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徐晃投降

    杨奉等人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仓皇撤退徐晃负责断后被拿了一个正着。

    赵宁一看机会来了,便马上对曹操建议道。

    “曹公这徐公明虽然说是杨奉的部下,不过屡次三番劝解杨奉都不得用。”

    “就算如此,还愿意段后为自己的主将争取机会,说明其是忠义之人。”

    “若是能够收为己用的话,那么曹公手下就会多了一员大将。”

    曹操听到这话以后,便对赵宁说道。

    “那此事就交托自明了!”

    之前已经打好了基础,现在去劝降只是水到渠成之势。

    原本进攻正猛烈的曹军,这时候忽然得到军令,纷纷停下动作。

    徐晃现在也是勉励支持,见到对方不再进攻,心中也是松了一口气。

    不过他有些疑惑,为什么曹军不打了?

    就在此时就见一人独自一人,越众而出,走近一些便看到马上之人,正是赵宁。

    徐晃一看心中就有了计较,一抱拳。

    “见过先生!如今两军对垒,先生来到此处,意欲何为?”

    赵宁叹了一口气,开口说道。

    “天子蒙难,杨奉没有想着为国尽忠,反而是为私利,而易于挟持陛下。”

    “公明效忠旧主这没有错,可是如同这般不忠不孝不义之辈,也值得追随吗?”

    “曹公有命,若是公明你愿意放下刀兵,那么便可以既往不咎。”

    “生死之间,存亡之地,公明当好好想一想,男子汉大丈夫,何所为何所不为!”

    说到这里,他的目光越过徐晃,看到他身后的那些士兵。

    “这些人都是你的部曲,跟着你出生入死百战沙场。”

    “难不成你想要这些人跟你一起陪葬不成?”

    徐晃此时心中早就有了决断,杨奉独自逃脱自己帅人给为他断后争取时间,已经是仁至义尽。

    该说的他已经说了,杨奉听不进去,而且还猜疑到这种地步。

    落到如今下场,该有的恩情也还的差不多了。

    于是徐晃当即便拱手说道。

    “请先生回报曹公,徐晃愿降。”

    曹操根本就没有把杨奉看到眼中。

    既然徐晃投降战事结束,他直接下令,继续行军。

    而此时天下闻名的温侯吕布,惶惶如丧家之犬。

    之前逃出长安不知道自己该往何处去,于是他就决定去投靠汝南袁术。

    因为在吕布看来自己杀了董卓,算是为他们袁家报了仇。

    当年酸枣会盟共同讨伐董卓的事情传出以后。

    董卓就把袁家留在洛阳的人给杀了一个干净。

    所以就派人写了一封信钱去送给袁术。

    结果没想到袁术对他这个三姓家奴,可是内心厌恶,直接拒绝。

    吕布收到回信之后,整个人有一些茫然。

    于是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态度派人写信给袁绍。

    结果没想到袁绍觉得温侯吕布,天下为民,又是难得的猛将,于是便答应接纳他。

    这一下终于有了去处,吕布兴高采烈的去投奔袁绍。

    曹操得知此事之后,非但不担心,反而哈哈大笑。

    “一山岂容二虎,这一次吕奉先到了袁本初帐下,必生事端!”

    他对袁绍可是太了解了,虽然说优柔寡断但可不蠢。

    吕布更不用说,连着拜了三名义父,到了现在已经贵为温侯,更不可能屈居人下。

    这两人在一起怎么可能不擦出火花来?

    荀彧也是点头,常常出了一口气。

    “曹公说的及是,而且如今冀州还有黑山军!短时间之内,袁绍不会难下。”

    “我们更应该趁着这个时候休养生息,积蓄实力!”

    这说起来将来曹操就不免有些头疼了。

    “话虽这么说,可是现如今徐州暂时不能得,而袁术实力雄厚而且汝南之地临近长江。”

    “我们要是得了汝南,一旦遭遇攻击,首尾不能相顾,便会被人分而破之。”

    “自明前两天说可以想办法解决洛阳的大瘟疫,不知可有结果?”

    赵宁点了点头,若有所思的说道。

    “前些时日听到有小儿传颂歌谣。”

    “三月茵陈四月蒿,传于后世切记牢,三月茵陈能治病,五月六月当柴烧。”

    “据说这歌谣乃是出自于一名叫华佗的名医之手,我已经派人去寻访了。”

    “另外也在民间搜寻那些有本事的医生,首先要断症才能够依据此治疗洛阳瘟疫。”

    曹操也知道洛阳瘟疫流行了这么多年,那不是短短时间就能治住的,于是嘱咐道。

    “此事若能成则罢,若不能成,咱们另想他法就是。”

    但是赵宁则是一副信心十足的样子说道。

    “曹公请放心,此事必定能成,到时候天下一定会传送曹公之大名!”

    要知道这洛阳大瘟疫,民间多有传闻。

    甚至有人说这乃是天降惩罚的征兆。

    说是当今朝廷腐朽不堪上天降下惩罚以示惩戒,更有人说这是改朝换代之象。

    可以说谁要是把这大瘟疫给治住,能够获得的声望不言而喻。

    曹操当然明白这个道理,他沉吟片刻,郑重的问道。

    “自明若是在两年之内能够解决洛阳之事,或者说初见成效。”

    “那我便支持自明,否则的话,此事暂且延缓,等到将来有机会再做也不迟。”

    现在吕布去投靠了袁绍,留给他的时间最多恐怕也就是两年。

    利用这两年时间,曹操必须考虑下一步的动作,如果能够将洛阳拿下,那自然是好事一件。

    西边只要防住函谷关,在黄河沿岸严管港口,占据虎牢关!

    如此以来要不是五倍以上的兵力想要攻克洛阳,那是痴心妄想!

    更不要说这里原本就是一个粮食的产地,经过历朝历代的开发,农业高度发达。

    水网密布良田处处,只需要一两年的时间恢复过来,洛阳就是帝王之基!

    赵宁自然知道这件事情牵涉重大,他略微想了一下,然后说道。

    “两年时间差不多可以了,不过我有一个提议。”

    “只要你能够做到这一点,有什么话尽管说。”

    “将黄巾军,优中选优,精锐留下参军剩余人将来可以迁到洛阳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