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港岛财富之路 > 第19章:香港股王

第19章:香港股王

    1971年3月13号,礼拜五。

    年仅20岁的曹仁超和这两年来的生活一样,一早上就赶到了中环皇后大道的华人行大厦附近。

    到了华人行附近后,找了个人多的地方,曹仁超动作略有些浮夸的在人前抬起手腕,露出上面他刚买不久的劳力士绿水鬼手表。

    看个时间看了一分多钟……

    此时是早上8点多一些,股票开市还有四十几分钟。

    “够吃个早餐的时间。”曹仁超愉快的想道。

    几乎天天来华人行附近厮混的曹仁超,对这一块儿那简直太熟了。

    附近哪家茶餐厅好吃,哪家咖啡厅的咖啡正宗他都非常了解。

    不过在去最爱的“添好运”茶餐厅吃早饭前,曹仁超先去相熟的报滩买了一大堆报纸。

    搞定这准备工作以后,曹仁超才志得意满的进了添好运茶餐厅。

    “老板,菠萝油、西多士各来一份,菠萝包多加点油。再给我来一杯黑白鸳鸯!”

    昨晚睡得很早,曹仁超觉得自己今天精神很好。不带咖啡因,连小朋友都可以喝的儿童咖啡黑白鸳鸯,比较适合今天的自己。

    老板见老主顾上门,热情的吆喝准备起来。

    曹仁超则自己找了个位坐下,不等茶餐厅服务员送菜上来,就开始翻阅起手上的一大叠报纸。

    有心人观察的话,能够发现曹仁超阅读的报纸内容,绝大部分都和股市以及和股市周边有关。

    这是因为曹仁超是现今港岛数量越来越多的“职业股民”之一。

    而且他还是比较成功的职业股民,两年前靠着打工攒下来5000块港元入市。

    两年后的现在,他已经有了二十几万身家,全都是现金。

    曹仁超因此志得意满,觉得自己以后估计能成为“股王”,出人头地飞黄腾达住上山顶俯瞰整座香江!

    事实上职业股民里面,拥有此时曹仁超这种想法很成就的人数量不少。

    他们都觉得这都是自己有本事,才能在股市上获得成功赚到这么多钱。

    然而实际上,他们的胆识和才华可能是有的。但这些人能够这样获得成功,更多的其实则是他们站在了香江如今最大的风口上——股市。

    曹仁超刚入门炒股票时,当时港岛的股票交易甚至可以“先上车后买票”,两周后再交钱。

    曹仁超就利用这个规则放手一搏,大量买入。

    最疯狂的时候,他的手里握着一百多万市值的股票,兜里却只有1万块现金。

    也是他运气好,赶上当时港股形势好,他一直小亏大赚,最高一天就赚3万。短短两年,他的5000块就暴涨成20万,要知道此时香江的平均工资也才几百块。

    自此他成了职业股民,香江股市中一个比较大的散户,差不多够得上所谓的“牛散”级别。

    十几份报纸速阅下来,时间飞快流逝。

    茶餐厅的菠萝油和西多士、黑白鸳鸯早就上来了,曹仁超却因为看报纸看得入神没想起吃,让这些热腾腾的食物都凉了。

    “叼嗨哦!一定有钱赚!”

    忽然他把报纸往桌上一放,伸掌一拍,怪叫了一声。

    然后就见曹仁超拔腿起身,往外面跑,早餐也没吃,餐费也没给。

    快出门口的时候茶餐厅老板喊了他一声,他才补上一句,“下回一起给。”

    茶餐厅老板也见怪不怪。

    这老主顾出手阔绰,经常会多给小费。

    看他穿着打扮就知道是成功人士,那点早餐钱不怕没了的。

    曹仁超从茶餐厅出来,急急忙忙往华人行大厦跑去,一路上多次看了看手表。

    哪怕距离开始还有一会儿,发财心切的曹仁超还是想第一时间赶到华人行。

    上午九点十五分,香江初春并不是十分炎热的天气,曹仁超满头大汗来到了华人行大厦门口。

    此时的华人行大厦门口,已经略有点人山人海的感觉。

    里面的许多人,都和曹仁超一样是直接奔着二三四楼的远东交易所来的。

    普通人,主要是散户无法直接购买股票。他们一般都需要中介,即所谓的股票经纪人、投资经理们,通过他们的牌照购买和出售股票。

    所以实际上,其实绝大部分股市投资者一般不用来到证券交易所的现场,可以通过电话或者直接找股票经纪人,让自己的股票经纪人帮忙购买股票。

    程铉哲就是这样子做的,这也是绝大部分普通投资者在如今香江股市的做法。

    但投资者里面,很大一部分都是像曹仁超这样不盯着实时股价就不放心,喜欢整天泡在股市里面的投资者。

    以后科技发达了,这部分人可以拿着手机和电脑,整天盯着屏幕。

    在现在这个时代,这种投资者就只能到交易所现场,观看证券交易所的实时行情和股市通报了。

    花费了一番时间,曹仁超终于在华人行里找到了自己的股票经纪人。

    是一家新财务公司的持牌经纪人。

    一上来,曹仁超都不等对方笑着发出问好的声音,自诩为未来股王的他就火速开口:

