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雪莉

    我没想到,除了西方流行音乐,光还为我打开了另一扇门。

    天气阴冷的一个周四下午,歌曲排行榜周六就要在电台播出,我还在为赵传的那首歌而烦恼。一阵电话铃声打断了我。

    “现在有空?”是光沉稳的男中音:“六楼的雪莉(Shirley)有赵传的卡带,我今天加班没时间,你去拿来拷贝作音源。”

    “是吗?!”我又惊又喜:“六楼的雪莉?”我惊喜的其实是找到了卡带,但很快我就感觉味道有点变了。

    改革开放之初,涉外宾馆有不少外籍人员担当管理层,将员工冠以英文名便于展开工作,服务于一线的同事基本都有英文名。

    光调侃了一句:“是呀,她是会员啊,你不认识?!”

    我发觉光外表一本正经,其实很有趣,内心暗藏幽默。我立刻离开办公室,竖起衣领穿过寒冷的职工广场跑向宾馆的主楼。

    “叮”电梯门开。温暖的六楼电梯厅里,背景音乐传来《RomanceoftheNorthSea》(北海罗曼史)轻柔的旋律。

    这是来自系列唱片《Lover'sRomance》(恋人浪漫曲.1983)第一集里的曲子。

    恋人浪漫曲可谓是一套开启国内乐迷心灵之窗的专辑,三年前由一家香港公司提供版权引进的欧美流行轻音乐。首版出了六集,后因口碑不错再出了不少。虽然演奏的乐团在知名度等方面与三大乐团略有差距,但曲目都是欧美最流行的抒情歌曲,突出浪漫二字。在那个还不那么浪漫的时代,国内听众对轻音乐还只处于欣赏层面,很少把它与自身的情感联系起来。而这套唱片却将国人内心的浪漫挖掘了出来,让人们感受到音乐与情感交融的美妙。

    这对处于“音乐洼地”的内地乐迷们,在欧美音乐知识的普及,对音乐的欣赏、理解上起到了积极作用。

    我在外文书店见过这张黑胶唱片的封套:冬日的黄昏,一对恋人挽着手走向树林深处……而今,我听着乐声,踏着散发着清洁剂芳香的柔软的地毯,脑中仿佛也把自己当做了唱片封套中的主角。

    树林里走出一个女孩来,却穿着咖啡色的宾馆职业装——原来是刚从走廊出来的值台服务员。回过神来的我快速打量着她:白嫩的脸蛋,大眼睛清澈明亮,碎发刘海清新自然,耳后齐肩的长发如瀑……

    我脑子里出现了高凌风《大眼睛》的旋律,那是学生时代在同学小齐家听到的歌:

    我可以不知道,你的名和姓,

    我不能不看见,你的大眼睛……

    我奇怪以前在小青面前我脑中怎么就没出现这首歌呢?她也是漂亮的大眼睛。莫非她比小青显得更亲切近人?还是冥冥中自有安排?

    “你是……”女孩走了过来,打断我的回想。

    “雪莉?”我遵从感觉的判断,直接叫了她名字。果然,她就是。客房部歌迷会报名都是光代劳了,难怪我不知道这个名字。

    雪莉跟我说了情况:六楼有个来自台湾的常住客人,在杭州做汽配生意,年龄比我们大不了几岁,喜欢流行音乐。他房间里有许多港台明星的最新专辑,他们客房服务员经常向这位客人借听磁带,而赵传的新专辑刚好他也有。

    我说那是不是劳驾你向这位客人借一借,我拿去拷贝。雪莉莞尔一笑,从服务台抽屉里拿出一样东西摆在台面上,纤纤玉指将正面转向我——正是那盒赵传成名之作《我很丑可是我很温柔》的台湾“滚石唱片”原装正版!

    此时我感慨起光来:连找的人都是那么靠谱。

    “你听过吗?觉得怎么样?”雪莉落落大方,水灵灵的眼睛撇了撇卡带看着我问。

    “听过。”我正想在这位第一感不错的女孩面前卖弄一下,侃侃而谈:“原来听粤语歌比较多,国语的还基本停留在邓丽君、刘文正时代;后来的齐秦、王杰什么的除了好听,也没有太打动过心。唯有听了他(赵传)之后,颠覆了我队唱歌的理解。

    “那种嘶哑、穿透力的声音对我非常触动,用一个在他身上不那么恰当的比喻:被惊艳到了!好像豁然开朗,让我重新定义了什么是好歌。所谓人丑、声哑等都不能成为一首好歌的障碍,这些因素有时反而会突出歌曲的深度,在绵软情歌遍地的歌坛独树一帜,引发多层面的探索和思考。”

    我之所以说得有模有样是因为我刚给电台写完此歌的歌评,为了表达我鲜明的态度,我在最后加了一句:“他是用生命在歌唱。”

    “哇塞!”雪莉盯着我,灯光下她的深棕色眼瞳闪闪发亮:“到底是会长。”

    被异性称赞让我有点懵:会长难道不是光吗?

    我有些飘飘然,就又即兴发挥起来:“真正的艺术有时候的确是要剔除浮华和矫作,以使其不被世间的‘媚俗’所吞噬。”

    我想这肯定是我在哪本书上看到的话,不然不会那么有印象,也不会在和一个女孩感觉良好的第一次见面时口齿伶俐地说出来。

    但我很快就有点后悔。雪莉歪着可爱的脸庞若有所思,说了一句:“那样说来,过于艺术化的东西肯定也不会是大众的东西。”

    我心里一紧,还没想好怎么回答,她已说出了更让我担忧的话:“所以……排行榜上的歌曲也不可能艺术到哪里去?”

    我一时语塞。

    谁会想到,在八十年代最后一年年末的一个阴冷无聊的下午,西湖边宾馆六楼的服务台前,我和刚认识的一个女孩在上班的时间里讨论关于“艺术”、“媚俗”这类阳春白雪的话题。我二十一年的人生似乎从那个下午开始又有点意思起来——除了小青,其实还有一位女孩曾打动过我的心,至于那段插曲我想在合适的时候再说。现在还是回到这个天色阴沉的下午、温暖的湖畔宾馆六楼、悦耳的恋人浪漫曲、可爱的雪莉面前。

    雪莉的确让我另眼相看了。不过这个问题一时半会说不清楚,为了稳住阵脚,我说了句可以在任何时候拿来搪塞的话:

    “这很复杂。”

    她笑着望着我,灯光让她的瞳孔闪闪发亮。我无法确定是否产生了幻觉,好像她眼里有些别样的东西也在随之闪动。

    “今天才知道,原来服务台和客房里的花都是你打理的啊,很漂亮。”她摆弄着台子上凤尾竹、玫瑰、满天星搭配而成的插花说道:

    “对于艺术,我除了欣赏就没有别的特长了。所以我很羡慕那些有艺术创作能力的人。”

    “普通插花而已,谈不上艺术。”突然的恭维让我有点不好意思,我摆出了谦虚的态度,灵光一闪,乘机把她的话圆了回来:“宾馆这种公众场合要考虑大众的审美,也不可能艺术到哪里去……”

    “呵呵呵……”两人都笑了起来。

    从此,我每天工作之余的“蹲点”除了光的四楼,也多了雪莉的六楼。每次从光这里告别,他总要神秘一笑:

    “行了走吧,别让六楼等急了。”

    以至于那段时间无论任何场合只要听到“六楼”两字,我的心里就会有一种甜丝丝的感觉。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