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从1978开始追风逐浪 > 第19章 郭大胆的野望

第19章 郭大胆的野望

    “建平、给你看样好东西!”吃过晚饭,宿建平又一次来到了郭天顺的办公室。刚进门,郭天顺就到从身后的柜子里着急忙慌的往外取东西。

    老郭拿出来的是一副纸卷,宿建平本以为是书画之类的东西。当他打开摊到办公室以后,才看明白原来是一副地图。

    纸卷摊开是一副手绘的新寨公社的地图,详细到了各个生产小队。里边标了人口、物产、耕地数量、粮食产量等等,数据还很详实。

    “建平、这就是咱们新寨所有的家底,图是我自己画的。文学的事我不懂,今晚咱们聊聊新寨。

    我新寨有十二个生产大队,79个生产小队,总人口一万九千多,耕地近四万亩,其中水田不到五千亩剩下的都是山旱地,人均粮食产量260公斤。粮产这块虽然与咱全省的平均值还差一些,但也差距不大,就全县来说也是排在前边的。

    然而无论是人口和粮食我们都在全县前边,可我们的人均却在全县的中下,人均收入只有160块钱左右。算是有160实际上普通的社员一年到头能见着几个钱?有些穷的家户,女娃子都快十岁了,出门连个裤子都没,还要借屋里人的换着穿。

    咱们公社的老百姓实在是太穷了,我是在东北当过兵的,看看他们那儿农民过的日子,再看看咱们这里农民过的日子,根本就没法比。

    为啥我们的社员日子过的苦?我到社里主持工作后仔细的想过。除了咱的地不如人以外,最关键的是没有工业,除了粮食再没啥能换钱的,收入不低才怪。

    粮食的产量增加起来困难,而且产值也低,就是把地种出花来,收入也增加不了多少。所以我到公社后就下手发展产业,要让社员们通过副业挣到钱。

    这几年、成绩还是有些的,起码农闲的时候,社员们多多少少有个地方挣钱。但是、这不够,离让社员们吃饱穿暖过上好日子差的还远着哪。

    我给咱公社制定的目标是一个生产大队最起码得有一个副业厂子,公社里还得有五六家龙头厂,起带头作用。

    咱公社的情况你应该清楚,既不是川区、也不沿路,还不是最穷的地方,说白了就是四六不靠谁都指望不上。这两年我到县上、地区跑了多少趟,除了跑来50万的有息贷款,再啥都没跑出来。上边的人一说,就是我们新寨日子能过的去,要把有限的资金留给更需要的地方。

    他们留了个啥?是把穷的地方变富了,还是增加了啥有前途的产业?我看是屁都没干出来,光把钱给浪费了。就说咱隔壁的地区水泥厂,那是省里支持的重点企业地区的龙头。结果是啥?结果就是建的时候是啥样,过了这么多年还是个啥样!让它带动地方和周边经济,我看光把他们厂子里的人吃肥了。

    不说他们了就说咱公社,谁都不靠,咱得自力更生。现在有你这样的人才助我,我看前途是更光明了,大事可成!一两年干不出成绩,那就五年、十年,甚至二三十年的干下去。只要咱有愚公移山的精神,改天换地总会实现。

    我这人大的本事没有,让我管一个县也没本事管好,但管好一个公社的能耐还是有的。如今有了你这大才相助,那就是如虎添翼,建平、到公社来,咱们轰轰烈烈的干一番事业,敢叫日月换新天。”

    郭天顺精神焕发,自顾自滔滔不绝硬生生说了近一个小时的展望,听的宿建平一个局外人都觉得有些激动了。

    只是、大事可成?这话怎么听着有些不对劲,你是要搞独立王国,建土匪寨啊!

    坦白说、听完这番话,宿建平的感觉这人有点太过理想主义了。他说的一些想法,不是不务实,就是有点脱离政治实际。新寨公社又不是你郭天顺的自留地由着你折腾,还得看上边的意思哪。

    不过、这人对自己胃口,是个想干正事,且付诸行动的人。遇到这样的人,倒是能跟着干点事,那怕最后的结果未必能尽人意,但只要干了,就会有变化。时代的大潮还没真正来,先跟着这位闯将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往大里说是为家乡做贡献,往小里说也能为自己增加点实际干事业的经验。

    “郭主任、建平要是有幸能为咱公社做点力所能及的实事,那是求之不得。就是不知道有没有机会?”心里有了决定后,宿建平赶紧表态接过了郭大胆递过来的橄榄枝。

    见宿建平表了态,郭天顺大笑了一声。“就知道你会答应,不像那些屁本事没有,成天就想着进城当干部蝇营狗苟投机的人。李先生说农村才是真正干事业的地方,广阔天地大有可为。

    不过、也不能亏待你,最起码得让你有个身份,这样干事业才名正言顺。你这份样刊我先留着,明后天拿着去县里,怎么着也得给你跑个干部身份出来。当然、可能级别不高,要是你在《收获》发的长篇出来再去跑,估计效果会更好,但时不我待,能越早干事业越越好。先解决身份问题,再想级别的事。”

    干部?凭着一份杂志就能轻而易举的将身份问题给解决了?宿建平感觉有些许的不真实。“郭主任、要是为难的话,有个统筹工的身份就行,不需要太大费周折,身份对眼下的我来说没那么紧要,慢慢来就行。”

    对于身份宿建平还真不着急,只要脱产就行,干部不干部的现在不重要。来日方长,咱有的是机会搞定这事,甚至再过几年,自己没有这玩意也行。郭大胆也不是什么大领导,又没法直接解决身份问题,宿建平觉得他大可不必在这事上犯难心。

    “说的这是什么话?你这么大的作家,连个干部身份都解决不了,那不是打咱新寨公社的脸。县里的人要是敢给你不解决身份,我就到地区去闹。在咱省报上发个豆腐块,都能进文化馆吃闲饭,你凭啥不能成干部?”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