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我的三国梦幻 > 十九章 县考 求推荐票

十九章 县考 求推荐票

    关羽为大汉书院写下座右铭,大汉书院的座右铭是“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这个借鉴一下东林书院。

    到达大汉书院时映入眼帘的是端庄的大门,大门两边名联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个也借鉴一下东林书院。

    每个学子入学都会教导一篇《劝学》,内容如下:

    “枯木逢春犹再发,人无两度再少年。

    不患老而无成,只怕幼儿不学。

    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今人胜古人。

    若使年华虚度过,到老空留后悔心。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坚持不懈,久炼成钢。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冰生于水而寒于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身怕不动,脑怕不用。

    手越用越巧,脑越用越灵。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三心二意,一事无成。

    一日练,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空。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身。

    熟能生巧,业精于勤。”

    经过每个早上的朗诵,学子们无不勤学苦练,学子们尊师重道,不懂问同学,大家不懂就问夫子。

    夫子们无不为之动容,夫子们甚至忘了宗族告诫,每天教导学子学习诗词歌赋,行军打仗,治理国家,改善民生等。平时在图书馆泡着,学习自己不知道的知识,慢慢的在书里知道了大汉其实不安全,知道了旁边有大国,北方有游牧民族,南方有瘴气等,如果国朝不强大,就会被侵略,因为大汉生活的地方很富饶。知道了有国才有家,有家才有自己,有民才有粮食,才能养牲畜,才能安居乐业。

    大汉书院影响了夫子,夫子给家里寄家书,汇报了书院图书馆的所见所闻,知道了国朝即将在州府推行的商业实施方案。世家大族开始减少土地租金,鼓励农户有自己的想法,种什么交什么。朝廷根据锦衣卫绘制的舆图,安排每个地区因地制宜,种植多元化,不能单一,除了平原地区必须种植粮食,这里的人种粮食有补贴,不能多元化。

    公元一百七十五年,光和元年三月二十七,立夏来临,每年立夏这一天被定为国朝的考试日,根据学子不同,持续三天左右。由于学习的是文学、算学、历史、思想品德(忠君爱国,礼义廉耻等)这些都是主要学习的科目,所以必考;副课学习琴棋书画、劳动课(每七天安排半天去田间劳作)。

    县学的考试明细出来了,第一天考试上午辰时考文学、巳时考算学、午时吃饭、未时考历史、申时考思想品德这些通过的人都是待定的合格者。第二天考试劳动考试,每个人在学子圈定的地方找到自己的田地耕作,种出来的农作物就是自己的劳动成果,农作物发芽长大才能被视为合格的者,如果不通过将会被取消排名,按丁处理,缺额依次向上延伸。

    寅时开始陆陆续续有人到来,在卯时打开书院大门,羽林卫负责搜查学子是否夹带私货,进行作弊,每个考生都是空手进去,任何人不能带一样东西进去,违者取消该考生的资格,并且终身不能参考。

    羽林卫除了安排人搜查学子外,还要驻守书院为免得有人偷偷摸摸居然书院,造成作弊。

    卯时四刻开始学院关闭大门,没有到的取消考试资格,三次报考没有参加的终身不能进入仕途。学子们在半个小时内坐到考试位置后,等待夫子发文字考试试卷。

    离辰时还有两分钟时,夫子发了第一份考试试卷,映入眼帘的是《第一届文学县考》,开始前夫子说了试卷要干净,整洁,不能有乱涂乱画,有草稿纸预写,无数人埋头苦学,就是为了今天。

    夫子在教室里面巡视,羽林卫督察每个考试室,每个考试试卷轮换一次,防止被人收买。

    有的人一目十行,奋笔疾书;有的人眉头紧锁,咬牙切齿;有的人愁眉苦脸,哭哭啼啼。

    这就是人生百态,学习用功,在草稿纸上写的快,书写完成后,发现没有错误后,抄录到试卷上,检查没有问题等待下一场考试。

    有的人平时聪明,自视清高,不好好听夫子讲课,平时不好好复习,现在看见这些简单的题,悔不当初。

    有的人平时不思进取,好吃懒做,不听夫子的知识,平时不复习,看见这些题目,犹如天书。

    这还只是文学考试,接下来巳时的算学,看见平时夫子教导的算学知识出现在试题上,有人欢喜有人愁,欢喜的是平时爱学习,自己多去图书馆翻阅资料,这些夫子讲过的自己练习时举一反三,轻轻松松完成考试

