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吕奉先在此 > 第十五章 鸠占鹊巢

第十五章 鸠占鹊巢

    决心既下,董卓当天就搬进了皇宫之中,在灵帝曾常住的显阳苑内安了家。

    为了自己的安危,他又安排了大批西凉军入驻宫禁,断绝皇宫内外消息,以免像前大将军何进那样竟被阉人暗害致死。

    太后何氏听闻这个消息,直接怒火攻心,面上一白,然后晕了过去。

    少帝刘辩扑在母亲怀里,啼哭不止,生怕就此没了这世上最后一个关心他的人了。

    还好一旁的小黄门机灵,赶紧悄悄下去找来了太医,为何氏把脉针灸,梳理心火郁气。

    待事情传到宫外,公卿百官无不震惊狂怒,聚在一起饮酒,脱口大骂董卓。

    而当事人董卓自是不知,或者就算他知道了,也只会不屑一笑,毕竟他要的就是这种震慑士人、树立威严的效果。

    志得意满之际,董卓却是突地想起了一件事来。

    “文优,那袁术这两日还没养好身体吗,怎的还不来拜会与我?”

    听到董卓问话,李儒当即一愣,回想起那袁术时,眉头也不禁皱了起来。

    犹豫片刻,李儒有些忐忑地道:“岳父,此事小婿也不明白,您如此看重于他,这袁术确实不应该啊!”

    董卓当场冷哼了一声,道:“文优你代我去看看那袁术,看他是真在养病,还是不肯投靠于我!”

    “是,岳父!”李儒拱手一礼,随即就退了出去。

    ……

    马车滚滚而行,李儒很快来到了袁术府上,却见府内早已空旷,只余几个护卫假装看守在外。

    “袁公路,好胆,竟敢戏耍我等!”

    李儒愤怒异常,感觉自己像是被羞辱了智商一般,他一甩衣袖,当下便转身离去。

    马车又隆隆回返,没过多久,就来到了皇宫之外。

    李儒下了马车,随即直入宫城,向着显阳苑方向赶去。

    待进入苑内,见到董卓,李儒也冷静了下来,随即抬手恭敬道:

    “岳父,是小婿失算了,那袁术两日前便弃了府邸,逃出京师去了山东之地。”

    “什么!”董卓顿时一惊,起身看向李儒怒道:“那袁术就如此畏惧于某家?”

    李儒身子一僵,然后又放松并点了点头。

    董卓怒火中烧,拔起腰间宝剑就往一旁的木案之上砍去。

    “呲”的一声,木案一角滑落于地。

    “可恶,我为前将军,他便为后将军,如此待他,他竟然还不满意,去那山东是想起兵反抗某家吗?”

    董卓直气得面红耳赤,破口大骂。

    “岳父息怒!”李儒忐忑一礼,又继续说道,“如今太傅袁隗等人尚在洛阳,袁氏嫡长子袁基亦在城内,袁氏名望最重的袁绍也在京师,谅他袁术胆子再大,也不敢公然反抗岳父!”

    听着李儒这么劝说,董卓心中立时好受了不少,呼吸也缓缓平复了下来。

    他右手一抬,宝剑归鞘,口中满是不屑地道:“那袁术无甚大才,纵然起兵,某家也不惧他!况且这洛阳城内,才士无数,少了他袁术一人,某家还有大把人才可用!”

    李儒心下松了口气,当即便顺着董卓的话说道:“岳父所言极是,他袁术不过一纨绔子弟,无德亦无才,给他后将军之位,那全是岳父看在汝南袁氏的面子之上!”

    董卓心下很是认同,点了点头便道:“他袁术不领我恩情,那还有其他袁家人可为我所用!贤婿——”

    “小婿在!”李儒立时恭敬回道。

    董卓继续说道:“那袁基不是在洛阳城内么,既如此,便给他当个九卿之一的太仆!”

    “是!”李儒拱手一应,又接着问道:“岳父还有想要任用的人吗?”

    董卓眉头一皱,思虑片刻后道:“某记得那大家蔡伯喈不是回洛阳了吗?”

    听到这个名字,李儒却是一愣,回忆半晌后方才说道:“回岳父,此人如今确在洛阳郊外隐居,且尚无任何官职!”

    “好!”董卓拍手一笑,又继续道,“既然没有官职,那便让他蔡邕来我府上担任祭酒,为某书写文章,张扬名声,吸纳人才!”

    “是,小婿明白了!”

    领了董卓之命,李儒当即就撤了下去。

    随后他便去了永乐宫,又与太后何氏僵持许久,最后拿了圣旨出宫。

    待至宫外,李儒看了看天色,发现时候已经不早了。

    于是他便招来了一个属吏吩咐道:“你去城外大儒蔡邕宅院,将其为主公征召而来!”

    “是!”吏士恭敬一应,随即就策马而去。

    见此,李儒缓了口气,然后也上了马车,向着城中赶去。

    ……

    正当李儒在抵达袁基府上宣读圣旨之时,吏士却是先行骑马回到了宫外,然后又入宫面见了董卓。

    “启禀主公,小人受军师之命前去蔡府,但蔡邕却以疾病推脱,不愿仕任司空府!”

