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2012新加坡 > 第十二章 人才才是最高生产力

第十二章 人才才是最高生产力

    宽敞整洁的快速路上,一辆明黄色的兰博基尼Urus平稳行驶着。

    驾驶位上,一向喜欢激烈驾驶的珂中豪,今天却是出奇的温柔。

    生怕一脚踩重了油门,惹恼了副驾正在补妆的郑佳宁。

    而坐在后排,陪郑佳宁一同去赴宴的虞竹君,修长白皙的美腿上,放着一本《法学导论》,清冷的气质再加上禁欲系的颜值,杂糅出让人移不开视线的魅力。

    虞竹君父母和珂家也是旧识,所以去拜访也不会突兀。

    “中豪,你跟你那位楚同学熟悉吗,他情况怎么样?”

    补完妆,将化妆包收好的郑佳宁,突然出声问道。

    从小耳濡目染,受家庭熏陶的珂中豪,自然听出了郑佳宁话中意味。

    看样子,刚刚短暂的交流后。

    郑佳宁是看中楚辞了,想看看能不能将他收入麾下。

    珂中豪沉吟片刻后道:

    “不算熟悉,不过,毕竟同学这么长时间,多少也是有些了解,家庭条件应该一般,并没有什么背景,但学习成绩不错。”

    郑佳宁听了双眸亮起。

    若是像他们这样家庭出身的年轻人,有那样的谈吐和见解还不足为奇,但若是普通家庭,那这位楚辞同学,就能算得上是个值得培养的人才了。

    而且没有背景,才更方便招揽。

    珂中豪皱了皱眉头,又补充说道:

    “不过,今天的楚辞,跟以前似乎不大一样。”

    “哦?”

    郑佳宁疑惑。

    后座正在看书的虞竹君,也不知不觉中,竖起了白皙玲珑的耳朵。

    珂中豪道:“在我的印象里,楚辞一直是个性格比较内敛的人,在班上也不怎么活跃,跟谁都能聊两句,但是也跟谁都不算熟络,除了他那位青梅竹马的女同学,也就是我们刚刚在看台见到的许家祺。”

    “所以,要是之前让我评价的话,我只能说他是个中庸的好学生,嗯,还有点舔......”

    郑佳宁怀疑的眨了眨眼睛。

    实在没办法将刚刚那个思路清晰,谈吐自然的帅哥,跟一个中庸舔狗联系起来。

    总不能说。

    一个人刚中学毕业,就立马性情大变吧?

    珂中豪也觉得自己说的不太靠谱,于是又补充道:

    “也可能是我以前对他有些误解,毕竟之前在学校也没太多交集,了解的也不多。”

    “不过,人家现在才刚准备上大学呢,你就算想给你们郑家招揽人才,也得等人家完成学业吧,这段时间再观察观察再说。”

    郑佳宁微微一愣。

    都差点忘记这位“思想成熟”的楚弟弟,才是个准大学生了。

    如今的世界,对人才越来越重视,人才才是一家企业的最高生产力。

    所以很多大企业都是求才若渴。

    像当年的米哈游,那三位传奇的二次元宅男,让多少投资人后来悔得肠子都青了。

    三个兴趣相投的宅男,却打造出了让那么多世界互联网大厂汗颜的游戏帝国。

    “那就先多接触接触再说,反正大学还有四年呢。”

    “如果真是位不可多得的人才,就算用美人计,姐姐也要将他拿下,是不是呀,小竹竹,你肯定愿意为姐姐的事业牺牲的对吧?”

    “再说了,那楚辞长的还挺帅,这波不亏。”

    虞竹君没好气的瞪了一眼自己这没正形的好闺蜜。

    如冰雪消融,风情万种。

    ......

    “啊嚏......”

    谁在不停的念叨我呢。

    地铁内,接连打了好几个喷嚏的楚辞,有些无语的想到。

    不过,今天这一趟出去的收获,确实是不错的。

    不仅赚到了公司的启动资金,还跟珂中豪又搭上了线。

    有了这条线,对珂中豪极为了解的楚辞,很快便能跟对方成为坚实的战友。

    届时,珂家就能再度成为自己的客户,给自己的产品进入新加坡市场,开辟出一条道来。

    还有珂中豪的女友郑佳宁。

    郑家在新加坡,乃至整个东南亚,都是有着许多餐馆和酒店。

    而有一件在几年后才逐渐风靡起来的产品,十分适合推给郑家。

    那就是颇受争议的预制菜。

    预制菜概念,其实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便已经提出了,像风靡全球的啃爷爷,麦爷爷,其实都是预制菜。

    由中央厨房统一出菜,再分配到各个门店。

    不过,中餐的预制菜,是在2015年后,才逐渐崭露头角。

    这些预制菜除了大量进入了外卖领域外,各个餐馆酒店更是他们的重要合作客户。

    你在大酒楼点的一份价钱不菲的高档菜,或许就是预制菜的料理包加热的。

    而预制菜在推广过程中,也是遭遇了不少阻碍。

    毕竟食品安全问题大于天。

    这种中央厨房量产的预制菜,让许多人都担心存在安全隐患。

    其实,只要监管得力,严格要求,预制菜出问题的概率,要比大街小巷里,那些无数的苍蝇馆子要小的多。

    而且因为生产集中,监管的难度也大大下降。

    只是要注意那些黑心小作坊,无良商家,背地里搞三无的预制菜,扰乱市场。

    想到以前那些被承包的学校食堂里,不堪入目的餐食,小饭馆令人堪忧的卫生状况。

    如果预制菜行业能够健康有序的发展,或许能成为一件有利于大众的好事。

    毕竟这年头,大家都时间紧,压力大。

    真正能在家开火,每天亲自做饭的,又能有多少人。

    能点上一份,口味不错,干净卫生的外卖,或许是对千千万万打工人,一点点微薄的宽慰吧。

    别人楚辞管不到,也管不了。

    但他自己做,一定会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赚钱的同时,又能回馈社会,这钱赚的也心中舒坦。

    至于到时候供应商,和之后的自有工厂,肯定都会放在国内。

    包括楚辞的建材供应,以及后续开辟的新市场,都会将供应链放在国内。

    这不仅是不忘本。

    更是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毕竟,每一份外贸订单,都能带来不少工作岗位,每笔货款,都是多少工人辛勤劳动的工资。

    在楚辞重生前的那几年,外贸需求萎缩,内需动力不足。

    多少人无奈下岗,多少家庭生活拮据。

    拿祖国的产品,赚外国人的钱。

    楚辞义不容辞!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