    第二种就是平时听夫子讲课,背死书,不思考,知道夫子讲过,稍微改一下,就不会套用之前的学习知识了。

    第三种就是夫子讲什么忘什么,不去问同学,不课后问夫子,根本就不会太多,他们是真的后悔了,没有,因为他们不知道以后这些的重要性。

    时间一到,学子起立,夫子收了文学和算学的试卷和草稿,夫子检查了每个学子的试卷和草稿,每个人都有签字,有考号。

    午时一到,就放各位学子去吃饭了,学院食堂,各位学子交流心得体会,有人说题简单,有人说难,各执一词,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学子们到达座位后,等待下一个科目考试。

    未时考试历史,情况一样,高下立分,时间在欢声笑语间、愁眉苦展间就过了。未时考思想品德,在一片哀嚎和欢乐中,第一届县学考试完成一半,每个学子都在想成败得失,因果循环等。

    考的好的,回到家父母亲族就鞭炮庆祝。考的差的,父母亲族就安慰他们。考的不好的,回家被父母一顿责罚,不是因为还有劳动课,基本上几天不能下地那种。

    第二天到来,考试学子们到达书院广场,按照平时读书的教室编号依次排队站好,山长一声令下,夫子带队向实验田地走去,羽林卫沿途守护学子夫子。

    到达指定位置后,学子们分散开来,每个学子找到自己的实验田地,拿起农作物种植手册,看了自己要种的农作物耕作方式方法。拿起农具开始耕作,除草,翻土,播种,拿桶浇水施肥,然后夫子检查后指引学子前往指定位置等待,沿途不能打扰其它同学。

    等待所有学子耕种完实验田地,夫子验收后,大家排好队形回去,一是等待考试成绩公布,二是等待农考能有一个好成绩。

    经过七天等待,考试成绩出炉,学院门口榜单张贴出来,每个人看见自己的位置排在那个位置后,高兴的欢乐走了,不高兴的说舞弊,但是自己什么货色自己是知道的,每个人看了就被驱赶走了,防止水泄不通,造成踩踏。

    接下来几天县城很热闹,天天是白天爆竹,晚上烟花,无数人欢庆着,这是一个举国同庆的立夏时节,以后将是华夏名字的传承,改朝换代也不会改变这个科举考试了。

    又过了一个星期,农考的实验田地陆续出现有人淘汰,一个中甲的考生被刷下来,原来是他的实验田地没有发芽,劳作方式方法不对,平时没有仔细的去上劳动课。

    关羽收到了全国的县学名单后,每天都在变化,优秀的学子,因为农考而惨遭淘汰,被判定为丁,而前十名的丁是最幸福的,因为随时可能顶上前面的空额。

    这就是为国取士的考试,大家佩服这个科举,世家大族有苦难言,因为一大部分子弟是不思进取的,不知道事情严重性,而这些学习不能重复读书,除家人亲族驾鹤西去的、为国参军的、因为自身疾病的可以视情况而定,然后休学,等处理好了,退伍后,病好了再读书。

    国朝如此厚待这些读书人,读书人也爱戴国家,感谢农民给他们创造了安逸环境需要的物质基础,无人会因为自己农考没有考好被除名而怨天尤人,一部分人会回到实验田地查看自己的种植方法,耕作方法哪里出行了问题,然后分析为什么会这样后,在家自己重新去试着种植。

    相信几年后,这些人会更新现在的自己,而那些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已经摆烂了,但是他们没有想过,以后他们怎么才能在大时代守住自己父辈的家业。

    不过还是有人幡然醒悟,发愤图强,不在浑浑噩噩,每天卯时起床洗漱、锻炼身体、吃饭、然后就是朗诵书籍,背诵书籍,种植和管理农作物。每天如此,相信明年他们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经过一个月榜单持续更新,现在榜单已经没有变动了,每个郡的郡学已经建好,夫子已经培训完成,县学的优甲乙丙,全部居然郡学,开始郡学学习。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