    吏士一入苑内,便对着董卓汇报了此行结果。

    本来董卓正在吃晚饭,听了吏士之言,,他哪里还有胃口,直接就将筷箸拍到了案上。

    “我有灭人三族的权力,蔡邕就算骄傲,也是不过转足之间的事而已!”

    “你且再去告诉蔡邕,若今日不进我府上服侍,那便是对朝廷不满,当即时诛族!”

    吏士恭敬一应,转身就往宫外走去。

    随后翻身上马,疾驰出了洛阳城。

    不过一刻钟时间,吏士便停马在了蔡府门前。

    二次征召,蔡邕不敢不郑重接待,当即就将这个董卓的使者迎进了主宅。

    然后蔡邕又亲自为他满上了一份茶汤,并让女儿蔡琰于屏风之后抚琴。

    “老夫病况反复,寿命由天,实在无力侍奉董公,贵使又何必再来!”

    对着吏士,蔡邕长叹了一声说道。

    一听此言,吏士哪敢再多喝茶水,紧着便起身看向蔡邕怒道:

    “好叫蔡公知晓,司空已经发话,若今日之内见不到蔡公人影,蔡氏或有诛族之危!”

    “什么!”蔡邕大惊失色,连带着手中的茶杯也跌落在地,淌了一地茶水。

    震惊过后,蔡邕无奈叹了口气,看了看吏士,又回头看了看此刻正在抚琴的女儿那里,一时间满口皆是莫名的苦涩滋味。

    沉默片刻后,蔡邕轻轻摇了摇头,又起身对着吏士拱手道:

    “使者且稍候,邕梳洗一番,便随使者前去司空府上!”

    吏士也心下松了口气,抱拳道:“蔡公且去,吾当在此静候!”

    蔡邕回礼一敬,然后便走向了内宅。

    而这时琴声也跟着停了下来,却是蔡琰见父亲面色不对,也赶紧掩面小步跟了上去。

    吏士独自等待良久,再次见到蔡邕时,他已是穿上了一身隆重的长袍深衣。

    而后,蔡邕坐上马车,吏士也翻身上马。

    夕阳下,一骑,一车,向着城中而去。

    ……

    待天色渐黑之时,李儒已是回到了显阳苑中,向董卓恭敬复命。

    “袁基不敢违逆岳父,已经受封,并表示袁家不会与岳父相恶!”

    听到如此好消息,董卓当下拍案笑道:“只要袁氏不与我作对,那明日之事就可成了!”

    李儒也心下高兴,对着董卓敬道:“小婿在此祝岳父大业将成!”

    董卓哈哈大笑,道:“若某成就大业,贤婿亦必位极人臣,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李儒面色亢红,一时激动道:“小婿,小婿必为岳父尽忠谋事,绝不贪享富贵!”

    两人对视相笑,室内一片和谐。

    正当李儒想要细说计划之时,却有下人突然来报:“大家蔡邕受召而来!”

    董卓面上又是一喜:“快,快将伯喈迎进来,不,某家亲自前去欢迎!”

    说着董卓就往楼阁之外走去,步伐急促。

    李儒面上虽有些许遗憾,但随即也笑着跟随董卓迎了出去。

    很快,董卓便与蔡邕迎面相见了。

    “伯喈,吾闻伯喈之名久矣,今日终得相见!”

    蔡邕还没反应过来,董卓便笑着上前拉住了他的双手,表现得简直就像是重逢了一个多年未见的朋友一般。

    对于董卓的热情,蔡邕有点吃不消,他咽了咽唾沫,又执意躬身行礼道:

    “得司空征召为祭酒,蔡邕不胜欣喜!”

    董卓哈哈一笑,却是将先前的不快全都忘到了脑后,仿佛得到蔡邕就像是得到了一个绝世美人一般。

    但蔡邕也确实值得董卓如此——东汉为一群儒生开国,皇帝如此,公卿亦如此,学风由此盛行近两百年。

    当今之世,才能虽受重视,但德行却更为天下所尊崇,而蔡邕恰恰就是这么一个德才兼备、才华横溢的当世名流。

    蔡邕精音律,通经史,善辞赋,藏书万卷,工于书法,擅于篆书、隶书,尤其隶书的造诣最深,甚至独创了一种“飞白体”。

    可以说,在此时之天下,单就文道而言,他蔡邕都称第二,那就没人敢称第一了。

    至于经学上面,大儒虽说不少,但各门各派嘴皮子就没停过,别说是第一了,就是选个第二,恐怕都有一大群不服之人。

    哪怕是陈琳,那个光写文章就能把曹操头风病骂好的陈琳,也仅仅只是擅长檄文,可在书法、辞赋、音乐、经义、德行方面,那就差蔡邕可以说是十万八千里了。

    董卓见蔡邕,就像是一个学渣经历辛苦创业而成了老板,然后让一个文曲星给自己打工一样,其中爽快不足为人道也!

