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少了一峰

    那金将见关柴韩三人脸色大变,立刻拔马回到了自己的阵营。

    三人循声望去,宋军后方、左右两侧都隐隐约约有众马奔腾之象。

    此时天已经全黑,敌军也没有打火把,根本看不清来犯敌人的具体数量。

    但三人皆是经久战阵的宿将,仅凭声音和地面震动的规模便知敌军恐怕至少在万人以上!

    “哥哥,怎么办?”柴进向关胜问道。

    无论是在梁山的座次还是目前在李俊麾下的位次和朝廷封的官职,关胜都在柴进之上,韩世忠现在还是偏将,这次领军两千已经是李俊破格提拔了,现在拿主意的当然是关胜。

    “韩将军,你刚才大叫不好,怎么不好?”关胜没有回答,而是向韩世忠问道,“那金将刚才说这是葫芦口,这葫芦口有什么特殊之处?”

    韩世忠快速道,“这葫芦峪就像它的名字一样,地形像个葫芦,三面环山,唯一的敞口就是咱们刚刚经过的葫芦口!”

    关胜醒悟过来,狠狠啐道,“我一路上就纳闷,每当我们即将追丢时,就刚好有大股敌人合流杀个回马枪,我们明明是在三个方向分别追击,最终却汇在了一起!原来一切都是金人的诡计!”

    柴进和韩世忠回想起来,确实如关胜所言,顿时破口大骂起来。

    尤其是韩世忠,本是最熟悉地形的,更暗恨自己为什么没有早点察觉。

    关胜冷冷道,“金人狼子野心,这是想将我们的骑兵围而歼之!”

    “既然已经着了道,硬拼恐怕是拼不过了,唯有快速突围!”

    说完,他催马到宋军阵前来回反复奔跑,高声道,“兄弟们,这里叫葫芦峪,是围三阙一的险地,我们着了金人的道,已经被五万金军包围了!”

    他故意将敌军人数成倍的夸大了,唯有如此才能激发众军死里求生的最强意志。

    但这也是兵行险招,压力越大动力越大,但是压力如果大到将弦崩断了,可能就是全军立刻崩溃的后果。

    他选择了相信自己的士兵,这些人都是经历过第一次北伐之战和崇明岛轮训的,已经有了钢铁的意志。

    “为今之计,只有趁敌人还未合围,从刚才的来路突围出去!”

    “我们只有一刻钟,最多半柱香的时间!突出去的,活,突不出去,死!”

    “兄弟们,后队变前队!跟我冲!”

    说完,他狠狠一抽马鞭,如离弦之箭飞驰而出。

    众军如潮分,让出中间道路,同时纷纷原地转身,柴进韩世忠紧随其后,六千多骑在极短时间就完成了变阵,马头一致朝向了葫芦口方向,可见训练有素。

    关柴韩三人分别到了自己麾下骑兵的正前方,六千宋军在三人带领下如洪水般咆哮奔腾。

    急冲不到一里,就与葫芦口外的金兵狠狠撞击在了一起。

    ……

    刘光世部和呼延灼部将士全部进了燕京城,各归其位后,众将聚于广安门外李俊的临时府邸。

    刘延庆一进门就磕倒请罪,“下官出言无状,险些扰乱军心,请国公大人责罚!”

    虽然话头已被李俊圆回来了,但该表的态还是要表,这叫知进退。

    李俊没有说话,现场一度陷入了尴尬的沉寂之中。

    刘延庆心中暗骂,难道你真要把场面搞的如此难堪吗?

    李俊现在根本没心思与刘延庆演这种场面上的戏码,直接摆了摆手示意他起来,沉声对众人道,“万军丛中夺其帅,本来就是小概率事件,完颜宗望没死,虽在期待之外,也是情理之中。”

    “现在最重要的是,他的骑兵去了哪里?”

    “大家将你们各自的行军地图全部拿出来,咱们一起参详。”

    亲兵们纷纷行动起来,不一会儿,十余张地图全都摆上了桌案。

    众人轮流凑前细看起来。

    刘氏父子非常吃惊。

    他们发现李俊的地图比他们的全面多了,他们的地图是宋军通用样式,基本上只有地名和相对位置,详细距离、山的高度、河流宽深都是不知道的。

    但是李俊的地图上有一个叫比例尺的东西,以此参考,主要地名之间的大致距离就可以推算出,主要山峰的高度、河面宽多少、河水深几许,也有明确标注。

    他的地图上甚至还有燕山山脉的所有重要隘口和关城,比如居庸关山海关都标示出来了。

    就凭这张图,李俊的情报水平就甩了其他宋军好几条街。

    然而刘延庆的地图也不是一无是处,他在燕京驻防的时间比李俊长,对周边地形的勘查更为详尽。

    左企弓突然指着刘延庆的地图道,“这里不对,这里应该是葫芦峪,如果我没记错,这里有三座山峰,可是刘大人你这地图上怎么只有两座?”

    众人闻言纷纷凑过来。

    “葫芦峪?”李俊听到这个名字,心中便升起一股不好的感觉。

    中华大地,尤其是北方,很多地方的地名都不是随便起的,有的与历史人文有关,有的与军事战役有关,有的,与地理地形有关。

    左企弓道,“是的,就叫葫芦峪。十几年前,战乱未起时,这里有还有几个村落,炊烟袅袅、山清水秀,是燕京周边难得的一处乡村野趣的去处,我曾去过数次。”

    李俊在自己的地图上看了一眼,根本没有这样一处地方。

    狼牙的地图是按照地点大小、重要性依次完善的,所以燕山山脉才那么详细,想来是此山不高,还没勘查到这里来。

    刘延庆拿出的这张地图只覆盖了燕京城外一百多里,更往北的地方在另外的地图上。

    “赶紧将这附近其他地图找来?”李俊对刘延庆掌管地图的亲兵吩咐道。

    那亲兵赶紧拿过一个藤编的小箱子,一顿翻找后又找出三张纸,与那张图拼在一起。

    左企弓没记错,葫芦峪的的北偏东果然是有一座山峰,图注写着“象鼻峰”,与东西两峰一起,形成了一个形似葫芦的局部地形。

    他心中一惊,将自己有比例尺的图与这张地图两相对比了一下,大致估算出此地与燕京的距离在一百至二百里之间,顿时脸色颓丧。

    呼延灼眼尖,忙问道,“主公,怎么了?”

    李俊苦涩道,“咱们的骑兵,只怕危险了……”

    “快,传令,城中归建的所有马军集合,呼延灼,你率军速去葫芦峪,接应我军返回燕京!”

    经此提醒,众人都明白了李俊的担忧,只是心中颇不以为然,金军新败,哪能这么快就做了这么大个口袋等着宋军去钻?宋军如果不钻又如何?

    尤其刘延庆最是不信,觉得李俊纯属异想天开,数万人大军的溃败是什么概念他再清楚不过了,那种情况下,除了逃命,哪还有其他心思?

    呼延灼从来没有见过李俊这样严肃沉重的表情,听到命令立刻转身去点兵。

    李俊突然又喝住他,“慢着,我亲自领军!”

    “大帅不可!”

    “国公大人怎能以身犯险?”

    众人连忙力劝。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