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苟在妖魔世界当皇帝 > 第31章 国运根基:农田产量(求票求评论)

第31章 国运根基:农田产量(求票求评论)

    宁园明是下品灵根,修仙的天赋很普通。

    下品灵根,连加入仙宗仙门的资格都没有。宁园明为了修仙,起初是依附于某个大宗门当仙农,在灵田里劳作,种植灵米。

    年轻的时候,宁园明还追求更高的境界、更强的实力,还试图寻求机缘,可很快现实就将他打击到了:机缘难求,下品灵根更是绝无可能。

    他认命了,老老实实当他的仙农。

    在修仙界,仙农是地位最低的,甚至不如那些没有宗门的散修。好处是很安全,没有人会为难仙农。

    不管是宗门争斗,还是劫修劫掠,都没人针对仙农。毕竟仙农是出了名的:实力低微、穷困潦倒。

    就这样,宁园明当了一辈子仙农。他没了境界上的追求,兴趣爱好变得和普通老者差不多,种花养草,练练书法。

    虽然是修仙者,但他除了炼气期的境界,其他什么也没有。连攻击性的法术都忘光了。

    他从不争勇斗狠,平日修身养性,还有吃不完的灵米,所以比普通的修仙者要长寿。寻常炼气期的修仙者,活不到125岁的高龄,能活到120岁就算不错了。

    由于年事已高,宁园明的修为开始倒退。

    他巅峰时候炼气期三层,如今倒退到炼气一层。

    他想着找个风景好的地方养老,远离修仙界,于是来到贺吴庄。这一住,十几年过去了。

    哪怕是黑石山寨收例钱,他也照常缴纳,绝不惹事,和普通人无异。

    宁园明对自己这辈子很知足,他出身自穷苦的山村,普通人能活六十岁就不错了,他无病无灾活到125岁。

    “这里就是老宁头的田,总共十亩地。那边是他住的院子。”

    吴胜男把楚云带到宁园明的地头。

    楚云不懂农田,但他看得出来,这里种植的水稻和旱稻,和别人的不一样。

    “走,咱们去拜访一下这位老宁头。”

    三人朝着宁园明的院子走去。

    咚!咚!咚!

    吴胜男上前扣门。

    “谁啊?”

    院子内传来一声苍老的声音。

    “宁大爷,是我,胜男。”

    片刻后,宁园明打开院门。他看到楚云和王憨虎的时候,愣了一下,尤其是看王憨虎的眼神带着些许戒备。

    “是陈老板呐,快请进。”

    宁园明对楚云的印象很好,肯为乡亲们办事都是好地主。

    只是宁园明的性格是绝不惹事,活了125岁的他见过太多恶人,也见过太多世间艰辛与无奈。所以只要不是惹到他头上,他对一切都看得很淡,能避就避,能忍就忍。

    楚云对宁园明拱了拱手:“宁老,今天尝到你种的米,觉得很好吃,就让胜男带我过来拜访一下。没有提前打招呼,打扰到你的话,请见谅。”

    宁园明摆摆手:“乡里乡亲的,不用这么客气。要不是陈老板,我还得多交税粮呢。快进来吧。”

    说着,他带楚云三人走进院子。

    楚云打量着宁园明,只见宁园明微微佝偻着身躯,身上皱巴巴的皮肤如同枯木,穿的衣服是很普通的粗布麻衣。

    除了那双清澈精明的双眸,宁园明看起来和村里的其他老人没区别。

    然而王憨虎在楚云耳边低声说:“老板,他是修仙者,身上有灵气。”

    楚云不动声色地轻轻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

    宁园明的院子不大,种满了花草。

    “宁老,你这字写得真好。”

    楚云注意到墙壁上挂着的几幅字,字体飘逸自然。

    “哪里,我随便写写的。”

    寒暄了几句后,楚云说到正事:“宁老,你农田里的那些稻米,是哪里来的品种,怎么和其他人不一样?”

    说到这个话题,宁园明没有隐瞒:“既然这样,我就不隐瞒了。我以前在仙宗当仙农,种了一辈子田。别的不会,就会种田。

    当仙农的时候我就喜欢研究各种品种的灵米,后来到了贺吴庄,这里没有灵脉,只能种凡米。

    我想着能不能用灵米和凡米品种杂合,培育一些奇特的品种。我试验了挺多,大部分品种都失败了,有的品种还有毒呢。

    现在我田里种的那些,是试验成功的品种,味道还不错吧。可惜,终究是凡米,没什么大用。”

    杂交育种?!

    楚云脑海中出现这个概念。

    没什么大用?

    怎么能说没什么大用呢,在楚云的观念中,这是最伟大的工程!

    “宁老,能不能一起去田里,你给我讲讲你的品种。”

    楚云对宁园明改良的品种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可以。”

    宁园明奇怪,为什么楚云对他研究的凡米品种感兴趣。别说凡米品种了,就算是灵米品种,也没有几个修仙者会感兴趣。

    修仙有百艺,炼丹、炼器、符篆、阵法、傀儡、御兽……诸多道途,种灵田的仙农是毫无疑问的最底层。

    一行人来到宁园明的农田。

    楚云指着即将收获的一亩水稻,问出最关心的问题:“宁老,你这种水稻,亩产有多少?”

    “两千斤出头,比寻常品种多一些。”

    两千斤?

    楚云暗惊,根据他最近的了解,别人家水稻能有一千五百斤亩产就算很不错了。

    “那种植这种品种,有什么特别的需求么?”

    他压下内心的激动,万一这种品种种植条件苛刻,没办法大规模种植。

    果然,宁园明解释道:“这个品种口味最好,有灵米的清香。种植需要水田,水不能少,而且周围环境要带点灵气。贺吴庄没有灵脉,但山清水秀,有一丝灵气。”

    “宁老,你再介绍一下其他品种吧。尤其是产量和种植条件。”

    此时的楚云,神情很兴奋,像是中了大奖似的。他发现眼前的宁老就是一座宝藏。

    “旁边这种,亩产一千八百斤,种植条件倒是和普通水稻无异。它还抗虫呢,不怕一般的虫害。

    那几亩旱田,有特别抗旱的品种,只要种植期间下过一次雨,就能有八百斤的亩产。

    ……”

    宁园明越说越多,他还有很多培育的品种没有种下。当了一辈子仙农,他没有别的成就,只有这些培育出的凡米品种。

    有人对他的凡米品种感兴趣,他挺高兴的。

    “哈哈哈,太好了,哈哈……!”

    楚云忽然大笑出声。

    改良品种、提升粮产量,这是国运提升的根基啊,是能名传万世的伟大功绩。

    粮食产量多了,能养活的人口就多了。人口多了,各行各业能推动发展的人就多了。

    所以楚云才这么激动。

    旁边的王憨虎莫名其妙:老板这是怎么了?

    他是修仙者,不了解凡米品种的好处。

    “宁老,你知道这些品种推广开,能多养活多少人么?能让很多人脱离饥饿、填饱肚子。”

    “我以前想过,可我这把年纪了,种点粮够自己吃就行,顾不得其他人。我啊,没太大的追求,安享晚年即可。”

    听到宁园明的话,楚云能理解。

    在这个时代,人人都是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有好东西,宁愿自己藏着掖着,没必要拿出来徒增事端。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