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马前卒

    翌日,朝堂。

    陆言坐在龙椅上正悠闲的用手指打着拍子。

    今天他不是主角。

    主角是刘伯温,和那朝堂上的诸公。

    他只是个裁判。

    一个拉偏架的裁判。

    明朝的朝堂是历史上比较特殊的一个朝堂。

    明朝朝堂议事一般都会由一件小事抛砖引玉,然后引出背后的事件。

    “臣今日听闻江西山阴县有一养殖户李二,以养鸡为生,不想前段日子,发现自己的鸡都被撑死了。经查明,是鸡吃了有问题的谷子,而谷子是从官仓流出的。于是李二将告官,告到了县衙,被山阴县令驳回。随后李二将此事又告到京师的转运司衙门,经查明,山阴县所流通谷子,皆掺沙子售卖。而卖出的谷子,到百姓手里能吃的十不存七。但是山高路远此事无人理会。”徐阶说道,被皇帝传唤,在京中留置。

    今天破格让他参与朝会,第一次就成了刘伯温的开团手。

    “此事应该归谁管?”刘伯温道。

    “回刘大人,官仓一直都是户部直属监管。”徐阶答道。

    “吕不韦,你可知此事?”陆言正襟危坐。

    “臣即刻派人彻查此事。”吕不韦上前一步道。

    户部尚书吕不韦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说知道吧,纵容犯错,自己明知故犯;不知道吧,有不查之职,但是相对来说后者的锅要下很多。

    而借此事也不是刘伯温要搬倒一个户部尚书,只是找个由头,自己的目的已经达到。

    再说要在朝堂上搬倒六部以上任意一位,以这么个理由,显然有点年轻了。

    “臣以为,朝中之事,诸公远离地方,多有不查,也不怪各位大人。但臣希请皇上建立内阁学士府,检查地方官员,以证法度严明,也慰百姓之心。”

    “准!”

    “皇上,臣以为建立内阁之事,刘大人只是提出一个意见,并未成熟,还需时日商议为好”第一个跳出来的是太尉高俅,太师蔡京已经朝他眨眼很多次了。

    “张让!”陆言道。

    常侍张让往前迈出一步,宣道。

    “奉天承运,朕封刘基刘伯温为内阁大学士,以文渊阁为司属,组内阁,官居一品。另以高拱、徐阶、张居正辅之,共同监察地方文武官员,有议政之权。钦此!”

    “臣谢主隆恩!”

    以刘伯温为首的四人齐齐跪下接旨。

    其余朝员陪跪。

    高俅瞪了蔡京一眼,心里这个骂呀,你差点害死我,明显这皇上已经和这刘基串通好了,你还让我上去堵枪口。

    高俅按着自己扑通扑通的小心肝悄悄的躲到了一边,再也不敢张嘴。

    陆言斜撇了他一样,也不再理会。

    “内阁朕打算设立七人,但朕思来想去,朝堂诸公能者太多,朕一时无法抉择,不如后面以功勋为准,由朝堂诸公来自行推举,服众者居之!”

    “另外,朕已经查出鳌拜、前礼部尚书贾似道、前刑部尚书李严,此三人结党,均与金人有深入往来,甚至派出了刺客遇在京师刺杀京中权贵要员。已经严重至此!如不是和珅和大人亲自禀报,朕都不愿相信!”

    “诸位!你们可知此事啊!”

    “都打到我朝堂上来了!”

    “皇上息怒!”百官不敢抬头。

    “息怒?朕如何息怒!你们告诉朕,金人已狂妄至此,这要如何息怒!”陆言怒道,一半是装的,但是气氛一定要到才行。

    陆言停顿了一会儿!

    无人敢应。

    “太师,太傅,太保,你们三位身为帝师,资历最老,年龄最长,你们先给朕个意见,看怎么解决!”

    “臣认为,需命锦衣卫彻查京师,我朝中必有金国碟探。”司马懿上前一个说道。

    果真老狐狸,这些我都昨完了还用你说。

    陆言心道。“太傅所言极是,臣私以为,此事应该还有幕后主使,应该继续深挖。”蔡京到。

    “回陛下,臣有不同看法。既然金国已经公开明目张胆行事,我大明就应该立即做出反制!”

    太保曹操道。

    “老师可有具体对策?”陆言问道,理论上三位帝师自己都要叫一声老师的。

    “老臣以为,我大明与大金迟要干戈相向,不弱早做打算,所谓先下手为强。金国挑起事端,我大明就有攻打他金国的理由。不过开战,需要粮草、辎重,宜早做准备。”

    “臣以为,对金开战,不若议和。刺客之是有待商榷,理由并不足。再者,两个开张,劳民伤财,我大明的江山刚刚稳固,老百姓的生活刚趋平稳,现在开战,不利于我黎民社稷!”秦桧道。

    老东西,早就知道你有这出。

    “臣附议。秦相所言极是,我大明刚治理好山西水患,国库已不丰盈,如今开战,必将导致国库空虚,输赢不谈,开战本就是伤过本之事。”严嵩道。

    “那两位丞相有何更好的对策?”

    “议和!臣以为议和最好,化干戈为玉帛,赐以银钱美女,保我大明百年河山无恙。百姓也不用饱尝流离之苦。岂不善哉?”严嵩说。

    “臣亦认为如此。议和乃国家之福,社稷之福,天下苍生之福,我大明朝廷之福!望皇上明断!”秦桧附和道。

    “你们呢?有什么想法!”陆言没有理会这两个老东西,对于他们的跳反,自己早已预料到,只是没想到会说的这么清新脱俗,又厚颜无耻。

    下面诸公有主战的,也有主和的。

    还有两边都不站队和稀泥的。

    “朱标,朱棣,你们怎么看?”

    “儿臣以为,必须要打,大金欺我太甚,如果不消他锐气,恐怕以后只会变本加厉!”朱标答。

    “儿臣也认为大哥说的对!这金国必须要打,请父皇许我两万精兵,儿臣愿做先锋!”太子朱棣道。

    “好!朕的儿子果真没有一个熊包!”

    “朱棣朱标听旨!朱棣,真给你两万人马,火速赶往山海关,督关外诸狄国!尤其后金!如有异变,即刻镇压!”

    “是,儿臣遵旨!”

    “朱标听旨,朕命你到巴蜀督办粮草,后领三万精兵驰援韩世忠部!”

    “是!儿臣遵旨!”

    “曹太保听旨,朕要你督军,坐镇顺天任征金大元帅,总指全军!携太原李渊、甘肃董卓,一同对金开战!”

    “臣领旨!”

    “刘基,朕任命你为军师兼后方总调动,负责军需调配筹备事宜。”

    “臣领旨!”

    “张让,拟旨!”

    “是!皇上!”

    “任命韩世忠为左路兵马元帅兼冀州刺史,岳飞为右路兵马元帅任泰州刺史!”

    “任戚继光为福州、台州刺史,督海防安全!”

    “加封西凉王董卓为凉州刺史,李渊为晋州刺史,赵王赵匡胤为蓟州刺史,屯田整军备战!”

    “另召骁骑将军潘凤回京述职!”

    一道道圣旨随着张让一声声是不停的下发。

    今天,陆言正式代老朱朱元璋整顿朝堂。

    这大明,不管是姓朱还是姓陆,都是华夏的。

    他正以一种强横的态度告诉全世界,我华夏不可欺。

    “都听好了!朕要灭金,再有主议和者朕让他去当马前卒!”

    朝堂一片寂静。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