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军葬(二)

    突然,熟悉的一声女声喝止:“不准鞠啊!”

    “你干嘛?拜你嗲卵拜?还我崽儿来!还我崽儿来!呜呜呜~!”

    二蛋的娘亲张牙舞爪,有些长肉的手指伸来,就要抓破夜曙的帅脸。

    夜曙往后一躲,避开了二蛋娘亲的破相爪。

    忽然,夜曙嗅了嗅拂过的空气,冷然问:“你吃肉了?”

    二蛋的娘亲先惊慌后痛哭:“呜呜呜~!还我崽儿啊~!我崽儿命苦啊~!白发人送黑发人!”

    二蛋娘亲的嚎叫,让夜曙发不出怒火,继续沉默,原本周围亲戚,用排斥和反感的目光瞪着他。

    甚至,一些小孩用恨恨的眼光看向夜曙。

    夜曙不想纠缠,对着二蛋娘亲诚恳地问:“二蛋的娘,我们是县大队的。

    想为二蛋举行军葬,风光火化,我们全队为二蛋送行。”

    “什么?你们想把二蛋烧了?不行,俺决对不允许,害我崽的命,还要烧他,俺跟你们拼了!”

    二蛋娘亲举起手爪,对着夜曙就扑来。

    夜曙没想到她这么不可理喻。

    夜曙错位而开,左手一拨,把二蛋娘亲拨倒在地。

    “押住她。”

    “是!”

    二蛋的娘亲,双手被压住,动弹不得,于是尖声大喊:“杀人啦!杀人啦!夜缺德的崽子杀人了!”

    夜曙听了,立马脸色阴沉,二蛋的娘太恶毒了,这是在骂他爹。

    在老爹、娘亲没生他之前,因为连生了五个女儿,被村里人闲话。

    村里嚼舌头的大妈,背着娘亲说,老爹因为在战场上,杀太多人,夺了太多死人财,造了孽,缺了德,所以生不出儿子。

    这将要断子绝孙,遭报应了。

    听了恶毒谣言,老爹在村里打伤了两婆娘的壮汉,还举枪震慑,才止住风言风语。

    没想到,现在在二蛋娘亲的嘴里,仍听到狠毒的话。

    夜曙上前啪啪,给二蛋的娘扇了两巴掌。

    二蛋的娘被扇懵了:“…,呜呜呜~!你杀死俺好了,反正俺二蛋死了,俺没想活了。”

    “你敢打俺娘,俺跟你拼了。”

    忽得一喝,有一少年冲了出来,握紧拳头,想殴打夜曙。

    被手疾眼快的夜曙一把捏住少年脖子,使他够不着。

    二蛋的娘亲彻底抓狂:“放开俺小崽子啊!求求你了,俺就剩一个小崽子了,你放过他吧,俺求求你了。”

    二蛋的娘边说边要跪下,可是,被两士兵架住,跪不下。

    “二蛋他爹啊,你快点求求官爷,让他放了小崽子啊。”

    有些畏缩的汉子听闻,噗地一下,干净利落地跪地,求放过他小儿子。

    夜曙无视旁边宾客的窃窃私语,极度无语地看着这家子。

    终究,夜曙强硬带走了二蛋的遗体,放了二蛋一家。

    这屮蛋的世道!

    本来好好的一场军葬,肃穆且充满激扬,怎么搞成兵匪那般,好像他们是为非作歹的土匪。

    到了夜柱子家,在他的父母惊惧的眼神中,夜曙他们也带走了夜柱子的遗体。

    一忽儿。

    百姓的惊惧与恨意,让夜曙有些茫然:“曹大明,你说我这么做是不是不对?”

    曹大明见年龄如儿子般的队长,宽慰一番:“只要你觉得路是对的,就该一往直前。

    咱红当年同样有很多人不理解,后来,咱们多给乡亲们宣传,干实事,乡亲们才晓得,拥护咱。”

    夜曙还没听完曹大明的安慰,就立马惊醒了。

    他暗自反省:“苏连生,不,夜曙啊!夜曙!你怎么可以迷茫?

    红的道路已经经过历史的验证,是正确的!

    你又不是站在迷雾的出路中,要上下求索!

    你不需要茫然!

    何况,身为领导,你不该把心中的懦弱表现出来。

    它是打击你威望的表现!”

    夜曙警惕地撇了一眼曹大明。

    不想他把今日的询问,当作打击他威信的把柄。

    然而,曹大明还没意识到这是个打击政敌的机会,依旧喋喋不休地劝慰。

    夜曙摆摆手,责怪道:“你真是的,让你把战士的遗体带回来,怎么不跟我说一声,交给了家属?”

    正在宽慰队长的曹大明,突然听到夜曙的埋怨,不禁懵了。

    望了望夜曙认真的眼神,曹大明不由自嘲:“还是咱的错啊~!”

    ……

    夜曙的指挥下,县大队的战士们,堆好了三大堆柴火。

    夜二蛋、夜柱子、夜铁柱的遗体正分别摆在三堆柴火上。

    这时,心思杂乱的夜曙表情开始肃穆。

    看着眼前在柴堆上躺着的柱子、铁柱、二蛋,他们的身上正盖着三面红旗。

    站在三堆柴火的前面,他可以看到劈柈子不平整的截面。

    夜曙沉重地喝道:“全体默哀,为战友送行!”

    说完,夜曙率先上身前倾,低头默哀。

    此时,村子里的村民都围观一圈。

    片刻,夜曙抬头,转头一看战士们说:“都不准动!”

    进入队列中,查看谁敢不严肃,转头乱看。

    “三愣,你抬头干什么?前倾低头默哀!头压下去……”

    夜曙果然看到四个默哀极不标准的战士,他上前摆正。

    ……

    围观的一群乡亲在指点讨论。

    “这群兵匪在干什么?”

    “不晓得啊!”

    “是不是害死了三娃儿,要认错?”

    “俺听到二蛋娘的叫喊了,说缺德家的崽,杀人啦。”

    ……

    夜曙听闻他们这么讲,脸色难看,沉闷地说:“礼毕!

    枪托抵右肩,枪口45°朝天!”

    夜曙继续,一边整理战士们的举枪角度,一边提示“我说‘开枪’,你们一定要同时开枪”。

    “是!”

    接着,夜曙仍听到乡亲们逐渐的大声议论,枪朝天是什么意思?

    难道枪朝天放?

    多浪费子弹云云。

    夜曙不管不顾,走到队伍前,肃穆地说:“柱子、铁柱、二蛋,今儿俺们弹药少和仪式简单,只能鸣一枪,没给你们风光大葬。

    不过,你们放心,后代红领巾的子孙,每年都会为你们扫墓的,一路走好!”

    讲完,夜曙已经泪水盈眶,一度要哽咽。

    他强压回去,沉声吼:“开枪!”

    “砰砰砰!”

    一顿枪声过后,旁边林中鸟儿惊飞,围观的乡亲们惊散开。

    甚至,有数人边抱头鼠窜边大喊杀人了。

    把悲伤沉痛的氛围全打散了。

    迫使得夜曙暗骂一声卧槽,百姓动摇我军心。

    让曹大明和留下的战士,把三位烈士的骨灰收好,埋葬在不远的一处无名山峰。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