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从1978开始追风逐浪 > 第49章 十万?二十万!

第49章 十万?二十万!

    动(hu)员(you)完牛育森将他打发着去收凑起家的资本后,宿建平转身去找郭天顺共商大计。

    “转型麻织产业?还要做外贸?建平、这事有谱吗?”听完宿建平的汇报,郭天顺和所有第一次听说这事的人一样发出了相同的疑问。他万万想不到,宿建平居然要迈这么大的步子,做纺织品外贸生意和一个内陆山区的小社办工厂联系上简直就是魔幻。

    “当然是有准我才做的!麻包这种包装产品,以后注定没前途了,现在既然有机会转型就得抓紧、错过这村就没这店了。如果我舅从目前的岗位上调离、那我们那还有机会牵上外贸这条线?”

    “建平、既然这条路是你舅指的,那他能不能像办法给我们协调些资金。咱公社的身成你是知道的、靠咱们来搞这事,力不从心啊。如果省上支持一下,这事岂不是更容易搞成?”郭天顺不像牛育森那样好忽悠,他是既想搞但又不像掏钱。

    “主任、争取省上的资金支持,对我舅来说难度不大。但是、如果现在就去争取的话,钱和产业最后到那儿去可就不一定了。咱们一小小的公社、既无基础又没资金,省上凭什么把这么大的项目落到我们头上?赚外汇牵扯的利益有多大,现在放出风去无异于狼入虎口。

    这也是我过来劝咱们公社贷款先将事张罗起来的原因,只要咱做出成品让我舅在香江搞定了外商定单,那这事就与我们脱不开关系了,争取的资金才能落到我们身上。”

    恍然大悟、宿建平的一番话让郭天顺有醍醐灌顶之感。这应该是阿舅给外甥谋的私心啊,怪不得这事能落到咱偏远公社的小社办工厂身上。

    “这么说来、这事咱要干、还得偷偷摸摸的先干出来,县里和地区、最好先不上报。建平、你说搞这事你需要多少钱?我看能不能想上办法。”醒悟过来的郭天顺态度大变,这何尝不是新寨公社的机会?

    “能贷十万块钱的款,这事就能干成!”

    “十万?只要十万?这够用吗?建平、咱搞的可是纺织产业。”郭天顺感觉自己的脑袋不够用了,宿建平报的资金数额之少,简直令人吃惊。

    “够用了!以我们公社目前的底子,要是搞全产业链的话,根本没那个能力实现。不要说十万了、就是一百万投下去,都未必能搞成。所以我的计划是借鸡下蛋就借机下蛋,咱只要将麻纱和印染这块的工作搞定就行,织布的活、我们找省里的厂子代加工。

    省二棉厂和和一毛厂这几年的效益很一般,但他们织布的人员和设备都不缺,前期就找他们给我们代工织布。

    咱贷的十万块钱款,只是来做前期工作,等真正接到外商的单子。到时候就能从省里争取资金,干事的钱也就不缺了。”

    靠十万块钱搞一个全链条的纺织厂,自然是天方夜谭,宿建平真实的想法和给郭天顺说的差不多,打的主意就是小马拉大车,能空手套白狼最好就空手。

    “既然你已经有了成熟的想法,那咱们就赶紧动起来。这样、今晚我俩去县里、找信用社的徐主任谈贷款的事。”即使是十万块钱公社的账上也没有,郭天顺和宿建平一样也是个白指头沾盐的主。

    ……

    “你又要贷款?上次给你们公社贷的五十万你们还没还哪,有时候连利息都还的不及时,现在又要贷十万!你真当我们信用社的钱是随便花的啊?”连夜赶到了县信用社主任徐建伟的家里,郭天顺一说明来意,徐建伟就炸了毛。

    “老徐、你们搞银行的不就是为了放贷款?不往出放款、钱在你们银行能生孙子?见天说我们公社贷了你们五十万的款,你想想这几年从我们身上收了多少利息?

    我们还了二十多万的钱,你的本金还一分没变哪。而且这次的情况和之前不一样,我说出来你可得保密。”

    说着说着郭天顺压低声音,才继续开口道:“”我们这次是贷款搞外贸的,到时候挣的是外汇。挣外汇是啥意思,你成天和钱打交道的应该知道吧?”感觉郭天顺和徐建伟的关系很熟,明明是找人放款,但态度是一点都不恭敬。

    扑哧一声,徐建伟笑出了声。收敛了一下笑意后,才开口道:“郭大吹、你们要挣外汇?我看你长的像外汇。咱县里、都挣不上一分外汇,你一个小公社要挣外汇,简直笑话。”

    “嘿!你个徐黑子还小看人。你知道今天陪我过来的这小年轻是谁吗?这是咱们省著名的作家,而且我告诉你、他还有个更牛的舅舅。人家舅舅是咱们省驻香江的经济代表,咱全省的进出口业务都要过人家的手哪。我们搞外贸,就是人家指点才搞的,没有金刚钻我敢揽瓷器活?你以为今晚我带人过来是跟你开玩笑来的。”被人小看之后,郭天顺恼羞成怒亮出了自己的底牌。

    底牌亮出来之后,果然有效果,徐建伟瞬间止住了笑声,将目光转向了小透明宿建平。“小宿、你舅是?”

    “我舅叫江开诚,不知徐主任听过没听过?”

    “啊?你是省商事厅外经处江处长的外甥啊?前段时间我还听县领导们议论说咱们县出了个有能耐的人,要找机会上门去拜访哪!没想到居然是你这个著名作家的舅舅,你们家还真是尽出人才,一个比一个厉害。

    小宿、你们郭主任说的事是真的?江处长真给你们公社指了一条做外贸的路子?”小舅也是山临县出去的人,如今他的位子那么重要,县城官场上混的人知道小舅的身份也是情理之中。

    “这事确实是我小舅指拨的,不过他说、先干出成效,再往外说比较好。不然这好事可就很难跟我们公社和县上扯上关系了。”

    “对着哪!外贸牵扯的那么大,要是被别人盯上了,不要说你们一个小公社,就是县里和地区都未必能争回来。你小舅这是胳膊肘往咱这边拐哪,这事要抓住。小宿、你们这边需要多少的资金支持?”徐建伟估计是脑补了一大堆故事,很是郑重的询问起正事来。

    “我们先贷十万,有了这笔钱就能干出眉目。”

    “十万?这太少了,江处长好不容易给咱们给个机会,可不能因为钱的问题把正事给耽搁了。这样、我给你们批二十万的贷款,明天上班就办手续。不过我有个条件,尽快要干出眉目,然后尽快往县里说明情况,不然我也不好交差。”这个时代县信用社和县里有从属关系,负责人话语权很重,而且贷款程序也没那么严谨,有时候真是一句话就能搞定。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