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缩影

    张不错正羡慕着别人的青春,一个上百来斤的身体便挂到了自己肩膀上。

    原来我也是有朋友的!

    小丑竟是我自己?

    方涛看到张不错完好无缺一脸平静的去打早饭就很高兴。

    “你没事了?身体好了?”

    “你早上没刷牙?”张不错微微后仰错开身。

    “额,没有,等下打了早饭回去洗脸,早上睡过了一点。”方涛尴尬的说道。

    “离我远一点…”

    家人,谁懂啊!那种张嘴就像放毒气一样,谁受得了啊!

    “握草!你这个人真的是,至于吗?”

    “你昨天晚上吃了啥?又叫了老头的夜宵?”

    有晚自习的学校,就有晚自习下课后校外的夜宵。

    老头真的是一个老头,因为不知道名字,所以就以外号代称,这个老头每天晚上都会背着包进学校来兜售夜宵,好一点的,有重油重荤腥的盒饭,差一点的,有炒饭香肠之类的。

    当然,还有个小伙子,专做盒饭的生意。

    小伙子也真的是小伙子,不过因为不愿意打点学校大门口的门卫,所以经常只是在高高的围墙上边卖盒饭,这需要点身手。听他们经常和小伙子打交道的同学说,这个小伙子有九段的实力,也不知道真的假的。

    张不错对这两人倒是真不熟,就是记忆里偶尔陪着方涛去买夜宵见过两次。

    也吃过几次他们的盒饭,方涛给的,总的来说是对小伙子的盒饭印象比较好,价格适中,有荤腥,虽然没啥油水,但是看起来很干净。

    至于方涛口臭,便是因为重油重荤腥的夜宵缘故,头天晚上荤腥油水消化淤积,第二天早上便会如此。

    “老头那个盒饭不干净,少吃。”张不错再次提醒好友。

    “但是好吃啊!”方涛瘪了瘪嘴。

    重油重荤腥,能不好吃么……

    晚上四节课,加上晚读,到将近半夜,十点二十才下课回宿舍,算上晚饭是五点半,这一顿操作,是个人都得饿啊!更别提这些正在长身体的中学生了,那是源自于灵魂深处的饿。

    只要是饿了,油腻和荤腥就是最好的佐料。

    算了,说了也是白说。

    “身体好了么?”

    两人走过一个拐角,去二号食堂,人比较少,方涛又关心的小声问,这次他的神情也比较认真。

    张不错如今体内丹田处气旋雏形稳固,灵气逐渐壮大,再过几日,便可气旋成形,虽然现在也有九段实力,但到时便一扫颓唐,可逐步壮大气旋,往八段进发!

    身体确实完完全全的好了。

    “好透了。”张不错同样认真的回答道。

    方涛似是松了一口气,“那就好,刘欢欢放出话来要锤爆你,他周围的人也都等着看你热闹,笑死我了,他算哪根葱,嘿嘿!”

    “兄弟,你是我骄傲。”

    方涛从小也是有练习武道的志向的,但是家世清白的他,除了在学习的道路发奋图强之外,并没有练习武道的资源,以及天赋。

    瘦削矮小的身板,还带着一副高度近视的眼镜,如果不是原身看不过去一直罩着,他便是那种会被霸凌的对象。

    霸凌,无论是在哪里,学习一般,体格瘦小,无一技之长,家世清白,又不想阿谀奉承之人或者说不融于集体的人,便是那种被霸凌的对象,巧了,方涛样样符合。

    从高一起他们两人便是一个宿舍的,原身看不过眼他被欺负,便帮了一把,然后方涛为了感谢原身,便请他吃东西,一来二去,两人就成了朋友。

    后来又是分班文理科,方涛特地让家里找了学校教导主任,听说花了不少钱才又重新和原身分到一个班,分到一个宿舍。

    可以说,如果这个学校会有希望张不错好好的,那只能是方涛,两个人友谊深厚。

    两人一路慢悠悠走到食堂,张不错一口气干了六个肉包子,都是那种皮薄肉多的、一口下去滋滋冒油的那种。

    说是不饿,嘴巴一张就是一顿嘎嘎炫,跟个无底洞一样,真正是半大小子吃穷老子。

    不过,还好近几年因为临江中学因为下血本招收武道特长的苗子,所以像张不错这样的校队正式成员,吃饭都是不要钱的。

    但是也禁止浪费或者滥用特权,一旦发现,就是要从校队开除的。

    吃完六个包子,实在撑得慌,张不错就滴溜着去打开水。

    学校的开水都是做饭的蒸汽烧的,所以便宜,两毛一壶灌满,又是夏末初秋的季节,都还在穿短袖,哪有几个人要打开水,便也不需要像冬天那样排队。

    吃完早饭,打完开水,张不错独自一人回了教室,泡了一杯咖啡,就准备拿出试卷把前两天落下的试卷慢慢做起来。

    到了高三他们这阶段,前两年就已经把所有课程学习完了,现在就是不断的梳理知识点,不断的强化记忆,以及不断的更新各种解题思路,需要耐得住性子和有坚韧的毅力。

    然后再将那些做错的或者是疑难的问题记到“错题集”上,之后再拿出来反复研磨。

    有点像科举考试的那种八股文,解题、背题、研题,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

    更有勤奋的学生随身都会带着各类摘抄,争分夺秒的背诵。

    这是他们最好的年纪,也是他们最有精力的年纪。

    不是为了谁,仅仅是为了自己,不留遗憾的去奋斗一次。

    有的人说,高三是人一生之中学识的巅峰期,其实不然,那只是他一生之中学识的巅峰期,真正努力且发奋的人,他们一生都在自己的专业知识道路上不断攀登。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上午四节课,中午吃过午饭休息一小时,下午再四节课,不断的做试卷、改试卷、讲试卷。

    然后每周班内一小考,每月年级一大考,期中、期末,直到明年六月前三次摸底。

    这便是他们临江这个小地方的学生想要拼搏出去而要面对的挑战。

    他们大部分人没有家族的庇护、没有祖辈的余荫、没有令人羡慕的家世,只有靠自己去抓住这一次的人生中为数不多的改变人生的机会。

    当然,这也仅仅只是整个华夏千万莘莘学子的一角缩影罢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