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从1978开始追风逐浪 > 第3章 改变命运的三条路

第3章 改变命运的三条路

    “老二、你和那个谁的亲事肯定是没信了!指望着你大给你们弟兄们找媳妇是指望不上了,现在屋里你当家,你得赶紧想办法。队里都传着说咱屋里一窝子光棍,我到队里干活去头都抬不起来。你大哥难找媳妇,你得赶紧抓紧,老三也到了找媳妇的时候,老四子也快了。”

    对着便宜老爹发泄了一堆怨气后,宿母将话题转向了宿建平。向他重伸起作为一家之主,当前最重要的责任。

    弟兄四个全是光棍,老大已经二十八了,最小的老四今年都十五了。莫要说是农村,就是在城里,也都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母亲之所以支持宿建平夺权,最关键的因素就是不想让儿子们全都打光棍。

    当年大儿子在适婚年龄因为一堆事耽误着没找上对象,除了外部原因外,与宿父的关系也不小。老太太心里明镜似的,她知道在几个儿子里,老二是最有本事的,改变家庭面貌的责任越早摊到老二身上对整个家庭越有利。

    被埋怨了一通的宿父顶着一张大红脸在油灯下拿着烟锅抽烟,见说的是儿子的婚事,他猛嘬了一口烟,忍不住开口道:

    “老三和老四先不急,都还上着学。老二的的亲事,倒是有点眉目,前两天大房头康家崖的他姑回门,问老二婚事的情形,说她婆家有个侄女要介绍给咱老二。”

    “我当是你要说谁哪?康家崖的他姑说的侄女不就是康跛子的大姑娘?这亲事不成。”宿母一听老头子的话,不做思索便出口反对。

    “咋不成了?康跛子是跛着,他姑娘又没跛,听人说长的好着哪!咱平娃年龄也大了还和人定过婚,你挑三捡四的要干个啥?这屋里就没我说话的份了?啥都要你拿主意才成?说是让老二当掌柜的,我看是你要掌权。”见自己的主意被否,宿父顿时起急,很明显对于被夺权他心里还是很不愿意的。

    “我就要掌权,你能把我怎么样?还想像年轻的时候一样打我不成?五八年我偷了队里的几颗洋芋想着顾救一下娃娃,你把我在堵门背后差点打死!现在我把娃娃们都养大了,你还想着打我?看几个儿子能让着你!

    康跛子的大姑娘是没跛,但他家没劳力,不就是看上咱老二年龄大,干活好,把姑娘说给咱老二了给他们屋里下苦?我把儿子养大了,就是给他们下苦的?”

    宿母先是翻了一会旧账,好在最后没歪楼,将她不同意宿建平娶康跛子姑娘的理由往清楚里解释了一下。

    “江x,……”宿父很是气愤的用了一句时下最流行骂人的言语顶了一句宿母,然后转身到门外抽烟。

    ……

    家庭会议不欢而散,宿建平回到了三兄弟睡觉的土胚侧屋,躺着炕上看着露着椽条的屋顶发呆。

    家庭条件现在是自己最大的负担啊!就目前这情况,干啥都有拖累。即使破除阻力,想尽办法考上大学,自己也没法轻身上路的去读书。所以当务之急是搞钱?

    只是现在这个时代搞钱怕是比后世难的多吧?几乎没有任何一个能合法挣钱的出路,上那儿去搞钱?

    不过话说回来,挣钱的限制越多,其实挣到钱的机会就更多,只要你胆子大点。真要全面放开了,挣钱反倒不容易。据后世的记忆来看,眼下这个时期好像已经有人开始尝试着吃螃蟹了。钱难挣,屎难吃,不冒点风险,怎么可能挣到钱?在任何时候都是如此。

    好歹也是穿越客,对于未来得有个规划。

    就自身情况和时代现实来说,通过高考改变命运肯定是最稳妥和前途最明朗的选择。

    当前只要上了大学,即使再碌碌无为,混到退休县处级总有吧?改变命运的上策还是得着落在考大学上。

    不过不能在考大学这一条路上吊死,还得有个备选方案。宿建平觉得想办法进社(公社)办工厂,同样是一条很有前途的出路。

    目前通过招工的方式进大型国企几乎是不可能,大量的知青回城,再加上要解决工厂子弟的就业,使得农村青年进国企的门几乎全部关上了。人家城里的自家人都解决不了,谁还有心思管你乡里来的?

    相对与大型国企,社办工厂的统筹工门槛就低多了,尽管也不容易,但好歹是有个口子的。若是考大学这个独木桥挤不进去,进社办工厂是一个出路。

    将主意打到社办工厂,并不是宿建平看上了这些工厂现在的待遇,而是在未来有个难得机遇。

    即将到来的八十年代,最活跃的经济体不是大型国企,也不是什么民营经济,而是乡镇企业,也就是现在的社办企业。

    后来所谓的第一代企业家,从源头上来说,几乎都与乡镇企业、队办工厂脱不开关系。八十年代乡镇企业潮起潮落,应运而生、也应运而落,但是总有幸运儿在时代的大潮中得了好处。

    宿建平觉得凭着自己的先见之明,应该是有机会从这个机遇期中分得一杯羹的。承包乡镇企业变公为私的前提是自己得有个自己人的身份,没身份就没机会下场。

    宿建平所在的新寨公社,虽然是贫困山区公社,但这个公社有着周边其它公社都没有的优势,那就是拥有整个地区(后来的市)最优质的石灰石矿山。

    因为新寨公社有大型石灰石矿,地区最大的工业企业——龙崖水泥厂就在隔壁公社。为啥水泥厂不在新寨而是在隔壁的龙崖公社,原因是龙崖公社有铁路过境,拥有火车站,运输条件好。

    一个地区最大的工业企业就是水泥厂,可想而知地区的经济条件有多差。

    虽然新寨公社受限于交通环境失去了地区水泥厂,可好歹有资源,不甘心自家的好处被别人全占了的新寨公社在七十年代中期自力更生弄了数个社办和队办产业。

    这些工厂其实还是围绕着水泥做文章,比如利用地区水泥厂采矿的废料搞的建筑石料厂。给水泥厂生产包装的麻袋厂和纸袋厂,甚至还在地区水泥厂矿山的隔壁自己搞了个矿弄了个小水泥厂,成为整个地区唯一一个拥有自己水泥厂的公社。

    宿建平所在的大队都有自己的产业,起了几个石灰窑,对外说是石灰厂。

    凭着这些社办产业,新寨公社的经济条件在整个地区都算好的,而这些产业也让宿建平看到了希望。随着将来的政策变化,这些产业势必会在充分竞争的环境下走向衰落,而这就是自己下场揽便宜翻身的机会。

    如果以上的两条路都行不通的话,那就只能走第三条路了,先从投机倒把开始,实在不成当包工头!

    与前两条路相比,这条路风险大,收益难以预知,但也不失为一条发家致富的光明大道。

    谋划了上中下三条康庄大道,宿建平不安的心总算是平静了一些,不再翻来覆去的睡不着觉。总之还是那句话,这一世自己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咱怎么着也得当个富一代!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