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哲别

    属下带着两串糖葫芦回来,一串自己吃着,将另一串递给哲别,他已经将路打听好了。

    “大人,拐过这个弯一直往前走就是皇城了!”

    “好!知道了!”

    “这玩意儿里面真酸!”哲别说完匝了匝最,将剩下的半串又扔回给副将。

    “大人你真不懂享受,这么好吃的东西咱草原可吃不上!”

    副将说着,将哲别扔过来的半串又咬了一颗山楂下来。

    哲别不理他,将胯下小马转过大道,往前快跑了两部,勒马收缰。

    胯下小马听话的定在大街上。

    哲别卸下背上的大弓,抽出一支箭矢,抬头拉弓!

    朝着皇城上空射了过去。

    这一箭一去就是一千多米。

    皇城内,似感受到这支箭的气息,方长直挺挺的看着天空,看着箭矢朝自己的方向射来。

    一动不动的就那么看着。

    天空中的小黑点,像苍蝇一样。

    越来越近,越来越快!

    在距离只有半米的时候,方长伸手,将那支箭稳稳的接住。

    巨大的力道将方长的手磨的发出烧焦的味道。

    “是一支信箭!”

    方长将缠绕在箭身的书信取下交给陆言。

    然后方长取出了自己的弓,这是他头一次拿出那张弓。

    不过没有放入箭矢,只是对着刚才箭来的方向,蓄力,拉弓。

    “嗖!”

    像是有什么东西射出去了一样。

    方长这才收回自己的弓,默默念了一句。

    “信已收到!来而不往非礼也!”

    哲别在街道正中立了许久,感受着中原的风中所散发的繁华与奢靡的味道。

    突然警兆响起。

    这是作为一名弓箭手的敏锐本能。

    哲别睁开眼。

    可是什么都没看见。

    嗖一声。

    一道罡风从脸边划过。

    坠在地上。

    砸出了一个圆圆的小坑。

    哲别摸摸脸,一丝鲜血渗出。

    哲别将带血的手指放入嘴中舔了一口。

    “有点意思!”

    副将戒备地上前。

    “大人,没事吧!”

    “没事!先去驿站!”

    “是!”

    “后面的加快脚步,到了驿站我们再歇息,快点快点!马上就到了!”副将喊着。

    皇宫里。

    陆言打开信纸。

    看着上面的字。

    我,孛儿只斤.铁木真,蒙古帝国的成吉思汗,向大明皇帝致以亲切的问候。

    我大蒙古帝国,愿意与你明朝结成友好战略伙伴,缔结同盟,在未来的日子里共同进退,共享战果,共同御敌!

    但前提是,我希望你大明帝国,能让我看到有与我合作的能力!

    同样的书信,一式两份,相同的意思,我也给大金过送去了一份。

    但是我还是希望,如果你们两国开战,胜利的一方是你们大明!

    ————你伟大的盟友蒙古帝国成吉思汗

    孛儿只斤.铁木真

    陆言看完就笑了。

    这个成吉思汗挺有意思的。

    “张让,宣首辅刘基来御书房见我。”

    “是!奴才这就去!”一炷香后,身在御书房的首辅大人刘基捧着书信,露出了和陆言一样玩味的笑容。

    “伯温,你看着铁木真是狂妄过头了呢?还是驱虎吞狼之计?”陆言问道。

    “依我看,是纯粹的狂妄!”

    “如果只是作为一个阳谋,这种挑拨算不得驱虎吞狼,太小儿科了。如果按游牧民族的粗犷性格更像是一种狂妄的自信。仅仅是一种狂放的邀约!但是起野心,大的惊人!此子比那金人要凶险上万分!”

    “我也这么想,狂妄有余,智商不足!”

    陆言问道。

    “那要怎么回复他?”

    “先看看他的使者怎么说!”刘伯温道。

    “也好!”

    “那蒙古使者现在何处?”刘伯温问道。

    “回大人。已经下榻在洪武门附近驿站!”张让回到。

    “让西厂派人盯着点!”

    “是!”

    “是盯着下我大明的文武官员!”

    “别轻易招惹他们!”

    刘伯温补充道。

    “是!小的明白!”张让退去。

    翌日晨

    朝堂上蒙古使团站作中间两排。

    文官武官依旧是站在两边,只是比平时让出的过道更宽一些。

    从昨天起就已经在京城中议论开了,在明金两国即将开战的时候,蒙古帝国这时候派来使团是什么意图?

    借机交好还是光明正大勒索财物?

    谁心里也说不清楚。

    “蒙古使团长使哲别,拜见大明皇帝!”

    哲别上前躬身一拜。

    “你就是铁木真身边那个神箭手哲别?”

    “正是!”

    “昨天的书信是你传的?”

    陆言确定一下书信真假。

    “是!”回答的不卑不亢。

    陆言没有继续问为什么不拿到朝堂上说,因为那信正面说朝廷脸面上下不来。

    所以也自然明白哲别的意思。

    心里还默默的点头,哲别会办事。

    “此次蒙古使团来我大明,你怎么看?”陆言问道。

    他想知道哲别的态度。

    “大汗的意思已经写在了书信上,我只是个办差的。”

    “大明地处沃土,繁华兴盛,确实是我草原所不及。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钟灵毓秀之地,也卧虎藏龙,昨天与我对射之人,如果有机会我还是想切磋一下的。”

    “哈哈,来使说笑了。原来是客,我大明招待客人是美酒佳肴,是朋友,好酒好肉;是敌人,才是那刀枪棍棒!”

    “殿下说笑了,哲别并没有别的意思,只是英雄惜英雄罢了!不过这个事也不急。先说些急的。”

    “此次前来,奉大汗之命,给大明皇帝殿下带来了良驹千匹,还有一些我草原上的特产,也希望可以换回一些中原的丝帛锦绣,美玉瓷器。”

    “好!蒙古大汗心意我领了!我大明正缺少良驹!”

    “赵高,带使团使者去御马监,把马匹清点安顿照料好,出了问题拿你是问!”

    “丝绸绫罗不难!不难!”

    “来而不往非礼也,待清点完毕,我命人折算,按市价双倍返还。另赐贡茶百斤,美酒千坛!”

    “谢殿下恩赐!”

    “不急,等下还有嘉宴歌舞招待来使。”

    “谢殿下!不过还有一事需要向殿下说起!”

    说着哲别拍了拍手。

    上来几个随从。

    没人端着一个托盘上来。

    托盘上摆着玉如意,黄金千两,字画两幅,美女四名。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