    “菲莱普!”曹仁超叫的是对方的英文名,不过和程铉哲的罗拔臣不一样,这个菲莱普其实是个华人。

    此时的港岛华人稍微西化一些的都喜欢起英文名,日常生活中也以英文名自称、相称。

    “等下开市,把我所持有的所有股票全部出售!还有我账户上现在剩多少资金?”

    菲莱普怔了怔,看客户十万火急的样子,他查了查然后回答,“额,自由资金的话还有5万港元。真的要出手全部股票?去除杠杆后,预计大约有17万的样子。加上那5万,大约就是22万左右的资金。”

    “那就马上出手,然后等会儿开市,我要求你马上把我账户里的所有资金,全部买入南联实业,南丰纱厂,丽新集团和肇丰公司这四家公司的股票!”

    菲莱普略惊讶,“这都是纺织股,曹生,现在纺织股已经日薄西山。受欢迎的是地产股,你要抛掉你优质的地产股,买这些已经昨日黄花的纺织股嘛?”

    曹仁超急得看了下手表,已经上午9:32,香江股市开市了。

    “没有错没有错,马上帮我做。菲莱普,马上马上!迟一点就不好买了!!”

    看着他一副急躁的样子,菲莱普自己也急迫起来。经纪人觉得,曹仁超可能是找到了什么内幕消息,不然不会这副表现。

    他一边开始帮曹仁超操作,一边准备打听一下。

    他都还没开始打听呢,就发现想要买入这四家纺织股的客户越来越多。

    他有200多客户,早上最少有50多个人或者亲自过来或者打电话给他,要求买入南联实业,南丰纱厂,丽新集团和肇丰公司的股票。

    忙碌到中午的时候,菲莱普惊讶的发现这四家公司的股票,今日涨幅都很大。

    最大涨幅是南丰纱厂,一个早上涨了快11%。最少的丽新集团,一个早上也涨了6%左右。

    菲莱普也弄清楚了导致它们涨得这么夸张的原因。

    起源似乎是因为今早的星岛日报,上面刊登了一篇英国《泰晤士报》记者威福瑞·塞西格的中文报道。

    报道中声称“伦敦不会对港岛受打压而无动于衷。现任大英帝国首揆兼首席财政大臣、文官大臣爱德华·希思私底下表示,会和美国人沟通经营云云”。

    大致意思就是伦敦会因为港岛的纺织业受打压,去和美国人交涉。

    无独有偶的是同样是今天的英文报纸《南华早报》,上面也出现了美国驻港领.事馆马田·史高西斯昨天受采访的采访稿。

    通篇大部分都是废话的采访稿里,后面部分出现了马田·史高西斯的某种暗示。

    这位副领.事暗示,也许或者可能考虑到美、英的关系,美国在面对港岛的政策上,一般来说都会温和一些云云。

    这两份在香江地位重要的报纸,就成了现如今十分不成熟的港岛股市里面,引燃南联实业等公司股票上涨的导火索。

    两家报纸的两篇报道就有这种效果,这看起来略有些失真。

    但这就是此时的港岛股市状况,它还处于野蛮生长的状态。

    在这个香江文盲率高达60%的时代,炒股的人里面最少有1/3也是文盲……

    他们听风是雨,借着港股这两年的慢牛和本港经济腾飞赚到了钱。

    他们可不会考虑那么多,反正大家都抢的一定就是好股票。专家报纸都说好的股票,那更一定是好好股票。

    就这样才让这四家股票涨幅喜人。

    不过爆点还在午后。

    午后,多家特别为股民提供的午报,上面出现了图片内容类似的同一类型报道。

    图片是方肇丰等四人,出入美国人的高级会所,和美国人谈笑风生的样子。

    报道还暗示,这四位纺织大亨可能与美国人达成了什么协议,可能不会受配额制风波的影响,所以早上他们的股票才会涨得这么厉害。

    收到风的香江股民们蜂拥而来,把几家股民午报的几万份报纸一抢而光。

    所以等下午一开市,南联实业,南丰纱厂,丽新集团和肇丰集团的股票就如脱缰野马,在上午的基础上继续涨了起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