半天,说老实话有些他听不懂,因为说的太深奥了。

    不过他还有别的办法,当下就直接说道。

    “所谓百闻不如一见,身体力行,方为治学之本。”

    “先生与其留在徐州,不如到兖州去走一走,亲眼看一看当地的气象如何?”

    “当然这是指平民百姓日子过得怎么样,而不是说跟当地的那些读书人整日讨论。”

    “毕竟坐而论道,事中眼界还是有些窄了,最起码要知道这些水是怎么涨起来的才行!”

    郑玄听完之后想了一下头表示认可。

    “要老夫走这一趟自然可以,不过老夫有两个条件要提前说明。”

    “第一就是绝对不会出仕为官,第二曹孟德必须要答应老夫来去自由。”

    这两个条件也并不苛刻。

    郑玄到了兖州之后,要是觉得好留下来教授学生,天然的就会成为自己的人才培养导师。

    这时间一长收益自然不消说。

    这可远要比当官的作用更大,于是赵宁毫不犹豫的说道。

    “先生请放心,我有把握绝对可以说服曹公答应这两个条件!”

    “要是先生信得过我,随后我便会启程返回兖州,先生可否会同行?”

    郑玄既然答应下来,那也绝对不会食言,当下就点了点头。

    “如自明所愿。”

    “另外还有一件事情,张昭张子布如今被陶谦困于下邳,这也是颇有才能之辈。”

    “你要是能够助他得脱牢笼,倒是能够成就一件美事。”

    张昭在下邳?

    赵宁还真不知道这件事情。

    江东二张名声可是不小的,于是他便问道。

    “先生可听说过张纮?”

    “你说的可是张子刚,张茂才?”

    所谓的茂才就是汉代的秀才,因为这年头读书的人相对比较少。

    而且已经有了科举的雏形,通过选举考试便会被称为茂才,原本是称为秀才。

    为了避汉光武帝刘秀的名讳,所以将秀才改为茂才。

    论本事要比孝廉更具真才实学。

    赵宁觉得应该是同一个人,于是就点了点头。

    “应该就是此人了。”

    郑玄当下就笑了起来。”

    “张子刚如今正在自己的老家广陵,你要是有心,可亲往拜访。”

    没想到这一趟真没白来,要是能够把这个江东二张笼络过去,江东孙氏就少了两个肱骨之臣。

    不过郑玄既然没得话说清楚,他也没问。

    拜别之后,赵宁便赶回下邳,第一时间到陈登府上去拜访。

    此时陈登正在宴客。

    这人衣着华贵,看起来相貌堂堂,颇为不凡。

    陈登将他引入厅堂之后,便笑着介绍到。

    “自明来来来,快来拜见糜别驾!”

    一听这官名,陈登就猜到对方的身份。

    他就是徐州第一富豪,大名鼎鼎的富商糜竺。

    其自己家中所豢养的家仆和食客都有过万人,有多少钱谁都说不清楚。

    而且这官名是别驾从事,乃是刺史之下第一人。

    相当于徐州处理政事的二把手。

    赵宁一听便笑着拱手说道。

    “没有想到别架当面,一直还没有去拜访,当真是失礼了。”

    糜竺听到这话以后,摆手笑道。

    “自明客气了,前番我有事不在下邳,故而没有与自明相见。”

    “今日一见果然是非同凡响!”

    赵宁自嘲的一笑接口说道。

    “是不是觉得我五大三粗,绝非善谋之辈?”

    糜竺一愣没想到他会如此说自己,如此洒脱不羁,让他心生好感。

    “的确如此,若不是元龙说起,我是万万想不到。”

    “自明就是智计百出的一名谋士。”

    陈登看他两人,客气个没完,便笑着说道。

    “有什么话坐下来再谈!”

    等到三人落座之后,陈登便开口问道。

    “这两天自明与郑司农坐而论道可有什么收获?”

    “先生准备与我一同返回兖州,看一看我所做之事,是否有不妥之处。”

    陈登一听这话愣了一下,然后回过头去跟糜竺相互对望一眼。

    分明是对这个消息有些不敢相信。

    这时候赵宁继续说到。

    “另外我听说张子布在下邳城中可有此事?”

    陈登轻轻点了点头,开口解释道。

    “陶公欣赏张子布的才华,向朝廷举荐他为茂才,可惜子布坚持不受。”

    “如此一来让陶公以为他是持才孤傲,一怒之下将他囚禁在下邳。”

    没想到是这么回事,赵宁想了一下就说道。

    “我也是在先生那里听说了张子布的才华,想要当面拜访一下。”

    “不知此事可否能够成行?”

    陈登沉吟片刻,看向了糜竺。

    要是论身份而言,糜竺要比他高上许多。

    略微想了一下糜竺这才说到。

    “自明有这样的心思倒也不是不行,不过恐怕要等上几日。”

    “我先跟陶公打个招呼,毕竟过了这么长时间,陶公的气也应该消了!”

    “到时候自明在前去拜访也不迟!”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