    所以,从董卓拉上蔡邕的双手起,他口中的话简直就没停过,亲切地简直像是知己一般,把蔡邕都整得有些不会了。

    尽管夜深了,可董卓却还是精力旺盛,说起话来滔滔不绝,抑或是装逼不停。

    直到半夜,他嗓子都快干裂了,这才放了蔡邕,而蔡邕此时眼睛都快眯合在一起了。

    虽然成为了司空府祭酒,但蔡邕可没董卓那么大的胆子,敢直接住在皇帝苑囿里面。

    尽管董卓极力挽留,蔡邕却还是坚持上了马车,然后在城内找上了一个老友的宅邸,暂时借住一夜。

    ……

    东方既白,西城未明。

    有一处奇怪的宅院,先其他西城院落亮起了灯火。

    之所以说“奇怪”,是因为这间宅院的正门上并没有牌匾,而门旁却扎着一根单手难握的立柱,立柱上方则挂着一面大旗。

    大旗呈红底,上书一个黑色“吕”字。

    每每晨风吹来,“吕”字大旗也跟着迎风招展,让这里简直像极了一处小型的军营。

    而宅院主人早早起身,也确实披上了一身甲胄。

    但为他披甲之人却非小卒,而是一个极为美丽的年轻女子。

    “夫君今日却是为何等着蝉儿一起醒来?”

    女子一边为他整理甲片,一边又满是柔情地问道。

    青年将领抬手将女子柔荑按在胸前,然后又笑着对她解释道:“今日董公乔迁设宴,会邀请朝中百官,布乃执金吾,自然要赴宴,且要早早赴宴,只能暂时放下营中琐事了!”

    感受着吕布手心的温度,貂蝉虽然已经熟悉了几日,甚至更亲密的事情都发生了,但她还是不禁脸红了起来。

    为了躲避吕布戏谑的目光,貂蝉直接上前抱住了他粗壮的腰肢,又将红润的脸蛋儿贴到了吕布的胸膛之上。

    “夫君不回营中安排军务吗?”

    吕布抬手轻抚着她那娇嫩的面颊,口中柔声说道:“昨日傍晚我已经向高顺、张辽等人交代了此事,所以今日不去营中,却是有了更多的时间陪伴你了,至少这还是我第一次见到了婵儿早起时的模样!”

    貂蝉心中一暖,抱着吕布的两条玉臂也更加用力了,两人的心口也贴得更紧了。

    一种淡淡的幸福感弥漫在貂蝉的心间,使她竟不由得生出了想把吕布永远留在身边的冲动,也许爱本就是自私的。

    但她知道,吕布是个有着大志向的人,他不可能将全部的时间都花在自己身上,因为他还有着一帮同舟共济、生死与共的弟兄。

    想到这,貂蝉不禁有些失落,她承认,她舍不得她的夫君离开自己,但为了吕布,她不能这样自私,也不能束缚他的那颗雄心。

    “夫君可以再多抱蝉儿一会儿吗?”

    貂蝉柔柔地看向吕布的眼睛说道,她发誓,这是她最后一次为爱而自私了。

    吕布本想拒绝,但对着貂蝉那款款深情的目光,他又强行挤出了一个笑容说道:“蝉儿所求,布怎能不许!”

    听到答案,貂蝉面上更加幸福,她也更加用力地抱紧了吕布,将脑袋深深地埋进了吕布的脖颈间。

    柔滑的发丝直挠得吕布痒痒,但一想着怀中玉人,吕布就又心忍了下来,并伸出两臂紧紧地抱住了佳人的玉背,将佳人牢牢地护在了怀间。

    感受着吕布的动作回应,貂蝉嘴角不禁露出了一丝笑容,心间也像融了蜜糖一般。

    卧房内一时安静了下来,只剩下了两颗紧贴着的心脏还在砰砰跳动。

    就连冷冰冰的甲胄,都渐渐地有了温度。

    直到一缕太阳光从窗口的缝隙处窜了进来,貂蝉也慢慢地松开了吕布,从他怀中慢慢地退了出来。

    “将军,该离开了!”

    听着貂蝉平静的声音,吕布不知怎的,心间竟生出了一丝不舍,还有一丝淡淡的亏欠。

    但看着东窗那缕明亮的光线,吕布心中就又硬了下来,他笑着对貂蝉点了点头道:“确实是该离开了!”

    说完他就转身走向后方,拉开房门,迈步跨出门槛。

    而貂蝉看着吕布离去的背影,除了不舍,心间竟还有一丝淡淡的委屈,眼眶也不禁红润了起来。

    就在她忍不住要滑出泪珠之时,却突地见着一道熟悉的身影带着笑容向她走来,又在她惊讶之际,猝不及防地将她拥入了怀中。

    “离开,也当有一个离开的怀抱!”

    话音一落,貂蝉只觉身上一松,吕布就又只剩下了一个温暖的背影。

    但貂蝉的心跳却依旧如刚才拥抱时的那样,砰砰砰地跳个不停,心间也再无一丝委屈与不舍,只剩下了那溢满心室的幸福感。

    吕布的背影虽然消失在了转角处,但是却依旧停留在了她的心里。

    “夫君…”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