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回到宋朝当大文豪 > 第27回 畅游中岩

第27回 畅游中岩

    东流逝水,叶落纷纷,转瞬两年。

    宋仁宗皇祐二年,公元1050年,苏轼15岁。

    书院求学这两年,苏轼脱离父母的管束,完全释放其自由洒脱的天性,天天不是与书为伴,就是纵情山水之间,好不潇洒快活。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无论读书还是出游,身边总是挂着两个拖油瓶,想方设法都无法甩掉。左苏辙又王弗,俨然两尊左右护法。

    青神县中岩地区分为上、中、下(岩),有上、中、下三寺,统称为中岩寺。中岩三寺,各有千秋。中岩书院,位于上寺翠微峰下;中寺在一段陡峭的坡路之上,附近岩间佛龛密集,刻有许多石像,人称“千佛长廊”;下寺紧依岷江,岩壑清幽,有一深潭,相传为慈姥龙之窟宅。中岩在诺巨那尊者开创之前,旧名玉泉岩,原为慈姥夫人显迹之地。作为诺巨那尊者道场之后,始逐步更名为中岩。

    千古中岩,钟灵毓秀,人文精粹,主要有江楼水月、丹梯危楼、清溪涧道、龙湫胜景、佛洞穿云、千佛长廊、卧佛石窟、仙床凌虚、玉泉流杯、平台伏虎、石刻碑林、灵岩石笋、翠微远眺等景观。中岩,其实是一座小山,最高处为慈姥岩,海拔616米,唐代建寺。虽然山不高,但相当幽静,佛教圣地。而且由于中岩位于岷江东岸,山借江势,反倒显得气势雄浑。

    某日旬假,苏轼大跨步疾驰于中岩山水之间,身后远远吊着苏辙和王弗两人。

    “轼哥哥,你慢点,你倒是慢点啊!”王弗已是香汗淋漓,急得小脚直跺。

    “哥,慢点,慢点,我都快跟不上了。”苏辙也是气喘吁吁,如同拉风箱般急促。

    苏轼垮搭着脸,不得不停下脚步,无可奈何地回头望向二人:“你两小娃娃就不能在书院好好待着么,非得随我外出爬山涉水。”

    苏辙从紧撑膝盖的双手中抽出一支,遥遥直摆:“非也非也,这非爬山涉水,而是游山玩水。”

    苏轼头大如斗,终于不再前行,驻足从路边树丛中采摘着什么。

    “嘻嘻”王弗从远处蹦跳着过来,刚刚还娇喘不缀,这才多会儿,就跟没事人一样了,还不忘回首斜睨苏辙一眼,“辙哥哥,每次都是你拖后腿。你就不能好好在书院待着么,非得随我和轼哥哥出来。”

    苏辙张了张嘴,却发现没有任何语言可以形容他此刻的感受,只能无奈地抬头望天,已是生无可恋。

    王弗蹦跳到苏轼身旁,把纤细秀丽的一双小手杵到苏轼眼前,生怕其看不到。

    “知道,快好了啊。”苏轼眼皮都没抬一下,自顾在树丛边鼓捣着。

    俄顷,一个极其漂亮且散发芬芳的飞来凤花环跃然出现在苏轼手上。

    “谢谢轼哥哥,轼哥哥最好啦!”王弗一把从苏轼手里夺过飞来凤花环,戴在头上,开心地笑起来,双眼眯成两条细缝,嘴角弯起了优美的弧线,清纯动人,仿佛整个世界都因此更加明亮。

    王弗热爱生活,喜爱各种鲜花,尤其钟爱飞来凤。每次跟随苏轼外出游玩,必定要让苏轼编织一个飞来凤花环。

    “走吧,咱们今儿目的地是临江下寺,这还有好几里路呢,加快速度!”苏轼催促着两人再次出发,直奔临江下寺。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