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从1978开始追风逐浪 > 第108章 正抗洪抢险哪,记者过来干啥?

第108章 正抗洪抢险哪,记者过来干啥?

    “小高、你到厂里的电话房那边去守着,要是有紧急电话了,赶紧过来给我通知。”河堤上厂里的工人冒雨奋战,女工被当着男工用,宿建平看到高成强的侄女挺着瘦弱的身体在那儿抗沙包,觉得她帮不上多大的忙,就开口将其打发到厂办公室和接线员一起守电话。

    洪水没过了原有的河堤后,雨下的小了一些,而且由于可以在对岸泄洪,对临时河堤的冲击力度消减了不少。

    但此时、众人的心却提悬了,临时河堤能撑多长时间,谁心里都没谱。宿建平这边都开始和老牛商量安排人员转移的事了。

    “水好像退了一些,快退到河坝里了。”紧张的守了快半个小时,暴雨停了,洪水的力度好像也小了,老牛激动的指着洪水让宿建平看。

    “好像是小了一些,但愿不要再来个二回。”

    天终于是亮了,洪水也退回到了原有的河堤里,麻织厂是有惊无险的挺了过来。

    “今天全厂停工、让工人轮换着休息,并且继续将临时河堤加固。说不准这几天还有大水哪。”警报暂时解除,宿建平赶紧让老牛安排后续的工作。

    厂里是没事了,但昨晚公社其它地方很可能遭了大灾,宿建平交待完厂里的事后,赶紧往公社那边赶,看有没有自己能帮上的忙。

    “建平、你们厂没事吧?好几个大队都遭了水,这次的损失可大了!”到了公社、老马满脸血丝,显然昨晚他也没消停。

    “我们厂昨晚差点就被淹了,好在行动的及时,没让水进厂区。公社这边有没有人员伤亡?”

    “暂时还没人报上来,我正安排人给各大队打电话核实,希望不要有人员伤亡。好在这回的水起的迟,地里的麦子基本上都拉到了家里,不然咱公社川地里的麦子可都让水给冲走了。”马文山听到麻织厂那边没啥损失,没再关心其中的细节,公社现在是按下葫芦起了瓢,要操心的事实在太多。

    等了一会,公社办公人员收集出了各大队报上来的结果,情况还行,至少没发现有人员伤亡,就是马家河那边有三户人家的牛被洪水冲走了,其它损失无外乎一些没来的及搬到家里的麦捆被水冲走了。

    洪水确实是大,但一般不会冲进住人的庄子里,这是老百姓几千年来的生存智慧。

    “建平、把你们厂的两辆车调过来,咱们兵分四队,到各大队看看实际情况,只靠大队里电话说的未必将所有问题都反应到。”基本情况了解的差不多后,马文山准备让公社的主要干部动起来,去下边的大队转一圈,好掌握最真实的受灾情况。

    “行哪!我给老牛打电话,让他将两辆车都派过来。”到了这般时候,公社和厂里肯定不能再细分了,宿建平赶紧给厂里打电话让把车派出来。

    坐着厂里的吉普,领了两个公社干部,去了分到自己头上的两个大队。这两个大队的川地少,靠河沟生活的人家不多,受灾情况不大。最大的损失就是由于雨下的过大,几户房顶没盖瓦的人家屋里漏了雨,将家里的东西给淹了。

    “白队长、你们统计一下各家,看看大队里房顶没盖瓦的家庭有多少,他们的家庭条件是啥情况。”眼见几户漏水的家庭被水淹的不像样子,宿建平便给大队的人吩咐让他们摸个底。

    “宿主任是不是公社里要给没盖瓦的人家救济砖瓦啊?”大队干部沾上毛比猴还精,一听宿建平让统计房顶没有盖瓦的家庭,赶紧套起了话。

    “你觉得公社能拿出钱吗?这些年、你听过救济款、救济粮的,有没有听过领救济瓦的?我看你也是会想!好好统计一下,万一下次再有这么大的雨,要及时通知这些人家转移,以免发生安全事故。统计完了给我送份单子,以后要是出了事,我也好找底子看看你们的工作做的到位不到位。”害怕大队干部们瞎想瞎传,宿建平随便找了个理由搪塞了过去。

    这年头谁家不缺砖瓦?一旦白送砖瓦的消息传出去,宿建平敢保证,公社的大门都能被人给挤爆。给没有盖瓦的家庭免费发砖瓦肯定是不具有操作性的,宿建平想的是授人予鱼不如授人以渔,如果这些家庭的劳动力容许,以后厂里招工的时候照顾照顾他们就成。

    用了三四个小时,在两个大队转了一遍,回到公社后,将大致情况给马文山汇报了一下。顺便给他提议,让以公社的名义给各大队发个文件,将没有盖瓦、靠近崖面、年久失修的危房统计一下,列为重点关注对象,一旦发生险情第一时间通知名单上的人家先行转移,以免出现人员伤亡。

    “这个建议要落实、前边县里打了电话说咱们地区靠近河洲的三家河一带出了大洪灾,水漫了三四个公社、十来个公社受灾,现在那边交通中断,具体情况都不知道咋样了。估计人员伤亡不小,这几天说不准还有大水,咱们公社要做好预防,万万不能出大事。”

    原来受灾的不止新寨公社,隔着群山的三家河那边的灾情更重。他们那边的灾情,宿建平操心不到,厂子这边的防灾措施看来还得再加把劲。

    回到厂里后、宿建平赶紧找老牛,让安排人进一步加固临时河堤,一定要做到万无一失,那怕这几天停产都行。

    “厂长、有个女的前边打了电话找你。”正和老牛商量怎么加固河堤的事,被安排到电话房值班的高丁存跑过来说前边有人给自己打了电话。

    “那儿来的电话?”

    “是从地区水泥厂打来了的,那女的说她叫陈娜,让你回来后赶紧给她回个电话。”

    陈娜?那不是人社的女记者吗?她怎么用地区水泥厂的电话联系自己?也是怪事。

    带着疑惑宿建平让接线员拨通了地区厂的电话。

    “宿大厂长、可算是把你给联系到了,我们这都等了一个多小时了!”电话一接通,陈娜就在那边抱怨。

    “陈大记者,你咋在地区水泥厂哪?我这边抗洪救灾忙的连轴转哪,怎么可能专门守在电话旁等着接电话。”人忙的连啥一样,谁关心你个记者的电话。

    “有事找你帮忙,你能用你们厂里的车接一下我们来吗?最好快一点!”

    接她们?没听上边的人说最近有啥央媒的采访安排啊?算了先把人接过来了再问原委。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